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的儿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62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儿童车,包括底盘组件、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底盘组件包括主动组件和联动组件,主动组件包括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第一底杆与第二底杆之间的转动轴线水平设置,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第一联动杆与第二联动杆之间转动轴线竖直设置;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之间具有使二者保持相对展开的限位结构。在打开状态时,第一底杆、第二底杆、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在同一平面上且共同构成了儿童车的底盘,在折叠后,第一底杆与第二底杆在竖直面上转动,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在水平面上转动。儿童车整体结构简单,杆件少,轻便,折叠后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的儿童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儿童车。
技术介绍
儿童车是一种常用的儿童代步工具,一种儿童车的结构包括底盘、连接在底盘下方的车轮、与底盘连接的侧框,侧框与底盘共同形成容纳空间,儿童可乘坐或躺卧于底盘上。该结构的儿童车可以拖行,也可以推行。可以单独设置把手,也可以将侧框作为拖行或推行时的把手。目前市面上的该类型的儿童车结构较为复杂,杆件较多,比较重,且折叠后体积较大,存放占用空间,携带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儿童车。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的儿童车,其具有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可折叠的儿童车包括底盘组件、设置在底盘组件的相对的两侧的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底盘组件包括主动组件和联动组件,主动组件包括外端分别与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相转动连接且内端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第一底杆与第二底杆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一底杆与第一侧架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二底杆与第二侧架之间的转动轴线均水平设置,联动组件包括外端分别与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相转动连接且内端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第一联动杆与第二联动杆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一联动杆与第一侧架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二联动杆与第二侧架之间的转动轴线均竖直设置;当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相对展开,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相对展开,主动组件和联动组件处于同一平面且对称设置;当儿童车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相对靠拢并位于儿童车的侧部,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相对靠拢并位于儿童车的下部;第一底杆和第二底杆之间具有使二者保持相对展开的限位结构。进一步地,主动组件和联动组件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当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时,连接组件分别与主动组件和联动组件相连接;当儿童车处于折叠状态时,连接组件连接在主动组件和联动组件中的一者上,并与另一者相脱离。更进一步地,连接组件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底杆上的第一连接件、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底杆上的第二连接件,当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分别搭接在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上。更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限位槽,第二连接件上具有第二限位槽,当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分别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相连接。进一步地,第一底杆的内端和第二底杆的内端均向着儿童车的里侧弯折,使主动组件的中部向着儿童车的里侧凹入,第一联动杆的内端和第二联动杆的内端均向着儿童车的里侧弯折,使从动组件的中部向着儿童车的里侧凹入。进一步地,第一侧架上转动连接有拖杆组件,该拖杆组件的下部与第一侧架的下部相转动连接。更进一步地,拖杆组件包括下部与第一侧架相转动连接的下拖杆、下部与下拖杆的上部可以相互伸缩滑动地连接的上拖杆。进一步地,第二侧架上转动连接有推杆,该推杆的下部与第二侧架的上部相转动连接。进一步地,第一侧架的底部枢转连接有轮接头,轮接头上连接有第一车轮,从而第一车轮能够万向转动。进一步地,第二侧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杆,该轴杆的两端连接有第二车轮。进一步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底杆上的第一抵接面、设置在第二底杆上的第二抵接面,当儿童车在打开状态时,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相抵触,且第一底杆与第二底杆之间的转动轴线位于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的下方。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可折叠的儿童车,通过其结构设计,使其在打开状态时,第一底杆、第二底杆、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在同一平面上且共同构成了儿童车的底盘,在折叠后,第一底杆与第二底杆在竖直面上转动,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在水平面上转动。儿童车整体结构简单,杆件少,轻便,折叠后体积小。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可折叠的儿童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可折叠的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附图2为附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可折叠的儿童车在半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可折叠的儿童车在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附图5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第一底杆;101、第一抵接面;102、第一转接部;2、第二底杆;201、第二抵接面;202、第二转接部;3、第一联动杆;4、第二联动杆;5、第一侧架;6、第二侧架;7、第一连接件;701、第一凹槽;8、第二连接件;801、第二凹槽;9、推杆;10、下拖杆;11、上拖杆;12、第一车轮;13、第二车轮;14、轮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参考附图1至附图6,本实施例中的可折叠的儿童车,其具有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可折叠的儿童车包括底盘组件、设置在底盘组件的相对的两侧的第一侧架5和第二侧架6。儿童车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第一侧架5、第二侧架6和底盘上围设有布套(附图中未画出),从而形成中空的容纳空间。