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具有所述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纯电动车辆各系统及其零部件由于属性、设计需求不同,均具有不同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故需借助外界辅助手段,将各零部件维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确保零部件的正常、稳定、高效工作以及乘员舱满足乘客的舒适度需求。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辆,多由传统内燃机车辆改制而成,为降低零部件开发成本,各主机厂大多将各高电压零部件的水路串联,借助冷却液由散热器冷却,而电池包多采用自然冷却方式散热。上述冷却系统,虽然成本低廉,改制便捷,但造成的后果是难以保证各零部件均处于自身最佳的温度区间进行工作,且整车能耗较大,影响整车续航里程。各系统间互为独立,能量利用率差。尤其当电池包的工作温度过高时,严重影响电池包的正常工作,影响电池包的充放电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以使该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具有便于控制电池组件的工作温度,提高电池组件的工作可靠性,降低车辆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包括:/n与电池组件(101)热连通的电池支路(100);/n与冷却器组件(201)热连通的冷却支路(200);/n与传动及控制组件(301)热连通的传动支路(300);/n与散热组件(401)热连通的散热支路(400),/n其中,所述传动支路(300)与所述散热支路(400)连通,从而允许冷却介质在所述传动支路(300)与所述散热支路(400)循环流动,所述电池支路(100)与所述冷却支路(200)连通,从而允许冷却介质在所述电池支路(100)与所述冷却支路(200)循环流动;/n第一通断阀(550)和第二通断阀(570),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电池组件(101)热连通的电池支路(100);
与冷却器组件(201)热连通的冷却支路(200);
与传动及控制组件(301)热连通的传动支路(300);
与散热组件(401)热连通的散热支路(400),
其中,所述传动支路(300)与所述散热支路(400)连通,从而允许冷却介质在所述传动支路(300)与所述散热支路(400)循环流动,所述电池支路(100)与所述冷却支路(200)连通,从而允许冷却介质在所述电池支路(100)与所述冷却支路(200)循环流动;
第一通断阀(550)和第二通断阀(570),所述第一通断阀(550)具有第一导通状态和第一隔断状态,所述第二通断阀(570)具有第二导通状态和第二隔断状态,
在所述第一通断阀(550)处于所述第一导通状态且所述第二通断阀(570)处于所述第二隔断状态时,所述第一通断阀(550)连通所述散热支路(400)与所述电池支路(100),从而允许冷却介质在所述电池支路(100)与所述传动支路(300)内并行流通,且所述第二通断阀(570)隔断所述冷却支路(200)与所述电池支路(100);
在所述第一通断阀(550)处于所述第一隔断状态且所述第二通断阀(570)处于所述第二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一通断阀(550)断开所述散热支路(400)与所述电池支路(100)之间形成的回路,且所述第二通断阀(570)连通所述冷却支路(200)与所述电池支路(100),从而允许冷却介质在所述电池支路(100)与所述冷却支路(200)循环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通断阀(560),所述第三通断阀(560)具有第三导通状态和第三隔断状态,
在所述第三通断阀(560)处于所述第三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三通断阀(560)连通所述传动支路(300)与所述散热支路(400),从而允许冷却介质在所述散热支路(400)与所述传动支路(300)循环流动,
在所述第三通断阀(560)处于所述第三隔断状态时,所述第三通断阀(560)隔断所述传动支路(300)与所述散热支路(4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三通管(610),所述第一三通管(610)具有第一三通管第一接口(611)、第一三通管第二接口(612)和第一三通管第三接口(613),所述第一三通管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杨丽,陈月,刘永珍,张波波,崔健,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