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穴位贴敷自动出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21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穴位贴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穴位贴敷自动出药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控制器,所述机架上通过立柱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机,两个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对布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绞龙,所述绞龙转动安装在管体上,所述管体通过立柱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管体的上侧连通有出料管,物料进入混合室内挤压时,能够进一步的挤压混合,进一步提高混合的均一性,当物料灌满混合室后,启动旋转气缸,旋转气缸转动时,混合室内的物料通过出料口排出,被旋转气缸带动挡板切割呈片状,完成出料,出料的均匀度高,且呈片状,方便贴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穴位贴敷自动出药机
本技术涉及穴位贴敷
,具体为一种穴位贴敷自动出药机。
技术介绍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穴位贴敷自动出药机在混合物料时的均一性较差,且混合的效率低,导致贴敷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穴位贴敷自动出药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穴位贴敷自动出药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控制器,所述机架上通过立柱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机,两个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对布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绞龙,所述绞龙转动安装在管体上,所述管体通过立柱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管体的上侧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出料阀门,所述出料管的上端连通有搅拌罐体,两个所述管体分别连通在混合室的两侧,混合室的底壁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安装在旋转气缸上,所述旋转气缸用于带动挡板旋转,切断并阻挡物料下落,所述电机、搅拌罐体、旋转气缸和称重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上侧设置有托盘。优选的,所述搅拌罐体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封盖。优选的,所述活塞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穴位贴敷自动出药机,向搅拌罐体内输送原料,并在搅拌罐体内进行搅拌混合,通过设置两个搅拌罐体,能够增加原料的投放量,同时,可以将较多的原料等分成两个部分进行混合,混合的效率更高,且混合的效果更好,混合完成后,打开出料管内的出料阀门,两个电机带动绞龙转动,使得物料通过管体向混合室内挤压,物料进入混合室内挤压时,能够进一步的挤压混合,进一步提高混合的均一性,当物料灌满混合室后,启动旋转气缸,旋转气缸转动时,混合室内的物料通过出料口排出,被旋转气缸带动挡板切割呈片状,完成出料,出料的均匀度高,且呈片状,方便贴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机架1、电机2、绞龙3、管体4、出料管5、搅拌罐体6、混合室7、出料口8、挡板9、旋转气缸10、称重传感器11、托盘12、进料口13、活塞14、连杆15、封盖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穴位贴敷自动出药机,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上的控制器,所述机架1上通过立柱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机2,两个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相对布置,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绞龙3,所述绞龙3转动安装在管体4上,所述管体4通过立柱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管体4的上侧连通有出料管5,所述出料管5上安装有出料阀门,所述出料管5的上端连通有搅拌罐体6,两个所述管体4分别连通在混合室7的两侧,混合室7的底壁上开设有出料口8,所述出料口8上活动连接有挡板9,所述挡板9固定安装在旋转气缸10上,所述旋转气缸10用于带动挡板9旋转,切断并阻挡物料下落。工作时,向搅拌罐体6内输送原料,并在搅拌罐体6内进行搅拌混合,通过设置两个搅拌罐体6,能够增加原料的投放量,同时,可以将较多的原料等分成两个部分进行混合,混合的效率更高,且混合的效果更好,混合完成后,打开出料管5内的出料阀门,两个电机2带动绞龙3转动,使得物料通过管体4向混合室7内挤压,物料进入混合室7内挤压时,能够进一步的挤压混合,进一步提高混合的均一性,当物料灌满混合室7后,启动旋转气缸10,旋转气缸10转动时,混合室7内的物料通过出料口8排出,被旋转气缸10带动挡板9切割呈片状,完成出料,出料的均匀度高,且呈片状,方便贴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出料口8的下方设置有称重传感器11,所述称重传感器11的上侧设置有托盘12,所述电机2、搅拌罐体6、旋转气缸10和称重传感器11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下落到托盘12上的产品通过称重传感器11进行称重,将不符合需求的产品剔除。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搅拌罐体6上设置有进料口13,所述进料口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14,所述活塞14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杆15,所述连杆1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封盖16,能够将进料口13内的粘附的胶状原料或固体原料挤入搅拌罐体6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活塞14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技术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穴位贴敷自动出药机,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上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通过立柱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机(2),两个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相对布置,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绞龙(3),所述绞龙(3)转动安装在管体(4)上,所述管体(4)通过立柱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管体(4)的上侧连通有出料管(5),所述出料管(5)上安装有出料阀门,所述出料管(5)的上端连通有搅拌罐体(6),两个所述管体(4)分别连通在混合室(7)的两侧,混合室(7)的底壁上开设有出料口(8),所述出料口(8)上活动连接有挡板(9),所述挡板(9)固定安装在旋转气缸(10)上,所述旋转气缸(10)用于带动挡板(9)旋转,切断并阻挡物料下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穴位贴敷自动出药机,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上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通过立柱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机(2),两个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相对布置,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绞龙(3),所述绞龙(3)转动安装在管体(4)上,所述管体(4)通过立柱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管体(4)的上侧连通有出料管(5),所述出料管(5)上安装有出料阀门,所述出料管(5)的上端连通有搅拌罐体(6),两个所述管体(4)分别连通在混合室(7)的两侧,混合室(7)的底壁上开设有出料口(8),所述出料口(8)上活动连接有挡板(9),所述挡板(9)固定安装在旋转气缸(10)上,所述旋转气缸(10)用于带动挡板(9)旋转,切断并阻挡物料下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增华刘丽莎谷忠悦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