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散热自控功能的LED超薄筒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04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散热自控功能的LED超薄筒灯,主要包括:可防炫目的灯体和可自行散热的灯筒,所述灯体包括:一个灯盖、一个弧面形状的聚光板和一个灯管槽;所述灯筒的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散热的散热窗,所述散热窗呈矩形阵列设置,且所述灯筒内部设置有第一散热机构;灯体底端设置有可使灯体内部空气流通的换气机构,灯筒内设置有第二散热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散热机构在工作时几乎不会产生热量,且通过加快灯体和灯筒内的空气流通,使热空气和外界的空气进行更换,使灯体和灯筒内的温度与外界温度基本一致,延长灯管使用寿命,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散热自控功能的LED超薄筒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筒灯
,尤其涉及一种具备散热自控功能的LED超薄筒灯。
技术介绍
筒灯是指有一个螺口灯头,可以直接装上白炽灯或节能灯的灯具。筒灯是一种嵌入到天花板内光线下射式的照明灯具。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保持建筑装饰的整体统一与完美,不会因为灯具的设置而破坏吊顶艺术的完美统一,这种嵌装于天花板内部的隐置性灯具,所有光线都向下投射,属于直接配光,可以用不同的反射器、镜片、百叶窗、灯泡,来取得不同的光线效果,筒灯不占据空间,可增加空间的柔和气氛,如果想营造温馨的感觉,可试着装设多盏筒灯,减轻空间压迫感。一般在酒店、家庭、咖啡厅使用较多。由于筒灯镶嵌在吊顶内,其散热问题并不好解决,长时间的打开,会使墙面发黄,减少灯管的使用寿命,但目前的散热方法大多是在筒灯的筒壁上开始散热孔来加强散热,或者使用风扇对筒灯进行散热,但风扇需要使用电机,单机工作也会发出热量,故不能很好的解决筒灯的散热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散热自控功能的LED超薄筒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要点为:一种具备散热自控功能的LED超薄筒灯,主要包括:可防炫目的灯体和可自行散热的灯筒,所述灯体安装在所述灯筒的顶端;所述灯体包括:一个灯盖、一个设置在所述灯体内的弧面形状的聚光板和一个设置在所述灯筒内部的用于放置LED灯组的灯管槽;所述灯筒的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散热的散热窗,所述散热窗呈矩形阵列设置,且所述灯筒内部设置有第一散热机构;所述第一散热机构包括:设置在每个散热窗上的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转轴上的散热扇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上的扇形齿轮、竖直设置在灯筒内部的可带动所述散热扇板运动的多根伸缩杆,每根所述伸缩杆顶端均通过固定件安装有一个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扇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灯体底端设置有可使灯体内部空气流通的换气机构,所述换气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灯体两侧的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内部设置抽气和压气的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第一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灯筒内设置有第二散热机构,所述第二散热机构包括:通过固定件设置在所述伸缩杆内侧的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相互啮合的传动杆、固定设置在灯筒内壁上且与所述传动杆一端转动连接的固定转轴、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杆另一端的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竖直安装在所述第二锥齿轮顶端的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一个用于扰动所述灯管槽内空气的散热风扇。进一步的,所述聚光板上设置多个反光板,筒灯内的灯组一般光线较强,经过多层反光板的反射,使强光被吸收,达到人眼能够接受的暗光。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扇板上设置有多个呈鱼鳞状设置的散热孔,鱼鳞状排布的散热孔既能够满足散热效果,也能在散热扇板进行扇动时,确保空气的流动,并起到导向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灯筒的底端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机构,灯筒内温度过高时,散热机构会自动打开。