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安全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综合管廊安全管理
,具体为一种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安全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高层、超高层建筑林立,地面空间趋于饱和,综合管廊成为解决市政工程管线与地上空间矛盾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必然趋势。综合管廊可避免建设维修的反复开发和第三方施工带来的风险,为地下管线的统筹管理、协作施工、共同监管提供了场所和平台。综合管廊集中了给水、电力、燃气、通信、物流等市政工程管线,各类管线发生故障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管线的安全,甚至影响综合管廊整体安全乃至城市安全,如何保障综合管廊安全运营,是未来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中必须面对的急迫问题。因此,需要对综合管廊运营管理阶段的各类风险进行系统性安全评价。国内目前正式投入运营的综合管廊项目不多,在安全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多为针对特定管线、单一灾种的研究,未有基于城市安全和项目运营管理的综合性、系统化安全评价方法,不利于未来综合管廊的安全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1、构建综合管廊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综合管廊安全指数R,一级风险指标包括本体结构(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1、构建综合管廊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综合管廊安全指数R,一级风险指标包括本体结构(C1)、入廊管线(C2)、附属设施(C3)、监控报警(C4)、内部环境(C5)、外部环境(C6)、人员资质(C7)、制度体系(C8)、运营维护(C9)、安全应急(C10)。
本体结构(C1):综合管廊本体结构属于构筑物,在其设计寿命内可能因自身原因产生安全隐患,如变形、裂缝、渗漏等。
入廊管线(C2):综合管廊服务于入廊管线,目前常见的入廊管线包括给水管道、再生水管道、排水管道、天然气管道、热力管道、电力电缆和通信线缆。不同管线因自身材料和输送物质不同,所产生的事故隐患也有较大差异。影响入廊管线安全的因素包括泄漏、老化、过载、超压等。
附属设施(C3):综合管廊的安全运营与附属设施息息相关,包括消防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和标识系统。附属设施的缺失或损坏将导致综合管廊无法正常运行。
监控报警(C4):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对于协助综合管廊运营管理至关重要,包括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系统和统一管理平台。廊监控与报警系统的缺失或损坏同样会影响综合管廊的正常运行。
内部环境(C5):综合管廊内部的温度、湿度、压力、氧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含量等因素会对本体结构、附属设施及入廊管线产生影响。
外部环境(C6):综合管廊深埋地下,外部地质环境、道路环境及自然灾害等都会影响其稳定性。
人员资质(C7):综合管廊运营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特别是针对高压电力、燃气等特种管线的操作,人为损害和误操作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制度体系(C8):综合管廊相关标准规范、管理办法、专项规划、运营细则、绩效考核、应急预案等制度体系是保障综合管廊运营维护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的必要措施和手段。
运营维护(C9):形成针对运营维护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实现运行管理、维护管理和安全应急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流程化管理,当实际操作偏离预定流程时,应及时予以制止,防止其对综合管廊造成安全影响。
安全应急(C10):形成针对安全应急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实现出入安全、作业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安全、应急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流程化管理,确保能够有序、高效处理各类突发事件,降低可能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S12、一级风险指标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1~R10,综合管廊安全指数R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i为对应一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i为对应一级风险指标的安全指数,通过次级安全评价体系计算得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本体结构安全指数R1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构建本体结构(C1)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本体结构安全指数R1,二级风险指标包括管廊类型(C1,1)、舱室数量(C1,2)、断面尺寸(C1,3)、结构缺陷(C1,4)、结构变形(C1,5)、结构性能(C1,6)、防水渗漏(C1,7)。
S22、二级风险指标C1,1~C1,7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1,1~R1,7,本体结构安全指数R1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1,j为对应二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1,1、R1,2、R1,7通过打分法获取,R1,3~R1,6通过次级安全评价体系计算得出。
S23,依次构建C1,3~C1,6对应的安全评价体系。
S231、构建断面尺寸(C1,3)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断面尺寸安全指数R1,3,三级风险指标包括空间净高(C1,3,1)、通道净宽(C1,3,2)、安装净距(C1,3,3)。
三级风险指标C1,3,1~C1,3,3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1,3,1~R1,3,3,断面尺寸安全指数R1,3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1,3,k为对应三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1,3,1、R1,3,2、R1,3,3均通过打分法获取。
S232、构建结构缺陷(C1,4)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结构缺陷安全指数R1,4,三级风险指标包括表面裂缝(C1,4,1)、内部缺陷(C1,4,2)、外部缺损(C1,4,3)。
三级风险指标C1,4,1~C1,4,3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1,4,1~R1,4,3,结构缺陷安全指数R1,4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1,4,k为对应三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1,4,1、R1,4,2、R1,4,3均通过打分法获取。
S233、构建结构变形(C1,5)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结构变形安全指数R1,5,三级风险指标包括水平位移(C1,5,1)、垂直位移(C1,5,2)、收敛变形(C1,5,3)。
三级风险指标C1,5,1~C1,5,3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1,5,1~R1,5,3,结构变形安全指数R1,5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1,5,k为对应三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1,5,1、R1,5,2、R1,5,3均通过打分法获取。
S234、构建结构性能(C1,6)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结构性能安全指数R1,6,三级风险指标包括碳化深度(C1,6,1)、抗压强度(C1,6,2)、钢筋锈蚀(C1,6,3)。
