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多种清洁能源微能源网多目标随机规划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能源网、多目标随机规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多种清洁能源微能源网多目标随机规划方法。
技术介绍
微能源网位于“能源互联网”的末端,主要面向智能楼宇、居民小区、商业园区、农村社区和孤立海岛等区域,通过能源的综合供应满足多种负荷的用能需求。近年来,在国家能源政策的扶持下,微能源网对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不断攀升,微能源网正由传统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向多种清洁能源利用的高耦合、高能效系统转变。考虑到分布式发电具有间歇性与波动性的特点,高渗透率的微能源网中通常存在弃风、弃光现象,造成电能的大量浪费。传统的电化学储能方式无法满足清洁能源的发展需求,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加强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微能源网通过利用富余的电能电解水制氢,可有效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微能源网中源荷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忽略不确定性会降低规划的准确性。同时微能源网中各能源相互耦合,系统的运行方式灵活多样,在对微能源网规划的过程中不但要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多种清洁能源微能源网多目标随机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根据微能源网运行策略构建微能源网的关键设备模型;/n步骤2,分析微能源网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并构建不确定因素模型;/n步骤3,结合微能源网的关键设备模型和不确定因素模型,以微能源网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碳排放量为目标函数,以微能源网的确定性约束和机会约束为约束条件,建立微能源网的多目标随机规划模型;/n步骤4,使用NSGA-II算法对微能源网的多目标随机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佳的规划方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多种清洁能源微能源网多目标随机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微能源网运行策略构建微能源网的关键设备模型;
步骤2,分析微能源网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并构建不确定因素模型;
步骤3,结合微能源网的关键设备模型和不确定因素模型,以微能源网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和碳排放量为目标函数,以微能源网的确定性约束和机会约束为约束条件,建立微能源网的多目标随机规划模型;
步骤4,使用NSGA-II算法对微能源网的多目标随机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佳的规划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多种清洁能源微能源网多目标随机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根据微能源网运行策略构建微能源网的关键设备模型,微能源网包括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发电设备、微型燃气轮机、电储能设备、电转氢设备和制冷制热设备,关键设备模型具体包括:
风力发电设备输出功率的模型表示为:
式中,、、分别为切入风速、额定风速、切出风速;为风力发电设备的额定功率;为风机功率;为风速;
太阳能发电设备的输出功率的模型表示为:
式中,为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发电功率;为光照强度;为参考光照强度;为参考温度;为参考条件下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发电功率;为温度功率系数,为温度;
微型燃气轮机的输出功率的模型表示为:
式中,为微型燃气轮机发电功率,为发电效率,为产热效率,为天然气的消耗速率,为产热功率;
电储能设备的模型表示为:
式中,为t时刻储能设备的电量,与分别为充电效率与放电效率,与分别为充电功率与放电功率,为储能设备的荷电状态,为额定容量,为自放电系数;
电转氢设备的模型表示为:
式中,和分别为氢气、氧气的产出速率,为电转氢设备的电功率,为转换效率;
微能源网中的制冷制热设备包括地源热泵、吸收式制冷机和燃气锅炉;
地源热泵的模型表示为:
式中,为制热功率,为制热模式下的电功率,为制冷功率,为制冷模式下的电功率,为制热能效比,为制冷能效比;
吸收式制冷机的模型表示为:
式中,为制冷功率,为性能系数,为热耗能;
燃气锅炉的模型表示为:
式中,为燃气锅炉制热功率,为燃气锅炉效率,为天然气的消耗率;
引入电制冷比和电制热比作为优化变量,经过优化使微能源网的运行成本达到最优,其中,电制冷比和电制热比的模型表示为:
式中,为总制冷功率;为总制热功率;
吸收式制冷机与燃气锅炉的模型分别表示为:
式中,为总制冷功率;为总制热功率;为吸收式制冷机制冷功率;为燃气锅炉制热功率;
在微能源网运行策略下,微能源网运行需满足冷、热、电功率平衡约束,冷、热、电功率平衡约束的模型表示为:
式中,为t时刻损失电功率,为t时刻总的电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多种清洁能源微能源网多目标随机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分析微能源网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并构建不确定因素模型,具体表示为:
风力发电设备的输出功率采用威布尔分布拟合实际风速分布情况,其概率密度函数可表示为:
式中,k为形状参数;c为尺度参数;
太阳能发电设备的输出功率采用Beta分布拟合实际光照强度分布情况,其概率密度函数可表示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熊俊杰,熊华强,赵伟哲,李佳,何昊,谢国强,王冠南,黄扬琪,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