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竹木复合夹芯集装箱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250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竹木复合夹芯集装箱底板,包括第一基层,所述第一基层顶部设置有第二基层,第一基层底部设置有第一单板层,所述第一单板层底部设置有第二单板层,所述第二基层顶部设置有第三单板层,所述第三单板层顶部设置有第四单板层,所述第一基层包括第一基板、第一木方、第一填料层、第五单板层和第六单板层,所述第一木方固定连接于第一基层顶部和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基板顶部和底部均粘接有第一木方,能够提高其在垂直方向上的承载能力,通过在相邻两个第一木方之间设置有第一填料层,在确保强度不受影响的基础上节约了材料,通过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的配合在不影响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节约了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竹木复合夹芯集装箱底板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底板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竹木复合夹芯集装箱底板。
技术介绍
集装箱作为一种成熟产品,不仅仅应用于货物运输,还广泛地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如设备专用箱、仓储箱、临时住所、办公室、展示厅等,集装箱所用的底板也日趋多样化,根据其用途的不同,可分为木制底板、竹制底板、塑料底板、钢制底板、纤维水泥压力板等。目前,但是目前的集装箱底板在生产时,需要消耗的木材较多,对木材造成浪费不够环保。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竹木复合夹芯集装箱底板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竹木复合夹芯集装箱底板,通过在第一基板顶部和底部均粘接有第一木方,能够提高其在垂直方向上的承载能力,通过在相邻两个第一木方之间设置有第一填料层,在确保强度不受影响的基础上节约了材料,第二基层设置于第一基层顶部并与其垂直交叉分布,通过第二木方和第二填料层能够进一步增加在垂直方向上的承载能力,通过在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竹帘层,有利于增加其抗拉强度,通过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的配合在不影响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节约了材料,更加环保,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竹木复合夹芯集装箱底板,包括第一基层,所述第一基层顶部设置有第二基层,第一基层底部设置有第一单板层,所述第一单板层底部设置有第二单板层,所述第二基层顶部设置有第三单板层,所述第三单板层顶部设置有第四单板层;所述第一基层包括第一基板、第一木方、第一填料层、第五单板层和第六单板层,所述第一木方固定连接于第一基层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一木方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一填料层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一木方之间,所述第五单板层设置于第一基板顶端,所述第六单板层设置于第一基板底端;所述第二基层包括第二基板、第二木方、第二填料层,所述第二木方设置于第二基板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二木方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填料层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二木方之间,所述第三单板层和第二填料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竹帘层,所述第五单板层和第二填料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竹帘层,所述第六单板层和第一单板层之间设置有第三竹帘层。优选的,所述第一木方呈线性阵列分布于第一基板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二木方呈线性阵列分布于第二基板顶部和底部。优选的,所述第三单板层、第二填料层和第六单板层底部均设置有第一防滑槽。优选的,所述第二填料层、第五单板层和第一单板层顶部均设置有第二防滑槽。优选的,所述第一单板层和第四单板层均纵向分布,所述第二单板层和第三单板层均横向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一基层横向分布,所述第二基层纵向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一木方和第二木方均由杨木材料制成,所述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均由枝丫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一木方和第一填料层均与第一基板粘接,所述第二木方和第二填料层均与第二基板粘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在第一基板顶部和底部均粘接有第一木方,能够提高其在垂直方向上的承载能力,通过在相邻两个第一木方之间设置有第一填料层,在确保强度不受影响的基础上节约了材料,第二基层设置于第一基层顶部并与其垂直交叉分布,通过第二木方和第二填料层能够进一步增加在垂直方向上的承载能力,通过在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竹帘层,有利于增加其抗拉强度,并且通过在第五单板层顶部设置有第二防护槽,有利于增加第一基层和第二竹帘层之间的用胶量,从而使其粘合的更加牢固,通过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的配合在不影响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节约了材料,更加环保。