三级风险指标C1,6,1~C1,6,3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1,6,1~R1,6,3,结构性能安全指数R1,6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1,6,k为对应三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1,6,1、R1,6,2、R1,6,3均通过打分法获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入廊管线安全指数R2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构建入廊管线(C2)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入廊管线安全指数R2,二级风险指标包括给水管道(C2,1)、再生水管道(C2,2)、排水管道(C2,3)、燃气管道(C2,4)、热力管道(C2,5)、电力电缆(C2,6)、通信线缆(C2,7)。
S32、二级风险指标C2,1~C2,7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2,1~R2,7,入廊管线安全指数R2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2,j为对应二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2,1~R2,7均通过次级安全评价体系计算得出。
S33、依次构建C2,1~C2,7对应的安全评价体系。
S331、构建给水管道(C2,1)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给水管道安全指数R2,1,三级风险指标包括流量(C2,1,1)、压力(C2,1,2)、泄漏(C2,1,3)。
三级风险指标C2,1,1~C2,1,3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2,1,1~R2,1,3,给水管道安全指数R2,1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2,1,k为对应三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2,1,1、R2,1,2、R2,1,3均通过打分法获取。
S332、构建再生水管道(C2,2)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再生水管道安全指数R2,2,三级风险指标包括流量(C2,2,1)、压力(C2,2,2)、泄漏(C2,2,3)。
三级风险指标C2,2,1~C2,2,3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2,2,1~R2,2,3,再生水管道安全指数R2,2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2,2,k为对应三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2,2,1、R2,2,2、R2,2,3均通过打分法获取。
S333、构建排水管道(C2,3)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排水管道安全指数R2,3,三级风险指标包括流量(C2,3,1)、压力(C2,3,2)、泄漏(C2,3,3)。
三级风险指标C2,3,1~C2,3,3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2,3,1~R2,3,3,排水管道安全指数R2,3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2,3,k为对应三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2,3,1、R2,3,2、R2,3,3均通过打分法获取。
S334、构建燃气管道(C2,4)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燃气管道安全指数R2,4,三级风险指标包括流量(C2,4,1)、压力(C2,4,2)、泄漏(C2,4,3)。
三级风险指标C2,4,1~C2,4,3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2,4,1~R2,4,3,燃气管道安全指数R2,4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2,4,k为对应三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2,4,1、R2,4,2、R2,4,3均通过打分法获取。
S335、构建热力管道(C2,5)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热力管道安全指数R2,5,三级风险指标包括流量(C2,5,1)、压力(C2,5,2)、泄漏(C2,5,3)。
三级风险指标C2,5,1~C2,5,3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2,5,1~R2,5,3,热力管道安全指数R2,5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2,5,k为对应三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2,5,1、R2,5,2、R2,5,3均通过打分法获取。
S336、构建电力电缆(C2,6)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电力电缆安全指数R2,6,三级风险指标包括流量(C2,6,1)、压力(C2,6,2)、泄漏(C2,6,3)。
三级风险指标C2,6,1~C2,6,3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2,6,1~R2,6,3,电力电缆安全指数R2,6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2,6,k为对应三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2,6,1、R2,6,2、R2,6,3均通过打分法获取。
S337、构建通信线缆(C2,7)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通信线缆安全指数R2,7,三级风险指标包括敷设状况(C2,7,1)、完好程度(C2,7,2)
三级风险指标C2,7,1、C2,7,2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2,7,1、R2,7,2,通信线缆安全指数R2,7的计算方式为:
R2,7=R2,7,1*P2,7,1+R2,7,2*P2,7,2
其中,P2,7,1、P2,7,2为对应三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P2,7,1+P2,7,2=1。
R2,7,1、R2,7,2均通过打分法获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附属设施安全指数R3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构建附属设施(C3)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附属设施安全指数R3,二级风险指标包括消防系统(C3,1)、通风系统(C3,2)、供配电系统(C3,3)、照明系统(C3,4)、给排水系统(C3,5)、标识系统(C3,6)。
S42、二级风险指标C3,1~C3,7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3,1~R3,7,附属设施安全指数R3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3,j为对应二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3,1~R3,5均通过次级安全评价体系计算得出,R3,6通过打分法获取。
S43、依次构建C3,1~C3,5对应的安全评价体系。
S431、构建消防系统(C3,1)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消防系统安全指数R3,1,三级风险指标包括防火分隔(C3,1,1)、防排烟(C3,1,2)、灭火系统(C3,1,3)、疏散指示(C3,1,4)、消防电话(C3,1,5)、应急广播(C3,1,6)。
三级风险指标C3,1,1~C3,1,6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3,1,1~R3,1,6,消防系统安全指数R3,1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3,1,k为对应三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3,1,1~R3,1,6均通过打分法获取。
S432、构建通风系统(C3,2)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通风系统安全指数R3,2,三级风险指标包括通风设备(C3,2,1)、管道及附件(C3,2,2)、空调系统(C3,2,3)。
