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自动上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料机构,特别是一种高效自动上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对自动上下料的需求持续上涨,针对平板电脑、手机盖板等加工的自动上下料设备大都是采用传统的安装在机床Z轴上的上下料机构,拆装主轴不方便,加工效率低下,而且结构一般为双头同时取放,稳定性差,且现有的一些设备是通过人工上下料和人工中转的,人工上下料和人工中转的操作不仅影响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加了人力及经济成本。在加工玻璃工件时,由于玻璃工件为利器,人工操作时易造成工伤事故,安全性差。综上,现有技术已无法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自动上下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实施难度高、组装及拆卸困难、稳定性差、加工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操作不方便、安全性差等技术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上料顶升组件、下料顶升组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上料顶升组件(2)、下料顶升组件(3)、中间输送带组件(4)及上料工位、中转工位、下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两侧设置有固定在上料顶升组件(2)上的上料夹紧组件(5),所述下料工位两侧设置有固定在下料顶升组件(3)上的下料夹紧组件(6),所述中间输送带组件(4)穿过所述上料工位、中转工位及下料工位并用于将上料工位上的料盘(7)输送到中转工位进一步将中转工位上的料盘(7)输送到下料工位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上料顶升组件(2)、下料顶升组件(3)、中间输送带组件(4)及上料工位、中转工位、下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两侧设置有固定在上料顶升组件(2)上的上料夹紧组件(5),所述下料工位两侧设置有固定在下料顶升组件(3)上的下料夹紧组件(6),所述中间输送带组件(4)穿过所述上料工位、中转工位及下料工位并用于将上料工位上的料盘(7)输送到中转工位进一步将中转工位上的料盘(7)输送到下料工位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输送带组件(4)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输送带驱动电机(41)、输送带主动轴(42)及输送带从动轴(43),所述输送带主动轴(42)及输送带从动轴(43)上分别设置有主动带轮(44)及从动带轮(45),所述主动带轮(44)与从动带轮(45)之间绕设有输送带(46),所述输送带(46)跨过所述上料工位、中转工位及下料工位,所述输送带主动轴(42)的一端连接到输送带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主动轴(42)通过主动轴安装座(47)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输送带从动轴(43)通过从动轴安装座(48)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输送带驱动电机(41)通过电机安装座(49)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主动带轮(44)及从动带轮(45)均具有两个,所述输送带(46)具有两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顶升组件(2)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上料顶升电机(21)、上料顶升板导柱(22)及设置在上料顶升板导柱(22)上的上料顶升板(23),所述上料顶升电机(21)的输出端设置有上料顶升丝杆,所述上料顶升板(23)上设置有适配所述上料顶升丝杆的上料顶升丝杆螺母,所述上料顶升电机(21)可通过上料顶升丝杆及上料顶升丝杆螺母带动上料顶升板(23)在上料顶升板导柱(22)上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料夹紧组件(5)具有两组,上料夹紧组件(5)包括安装在上料顶升板(23)上的上料夹紧气缸(51)、上料夹紧导轨(52)及设置在上料夹紧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伦勇,胡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远洋翔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