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光车雨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535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观光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观光车雨帘结构,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顶部后侧安装有支架,所述车体的顶部右侧安装有遮雨棚,所述遮雨棚焊接在支架的顶部,所述车体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横向排列的座椅,所述座椅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横向收纳筒,所述车体上和所述支架上均焊接有侧面锁块,所述侧面锁块位于对应横向收纳筒的左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位于上侧遮雨棚两侧的横向收纳筒和纵向收纳筒,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雨天,可将下侧的横向收纳筒进行拉出,配合锁定块将横向雨帘拉伸固定在侧面锁块中,并且配合上侧的遮雨棚,从而避免侧面来风导致的淋湿的问题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观光车雨帘结构
本技术涉及观光车
,具体为一种观光车雨帘结构。
技术介绍
观光车是一种摆渡车,动力上一般使用电瓶车,用电池产生动力,环保无污染,有效利用资源。多数观光车采用蓄电池供电驱动方式,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只需蓄电池充电即可使用。在景区旅游观光时,根据景区的覆盖面积和观光路程,经常搭乘观光车进行景区的游览,而有时候会遇到雨水天气,在雨水不大的情况下仍可进行观赏,但是现有的广告车大多两边开放式设计,对防雨效果不佳,在上侧的车棚可遮挡大量雨水的同时,还存在一定的雨水在风的作用下对腿部淋湿,所以需要一种便于收纳取出的雨帘,便于在小雨天气和回赶的途中进行挡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观光车雨帘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如何实现快速收纳使用并且可以达到防侧边进雨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观光车雨帘结构,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顶部后侧安装有支架,所述车体的顶部右侧安装有遮雨棚,所述遮雨棚焊接在支架的顶部,所述车体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横向排列的座椅,所述座椅的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观光车雨帘结构,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顶部后侧安装有支架(3),所述车体(1)的顶部右侧安装有遮雨棚(2),所述遮雨棚(2)焊接在支架(3)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横向排列的座椅(4),所述座椅(4)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横向收纳筒(5),所述车体(1)上和所述支架(3)上均焊接有侧面锁块(6),所述侧面锁块(6)位于对应横向收纳筒(5)的左侧,所述座椅(4)的前后两侧外壁上均安装有控制开关(7),所述遮雨棚(2)的底部前后两侧均安装有两个纵向收纳筒(8),所述纵向收纳筒(8)的内腔中安装有纵向雨帘收纳轴(9),所述纵向雨帘收纳轴(9)位于相邻一侧所述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光车雨帘结构,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顶部后侧安装有支架(3),所述车体(1)的顶部右侧安装有遮雨棚(2),所述遮雨棚(2)焊接在支架(3)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横向排列的座椅(4),所述座椅(4)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横向收纳筒(5),所述车体(1)上和所述支架(3)上均焊接有侧面锁块(6),所述侧面锁块(6)位于对应横向收纳筒(5)的左侧,所述座椅(4)的前后两侧外壁上均安装有控制开关(7),所述遮雨棚(2)的底部前后两侧均安装有两个纵向收纳筒(8),所述纵向收纳筒(8)的内腔中安装有纵向雨帘收纳轴(9),所述纵向雨帘收纳轴(9)位于相邻一侧所述座椅(4)的上方,所述纵向收纳筒(8)的内腔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驱动马达(10),所述驱动马达(10)的输出端与纵向雨帘收纳轴(9)连接,所述纵向雨帘收纳轴(9)上套接有纵向雨帘,所述纵向雨帘的底部贯穿纵向收纳筒(8)的底部外壁并连接有限位卡块(11),所述座椅(4)的内腔中安装有横向转动轴(12),所述座椅(4)的内腔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发条盘(13),所述横向转动轴(12)的上下两端分别插接在相邻一侧发条盘(13)的内圈中,所述发条盘(13)中安装有发条弹簧,所述发条弹簧和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杰沈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普莱尔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