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F型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149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F型扳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F型扳手,包括扳手杆,所述扳手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毛绒垫。该便于使用的防滑F型扳手,通过在毛绒垫处握持扳手杆,握持舒适,通过挡杆防止扳手杆脱落,再通过按压驱动按钮,驱动按钮位于毛绒垫的上方,便于大拇指按压,启动驱动马达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扳手底杆沿着滑动孔移动,调整扳手底杆与扳手顶杆之间的距离,可适应不同的阀门手轮,方便快捷,充电蓄电池通过USB充电口充电,充电方便,通过防滑块锯齿状可增加摩擦力,再通过防滑层防滑,可提升防滑性能,再通过防滑层背面的磁铁可吸附阀门手轮上的杆,进行预定位,便于扳动,该F型扳手,使用便捷,防滑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F型扳手
本技术涉及F型扳手
,具体为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F型扳手。
技术介绍
目前,F型扳手广泛应用于阀门的开关,但现有的F型扳手只能开关一定大小的阀门,如果阀门手轮太小,扳头无法将手轮卡死,容易滑脱,必须更换更小的扳手,如果阀门手轮太大,扳头无法卡入手轮,必须更换更大的扳手。传统的F型扳手不能调节,不能适应不同大小的阀门手轮,可调节的F型扳手一般为手动调整,使用较为不便,且阀门手轮容易沾水,F型扳手容易打滑,扳动阀门手轮时费劲,故而提出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F型扳手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F型扳手,具备使用便捷,防滑性好等优点,解决了一般的F型扳手使用较为不便,且防滑性不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使用便捷,防滑性好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F型扳手,包括扳手杆,所述扳手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毛绒垫,所述扳手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杆,所述扳手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按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F型扳手,包括扳手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杆(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毛绒垫(2),所述扳手杆(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杆(3),所述扳手杆(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按钮(4),所述扳手杆(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盒(5),所述电池盒(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充电蓄电池(6),所述扳手杆(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马达盒(7),所述马达盒(7)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8),所述扳手杆(1)的右侧开设有滑动孔(9),所述马达盒(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壳(10),所述驱动马达(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扳手底杆(12),所述扳手底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F型扳手,包括扳手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杆(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毛绒垫(2),所述扳手杆(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杆(3),所述扳手杆(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按钮(4),所述扳手杆(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盒(5),所述电池盒(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充电蓄电池(6),所述扳手杆(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马达盒(7),所述马达盒(7)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8),所述扳手杆(1)的右侧开设有滑动孔(9),所述马达盒(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壳(10),所述驱动马达(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扳手底杆(12),所述扳手底杆(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块(13),所述扳手杆(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扳手顶杆(14),所述扳手顶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层(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F型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3)的形状呈U字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忠浩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海洋防爆特种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