一种样品处理装置用双层保温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379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样品处理装置用双层保温结构,包括保温内板(1),保温内板(1)外侧设有保温外壳(2),保温内板(1)和保温外壳(2)之间形成填充腔室,填充腔室内由内到外依次设有隔热层(3)和保温层(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具有保温效果好、耐受范围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样品处理装置用双层保温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样品处理装置用腔体保温结构,特别是一种样品处理装置用双层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生化检测分析中,经常会使用到不同的处理装置对样品进行控温或离心处理,如专利ZL201420521650.6《一种双向精确控温的样品处理装置》中,由摆动机构带动腔体进行离心转动,并通过腔体外壁上的加热机构和制冷机构对腔体的样品进行控温,提高对样品的处理效果。但在常规的样品处理装置中由于腔体的保温效果较差,导致样品在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很容易产生起伏,降低了装置对样品的控温效果和处理效果。此外,常规的保温材料很难同时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和广泛的耐受范围,而腔体外壁上的加热机构或制冷机构则会对耐受范围较窄的保温材料造成损坏;从而使简单在腔体外壁包裹保护材料的方式,则需要厂家对保温材料进行取舍,进一步降低了处理装置对样品的处理效果。因此,现有的样品处理装置无法同时具有保温效果好、耐受范围广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样品处理装置用双层保温结构。它能够同时具有保温效果好、耐受范围广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样品处理装置用双层保温结构,包括保温内板,保温内板外侧设有保温外壳,保温内板和保温外壳之间形成填充腔室,填充腔室内由内到外依次设有隔热层和保温层。前述的一种样品处理装置用双层保温结构中,所述隔热层为耐高温发泡硅胶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发泡保温层。前述的一种样品处理装置用双层保温结构中,所述保温外壳包括相互连接的立板和底板,底板内侧延伸至保温内板,立板顶部延伸至填充腔室外侧。前述的一种样品处理装置用双层保温结构中,所述隔热层和保温层之间形成环形分隔面,环形分隔面的截面外形为圆形。前述的一种样品处理装置用双层保温结构中,所述保温内板的顶部设有折弯板,折弯板的端部延伸至隔热层外侧并与保温外壳之间留有间隙。前述的一种样品处理装置用双层保温结构中,所述保温内板四周分布有若干制冷机构和加热机构,制冷机构和加热机构均设置在隔热层内。前述的一种样品处理装置用双层保温结构中,所述保温内板底部设有凹陷部前述的一种样品处理装置用双层保温结构中,还包括连接法兰,连接法兰位于填充腔室顶部且分别连接保温内板和保温外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保温内板和保温外壳的结构配合,可以在处理装置的腔体外部形成填充腔室,通过在填充腔室依次填充的隔热层和保温层,则能够使隔热层与位于保温内板四周的加热机构进行接触,并使保温层与加热机构相互隔离,避免加热机构的温度直接传递至保温层造成损坏,有效提高了本技术的耐受性;而保温层则能够选用耐受范围较窄且保温效果优异的填充材料,从而能够将热量封锁在隔热层内,有效提高了本技术的保温效果;本技术还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对填充腔室的填充效果进一步优化了隔热层和保温层的材料,使本技术在耐温度发泡硅胶保温层和聚氨酯发泡保温层的配合作用下,其温度耐受范围能够达到-65~200℃,导热系数达到0.023W/mK。此外,本技术通过填充腔室底部的凹陷部,在增大腔体内部加热制冷面积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腔体底部的保温效果,从而进一步防止腔体内的温度散发。所以,本技术能够同时具有保温效果好、耐受范围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保温内板,2-保温外壳,3-隔热层,4-保温层,5-制冷机构,6-加热机构,7-凹陷部,8-连接法兰,101-折弯板,201-立板,202-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样品处理装置用双层保温结构,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位于处理装置腔体外部的保温内板1,保温内板1外侧设有保温外壳2,保温内板1和保温外壳2之间形成填充腔室,填充腔室内由内到外依次设有隔热层3和保温层4。所述隔热层3为耐温度发泡硅胶保温层,所述保温层4为聚氨酯发泡保温层。所述保温外壳2包括相互连接的立板201和底板202,底板202内侧延伸至保温内板1,立板201顶部延伸至填充腔室外侧。所述隔热层3和保温层4之间形成环形分隔面,环形分隔面的截面外形为圆形。所述保温内板1的顶部设有折弯板101,折弯板101的端部延伸至隔热层3外侧并与保温外壳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保温内板1四周分布有若干制冷机构5和加热机构6,制冷机构5和加热机构6均为现有用于腔体外壁上的制冷管及加热带,制冷机构5和加热机构6均设置在隔热层3内。所述保温内板1底部设有位于腔体底部并向腔体内侧延伸的凹陷部7,所述隔热层3将凹陷部7完全填充。还包括连接法兰8,连接法兰8位于填充腔室顶部且分别连接保温内板1和保温外壳2,通过连接法兰8能够对保温内板1和保温外壳2进行固定,并对1保温层4的上表面进行密封。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通过填充腔室内部的隔热层3,可以对加热机构6起到隔热的作用,避免加热机构6的温度直接接触保温层4造成损坏;保温层4则能够配合隔热层3提高对腔体的保温效果,避免腔体的热量向外部散发。在隔热层3和保温层4的相互配合下,使隔热层3可以选用耐受范围广,保温性能相对较低的填充材料,同时保温层4可以选用保温性能高,耐受范围相对较窄的填充材料,从而使两者能够相互弥补有效提高本技术的耐受范围和保温效果。本技术通过对隔热层3和保温层4的材料限定,则能够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工作稳定性,使内部温度经隔热层3的隔热效果下,其温度能够降至-35~80℃范围内;通过聚氨酯发泡保温层则能够在该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性质稳定性和保温效果,使样品在处理过程中能够保持腔体的温度稳定,减少温度的变化幅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样品处理装置用双层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内板(1),保温内板(1)外侧设有保温外壳(2),保温内板(1)和保温外壳(2)之间形成填充腔室,填充腔室内由内到外依次设有隔热层(3)和保温层(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样品处理装置用双层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内板(1),保温内板(1)外侧设有保温外壳(2),保温内板(1)和保温外壳(2)之间形成填充腔室,填充腔室内由内到外依次设有隔热层(3)和保温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样品处理装置用双层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3)为耐高温发泡硅胶保温层,所述保温层(4)为聚氨酯发泡保温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样品处理装置用双层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外壳(2)包括相互连接的立板(201)和底板(202),底板(202)内侧延伸至保温内板(1),立板(201)顶部延伸至填充腔室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样品处理装置用双层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3)和保温层(4)之间形成环形分隔面,环形分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倩徐文飞侯帅王昕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遂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