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塑门板用消除条形色差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379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木塑门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塑门生产用消除条形色差的结构。一种木塑门板用消除条形色差的结构,上压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容腔,容腔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内上下滑动设置有内壳,内壳内部左右滑动设置有滑板,第二腔室和内壳上设置有槽孔和通孔,第二腔室的远离第一腔室的内壁上转动设置有转杆,转杆的另一端穿过内壳的侧壁并转动设置于滑板上,内壳上设置有通孔,隔板上设置有通孔,第二腔室的上壁的槽孔通过管道连通抽气泵。使板筋冷却后仍保持挺直状态,避免了板筋变形造成板面色差条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塑门板用消除条形色差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木塑门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木塑门生产用消除条形色差的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绿色经济的提倡,木塑复合材料作为消化农林废弃物和解决废旧塑料白色污染而取代天然木材,保护森林环境的环保特征。它具有天然木材的木质木杆,又具有塑料流变成型的特征,被建材、装修等领域所应用。木塑门以木质木感的整体性、光滑的表面处理、阻燃等优势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但不足之处,这些木塑门都是通过挤出成型的木塑空心格子板支撑,挤出高压产生的内应力被冷却定型时固结在制品中。由于板筋受到制品上板面的下压以及自身的收缩变形,经常出现板筋翘曲变形,木塑门制品的整体强度减小,同时由于板筋与板面的连接处产生拉扯,造成板面上条纹状的色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木塑门板板筋弯曲、木板表面出现色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木塑门板用消除条形色差的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塑门板用消除条形色差的结构,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壳体,壳体内沿木塑门板运动方向依次固定设置多个下压板,上压板与下压板相对设置,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均设置有出口朝向木塑门板的喷射管道,所述上压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容腔,容腔内固定有隔板且容腔被隔板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靠近木塑门板的挤出模具,第一腔室的下壁设置有第一槽口与外部空间连通,第二腔室内上下滑动设置有内壳,内壳内部左右滑动设置有滑板,内壳的上壁和下壁上均设置有槽孔,第二腔室的上壁和上壁均设置有槽孔,内壳上壁的槽孔与第二腔室上壁的槽孔相对设置,内壳下壁的槽孔与第二腔室下壁的槽孔相对设置,第二腔室的远离第一腔室的内壁上转动设置有转杆,转杆的另一端穿过内壳的侧壁并转动设置于滑板上,内壳上设置有通孔,隔板上设置有通孔,内壳上的通孔与隔板上的通孔相应设置,第二腔室的上壁的槽孔通过管道连通抽气泵。优选的,所述内壳内部的横截面与滑板的横截面相同。优选的,上压板的顶部限位转动设置有螺杆,螺杆的下端向下插入第二腔室内并与内壳的顶板螺纹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于木塑挤出模具的工序后面,待定型的木塑门由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穿过,通过喷射管道向木塑门喷射冷水使其冷却定型,同时通过抽气通道对木塑门板筋处的上表面进行抽吸,使板筋上方的板面不但下压板筋,反而上提板面,使板筋冷却后仍保持挺直状态,避免了板筋变形造成板面色差条纹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3为图2中B-B向的一种工作状态剖视图;图4为图2中B-B向的另一种工作状态剖视图。