三级风险指标C3,2,1~C3,2,3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3,2,1~R3,2,3,通风系统安全指数R3,2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3,2,k为对应三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3,2,1~R3,2,3均通过打分法获取。
S433、构建供配电系统(C3,3)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供配电系统安全指数R3,3,三级风险指标包括变配电站(C3,3,1)、电缆线缆(C3,3,2)、防雷接地(C3,3,3)。
三级风险指标C3,3,1~C3,3,3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3,3,1~R3,3,3,供配电系统安全指数R3,3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3,3,k为对应三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3,3,1~R3,3,3均通过打分法获取。
S434、构建照明系统(C3,4)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照明系统安全指数R3,4,三级风险指标包括正常照明(C3,4,1)和应急照明(C3,4,2)。
三级风险指标C3,4,1、C3,4,2对应的安全指数为R3,4,1、R3,4,2,照明系统安全指数R3,4的计算方式为:
R3,4=R3,4,1*P3,4,1+R3,4,2*P3,4,2
其中,P3,4,1、P3,4,2为对应三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P3,4,1+P3,4,2=1。
R3,4,1、R3,4,2均通过打分法获取。
S435、构建给排水系统(C3,5)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给排水系统安全指数R3,5,三级风险指标包括管道及附件(C3,5,1)、阀门(C3,5,2)、泵组(C3,5,3)、水位仪(C3,5,4)、。
三级风险指标C3,5,1~C3,5,4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3,4,1~R3,5,4,给排水系统安全指数R3,5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3,5,k为对应三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3,5,1~R3,5,4均通过打分法获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控报警安全指数R4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1、构建监控报警(C4)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监控报警安全指数R4,二级风险指标包括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C4,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C4,2)、可燃气体探测系统(C4,3)、安全防范系统(C4,4)、通信系统(C4,5)、统一管理平台(C4,6)。
S52、二级风险指标C4,1~C4,6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4,1~R4,6,监控报警安全指数R4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4,j为对应二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4,4通过次级安全评价体系计算得出,R4,1、R4,2、R4,3、R4,5、R4,6通过打分法获取。
S53、构建C4,4对应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安全防范系统安全指数R4,4,三级风险指标包括入侵报警(C4,4,1)、视频监控(C4,4,2)、出入口控制(C4,4,3)、电子巡查(C4,4,4)、人员定位(C4,4,5)。
三级风险指标C4,4,1~C4,4,5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4,4,1~R4,4,5,安全防范系统安全指数R4,4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4,4,k为对应三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4,4,1~R4,4,5均通过打分法获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内部环境安全指数R5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61、构建内部环境(C5)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内部环境安全指数R5,二级风险指标包括温度(C5,1)、湿度(C5,2)、氧含量(C5,3)、有害气体(C5,4)。
S62、二级风险指标C5,1~C5,4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5,1~R5,4,内部环境安全指数R5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5,j为对应二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5,4通过次级安全评价体系计算得出,R5,1、R5,2、R5,3均通过打分法获取。
S63、构建C5,4对应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有害气体安全指数R5,4,三级风险指标包括硫化氢H2S(C5,4,1)、甲烷CH4(C5,4,2)、一氧化碳CO(C5,4,3)。
三级风险指标C5,4,1~C5,4,3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5,4,1~R5,4,3,有害气体安全指数R5,4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5,4,k为对应三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5,4,1~R5,4,3均通过打分法获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外部环境安全指数R6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71、构建外部环境(C6)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外部环境安全指数R6,二级风险指标包括救援设施(C6,1)、灾害环境(C6,2)、地质环境(C6,3)、道路环境(C6,4)、人口密度(C6,5)。
S72、二级风险指标C6,1~C6,5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6,1~R6,5,外部环境安全指数R6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6,j为对应二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6,1~R6,5均通过打分法获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人员资质安全指数R7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81、构建人员资质(C7)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人员资质安全指数R7,二级风险指标包括项目负责人(C7,1)、项目办公室(C7,2)、物业管理部(C7,3)、运行维护部(C7,4)、安全培训部(C7,5)。
S82、二级风险指标C7,1~C7,5对应的安全指数依次为R7,1~R7,5,人员资质安全指数R7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P7,j为对应二级风险指标的权重,具体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
R7,1~R7,5均通过次级安全评价体系计算得出。
S83、构建C7,1~C7,5对应的安全评价体系。
S831、构建项目负责人(C7,1)的安全评价体系,最终目标为项目负责人安全指数R7,1,三级风险指标为项目经理(C7,1,1),三级风险指标对应的安全指数为R7,1,1,R7,1=R7,1,1。
R7,1,1通过次级安全评价体系计算得出。
S8311、构建项目经理(C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聪,夏波,王渊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创搏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