底盘组件包括主动组件和联动组件,主动组件包括外端分别与第一侧架5和第二侧架6相转动连接且内端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第一底杆1与第二底杆2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一底杆1与第一侧架5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二底杆2与第二侧架之间的转动轴线均水平设置,联动组件包括外端分别与第一侧架5和第二侧架6相转动连接且内端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联动杆3和第二联动杆4,第一联动杆3与第二联动杆4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一联动杆3与第一侧架5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二联动杆4与第二侧架6之间的转动轴线均竖直设置。当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相对展开,第一联动杆3和第二联动杆4相对展开,主动组件和联动组件处于同一平面且对称设置;当儿童车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相对靠拢并位于儿童车的侧部,第一联动杆3和第二联动杆4相对靠拢并位于儿童车的下部。儿童车还包括能够使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之间保持相对展开的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设置在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之间,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优选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底杆1上的第一抵接面101、设置在第二底杆2上的第二抵接面201,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抵接面101与第二抵接面201分别为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的内端面,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还分别具有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一转接部102和第二转接部202,该第一转接部102和第二转接部202相互转动连接。当儿童车在打开状态时,第一抵接面101与第二抵接面201相抵触,且第一底杆1与第二底杆2之间的转动轴线位于第一抵接面101和第二抵接面201的下方,由于重力作用,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不会向上转动,又由于第一抵接面101和第二抵接面201在转动轴线的上方相抵,所述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也不会向下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保持相对打开。在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底杆1的内端和第二底杆2的内端均向着儿童车的里侧弯折,使主动组件的中部向着儿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的儿童车,其具有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可折叠的儿童车包括底盘组件、设置在所述底盘组件的相对的两侧的第一侧架(5)和第二侧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组件包括主动组件和联动组件,所述主动组件包括外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架(5)和第二侧架(6)相转动连接且内端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所述第一底杆(1)与第二底杆(2)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一底杆(1)与第一侧架(5)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二底杆(2)与第二侧架之间的转动轴线均水平设置,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外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架(5)和第二侧架(6)相转动连接且内端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联动杆(3)和第二联动杆(4),所述第一联动杆(3)与第二联动杆(4)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一联动杆(3)与第一侧架(5)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二联动杆(4)与第二侧架(6)之间的转动轴线均竖直设置;/n当所述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相对展开,所述第一联动杆(3)和第二联动杆(4)相对展开,所述主动组件和所述联动组件处于同一平面且对称设置;当所述儿童车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相对靠拢并位于儿童车的侧部,所述第一联动杆(3)和第二联动杆(4)相对靠拢并位于儿童车的下部;/n所述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之间具有使二者保持相对展开的限位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的儿童车,其具有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可折叠的儿童车包括底盘组件、设置在所述底盘组件的相对的两侧的第一侧架(5)和第二侧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组件包括主动组件和联动组件,所述主动组件包括外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架(5)和第二侧架(6)相转动连接且内端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所述第一底杆(1)与第二底杆(2)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一底杆(1)与第一侧架(5)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二底杆(2)与第二侧架之间的转动轴线均水平设置,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外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架(5)和第二侧架(6)相转动连接且内端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联动杆(3)和第二联动杆(4),所述第一联动杆(3)与第二联动杆(4)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一联动杆(3)与第一侧架(5)之间的转动轴线、第二联动杆(4)与第二侧架(6)之间的转动轴线均竖直设置;
当所述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相对展开,所述第一联动杆(3)和第二联动杆(4)相对展开,所述主动组件和所述联动组件处于同一平面且对称设置;当所述儿童车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相对靠拢并位于儿童车的侧部,所述第一联动杆(3)和第二联动杆(4)相对靠拢并位于儿童车的下部;
所述第一底杆(1)和第二底杆(2)之间具有使二者保持相对展开的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组件和联动组件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当所述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主动组件和所述联动组件相连接;当所述儿童车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主动组件和所述联动组件中的一者上,并与另一者相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杆(1)上的第一连接件(7),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底杆(2)上的第二连接件(8),当所述儿童车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件(7)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件(8)的另一端分别从上方搭接在所述第一联动杆(3)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德锋肖建建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