图中:1底座、2壳体、3上压板、4下压板、5隔板、6内壳、7滑板、8转杆、9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一种木塑门板用消除条形色差的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壳体2,壳体2内沿木塑门板运动方向依次固定设置多个下压板4,上压板3与下压板相对设置,上压板3和下压板4上均设置有出口朝向木塑门板的喷射管道,所述上压板3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容腔,容腔内固定有隔板5且容腔被隔板5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靠近木塑门板的挤出模具,第一腔室的下壁设置有第一槽口与外部空间连通,第二腔室内上下滑动设置有内壳6,内壳6内部左右滑动设置有滑板7,内壳6的上壁和下壁上均设置有槽孔,第二腔室的上壁和上壁均设置有槽孔,内壳6上壁的槽孔与第二腔室上壁的槽孔相对设置,内壳6下壁的槽孔与第二腔室下壁的槽孔相对设置,第二腔室的远离第一腔室的内壁上转动设置有转杆8,转杆8的另一端穿过内壳6的侧壁并转动设置于滑板7上,内壳6上设置有通孔,隔板5上设置有通孔,内壳6上的通孔与隔板5上的通孔相应设置,第二腔室的上壁的槽孔通过管道连通抽气泵。所述内壳6内部的横截面与滑板7的横截面相同。上压板3的顶部限位转动设置有螺杆9,螺杆9的下端向下插入第二腔室内并与内壳6的顶板螺纹连接。使用过程中,待定型的木塑门板由上压板3和下压板4之间的空间通过,喷射管道向木塑门板的上下表面喷射冷水进行冷却。由于上压板3与木塑门板的上表面之间存在缝隙,部分水在上压板3和木塑门板上表面之间形成水膜。若水膜较薄,则拧动螺杆9使壳体2下行,螺杆9相对上压板3保持竖直方向不动,如图4所示。则壳体2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通道关闭,形成第二腔室下壁的槽孔、内壳6下壁的槽孔、内壳6上壁的槽孔、第二腔室上壁的槽孔构成的抽吸通道,则水膜在第二腔室的下壁槽孔位置被抽吸干净,同时抽吸通道对木塑门板上表面进行抽吸。若水膜较厚,则水膜在第二腔室的下壁槽孔位置并不能被抽吸干净,使得对木塑门板筋处的上表面产生的抽吸力变小,抽吸效果不佳,板筋容易产生微小变形。则需要拧动螺杆9,则螺杆9相对上压板3保持竖直方向不动,螺杆9与壳体2螺纹连接,使壳体2上行,如图3所示。则壳体2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通道打开,形成第二腔室下壁的槽孔、内壳6下壁的槽孔、内壳6上壁的槽孔、第二腔室上壁的槽孔构成的抽吸通道。同时形成第二腔室上壁的槽孔、内壳6上壁的槽孔、内壳6上的通孔、隔板5上的通孔、第一腔室下壁的槽孔形成的另一个抽吸通道,该通道可对上压板3和木塑门板之间的水进行大量抽吸,保证第二腔室形成的通道对木塑门板上表面的抽吸效果,使板筋冷却后仍保持挺直状态,避免了板筋变形造成板面色差条纹的问题。此时,可简单通过提高抽气泵的抽吸能力即可,实现上述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塑门板用消除条形色差的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壳体(2),其特征在于,壳体(2)内沿木塑门板运动方向依次固定设置多个下压板(4),上压板(3)与下压板相对设置,上压板(3)和下压板(4)上均设置有出口朝向木塑门板的喷射管道,所述上压板(3)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容腔,容腔内固定有隔板(5)且容腔被隔板(5)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靠近木塑门板的挤出模具,第一腔室的下壁设置有第一槽口与外部空间连通,第二腔室内上下滑动设置有内壳(6),内壳(6)内部左右滑动设置有滑板(7),内壳(6)的上壁和下壁上均设置有槽孔,第二腔室的上壁和上壁均设置有槽孔,内壳(6)上壁的槽孔与第二腔室上壁的槽孔相对设置,内壳(6)下壁的槽孔与第二腔室下壁的槽孔相对设置,第二腔室的远离第一腔室的内壁上转动设置有转杆(8),转杆(8)的另一端穿过内壳(6)的侧壁并转动设置于滑板(7)上,内壳(6)上设置有通孔,隔板(5)上设置有通孔,内壳(6)上的通孔与隔板(5)上的通孔相应设置,第二腔室的上壁的槽孔通过管道连通抽气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塑门板用消除条形色差的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壳体(2),其特征在于,壳体(2)内沿木塑门板运动方向依次固定设置多个下压板(4),上压板(3)与下压板相对设置,上压板(3)和下压板(4)上均设置有出口朝向木塑门板的喷射管道,所述上压板(3)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容腔,容腔内固定有隔板(5)且容腔被隔板(5)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靠近木塑门板的挤出模具,第一腔室的下壁设置有第一槽口与外部空间连通,第二腔室内上下滑动设置有内壳(6),内壳(6)内部左右滑动设置有滑板(7),内壳(6)的上壁和下壁上均设置有槽孔,第二腔室的上壁和上壁均设置有槽孔,内壳(6)上壁的槽孔与第二腔室上壁的槽孔相对设置,内壳(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刚赵喜民李存杰李太祥刘李杨刘先顺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濮阳市东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