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木方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木方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单板层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基层、101第一基板、102第一木方、103第一填料层、104第五单板层、105第六单板层、2第二基层、201第二基板、202第二木方、203第二填料层、3第一单板层、4第二单板层、5第三单板层、6第四单板层、7第一竹帘层、8第二竹帘层、9第三竹帘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新型竹木复合夹芯集装箱底板,包括第一基层1,所述第一基层1顶部设置有第二基层2,第一基层1底部设置有第一单板层3,所述第一单板层3底部设置有第二单板层4,所述第二基层2顶部设置有第三单板层5,所述第三单板层5顶部设置有第四单板层6;所述第一基层1包括第一基板101、第一木方102、第一填料层103、第五单板层104和第六单板层105,所述第一木方102固定连接于第一基层1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一木方10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一填料层103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一木方102之间,所述第五单板层104设置于第一基板101顶端,所述第六单板层105设置于第一基板101底端;所述第二基层2包括第二基板201、第二木方202、第二填料层203,所述第二木方202设置于第二基板201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二木方20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填料层203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二木方202之间,所述第三单板层5和第二填料层203之间设置有第一竹帘层7,所述第五单板层104和第二填料层203之间设置有第二竹帘层8,所述第六单板层105和第一单板层3之间设置有第三竹帘层9;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木方102呈线性阵列分布于第一基板101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二木方202呈线性阵列分布于第二基板201顶部和底部,第一木方102有利于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单板层5、第二填料层203和第六单板层105底部均设置有第一防滑槽,第一防滑槽有利于粘接的更加牢固;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填料层203、第五单板层104和第一单板层3顶部均设置有第二防滑槽;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单板层3和第四单板层6均纵向分布,所述第二单板层4和第三单板层5均横向分布;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基层1横向分布,所述第二基层2纵向分布;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木方102和第二木方202均由杨木材料制成,所述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203均由枝丫材料制成,第二填料层203由枝丫制成,有利于节省材料;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木方102和第一填料层103均与第一基板101粘接,所述第二木方202和第二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竹木复合夹芯集装箱底板,包括第一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层(1)顶部设置有第二基层(2),第一基层(1)底部设置有第一单板层(3),所述第一单板层(3)底部设置有第二单板层(4),所述第二基层(2)顶部设置有第三单板层(5),所述第三单板层(5)顶部设置有第四单板层(6);/n所述第一基层(1)包括第一基板(101)、第一木方(102)、第一填料层(103)、第五单板层(104)和第六单板层(105),所述第一木方(102)固定连接于第一基层(1)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一木方(10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一填料层(103)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一木方(102)之间,所述第五单板层(104)设置于第一基板(101)顶端,所述第六单板层(105)设置于第一基板(101)底端;/n所述第二基层(2)包括第二基板(201)、第二木方(202)、第二填料层(203),所述第二木方(202)设置于第二基板(201)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二木方(20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填料层(203)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二木方(202)之间,所述第三单板层(5)和第二填料层(203)之间设置有第一竹帘层(7),所述第五单板层(104)和第二填料层(203)之间设置有第二竹帘层(8),所述第六单板层(105)和第一单板层(3)之间设置有第三竹帘层(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竹木复合夹芯集装箱底板,包括第一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层(1)顶部设置有第二基层(2),第一基层(1)底部设置有第一单板层(3),所述第一单板层(3)底部设置有第二单板层(4),所述第二基层(2)顶部设置有第三单板层(5),所述第三单板层(5)顶部设置有第四单板层(6);
所述第一基层(1)包括第一基板(101)、第一木方(102)、第一填料层(103)、第五单板层(104)和第六单板层(105),所述第一木方(102)固定连接于第一基层(1)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一木方(10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一填料层(103)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一木方(102)之间,所述第五单板层(104)设置于第一基板(101)顶端,所述第六单板层(105)设置于第一基板(101)底端;
所述第二基层(2)包括第二基板(201)、第二木方(202)、第二填料层(203),所述第二木方(202)设置于第二基板(201)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二木方(20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填料层(203)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二木方(202)之间,所述第三单板层(5)和第二填料层(203)之间设置有第一竹帘层(7),所述第五单板层(104)和第二填料层(203)之间设置有第二竹帘层(8),所述第六单板层(105)和第一单板层(3)之间设置有第三竹帘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竹木复合夹芯集装箱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陈翔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青晨竹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