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一个热敏感应器和一个与之相连的继电器,元件连接方式简单,避免后期过高的故障率。进一步的,所述灯管槽的槽壁开设有多个通孔,增加其散热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风扇上设置有多个扇叶,所述扇叶内部开设有一个进风通道,且在扇叶的两侧底端均设置有一个挡板,所述挡板通过限位转轴设置在所述扇叶侧面上,通过挡板和进风通道,使外部气流流向灯管槽内,将灯管槽内过高温度的空气驱散和替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本专利技术通过伸缩杆来驱动第一散热机构和第二散热机构,相比于目前的电机驱动,减少了由于散热机构在驱动时产生的热量,散热效率更高。第二,通过设置第一散热机构,将灯筒内的空气通过散热扇板与外部空气进行置换,且在散热扇板扇动时也可驱散灯筒内的热空气,散热效果更佳,且可长时间进行散热,保证灯筒内的空气和外接空气温度持平。第三,通过设置第二散热机构,将灯管槽内的热空气进行驱散,加速其内部空气流通,防止空气温度升高,且在扇叶上设置挡板和进气通道,对气流起到一个导向作用,使更多的外部空气与灯管槽内的空气进行置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散热机构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A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散热风扇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扇叶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其中,1、灯体,11、聚光板,12、灯盖,13、灯管槽,2、灯筒,21、散热窗,3、第一散热机构,31、转轴,32、散热扇板,33、扇形齿轮,34、伸缩杆,35、固定件,36、第一齿条,4、控制箱,5、控制机构,51、热敏感应器,52、继电器,6、换气机构,61、第一连通管,62、第二连通管,63、活塞,7、第二散热机构,71、传动杆,72、第二齿条,73、固定转轴,74、第一锥齿轮,75、第二锥齿轮,76、连接转轴,77、散热风扇,771、扇叶,7711、进风通道,7712、限位转轴,7713、挡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具备散热自控功能的LED超薄筒灯,主要包括:可防炫目的灯体1和可自行散热的灯筒2,所述灯体1安装在所述灯筒2的顶端;如图2所示,所述灯体1包括:一个灯盖12、一个设置在所述灯体1内的弧面形状的聚光板11和一个设置在所述灯筒2内部的用于放置LED灯组的灯管槽13;如图1所示,所述灯筒2的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散热的散热窗21,所述散热窗21呈矩形阵列设置,且所述灯筒2内部设置有第一散热机构3;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散热机构3包括:设置在每个散热窗21上的转轴31、转动安装在所述转轴31上的散热扇板32、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31上的扇形齿轮33、竖直设置在灯筒2内部且可带动所述散热扇板32运动的伸缩杆34,所述伸缩杆34顶端均通过固定件35安装有一个第一齿条36,所述第一齿条36与所述扇形齿轮33相啮合;如图2和图8所示,所述灯体1底端设置有可使灯体1内部空气流通的换气机构6,所述换气机构6包括:设置在所述灯体1两侧的第一连通管61和第二连通管62,所述第一连通管61内部设置抽气和压气的活塞63,所述活塞63与所述第一齿条36固定连接,第一连通管61和第二连通管62均连通至灯筒2内;如图8所示,所述聚光板11上设置多个反光板。如图2所示,所述散热扇板32上设置有多个呈鱼鳞状设置的散热孔。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在灯筒2的底端设置有控制箱4,所述控制箱4内设置有控制机构5,所述控制机构5包括:一个热敏感应器51和一个与之相连的继电器52。所述灯管槽13的槽壁开设有多个通孔。热敏感应器51采用:广州鼎悦电子科技有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散热自控功能的LED超薄筒灯,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可防炫目的灯体(1)和可自行散热的灯筒(2),所述灯体(1)安装在所述灯筒(2)的顶端;/n所述灯体(1)包括:一个灯盖(12)、一个设置在所述灯体(1)内的弧面形状的聚光板(11)和一个设置在所述灯筒(2)内部的用于放置LED灯组的灯管槽(13);/n所述灯筒(2)的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散热的散热窗(21),所述散热窗(21)呈矩形阵列设置,且所述灯筒(2)内部设置有第一散热机构(3);/n所述第一散热机构(3)包括:设置在每个散热窗(21)上的转轴(31)、转动安装在所述转轴(31)上的散热扇板(32)、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31)上的扇形齿轮(33)、竖直设置在灯筒(2)内部的可带动所述散热扇板(32)运动的多根伸缩杆(34),每根所述伸缩杆(34)顶端均通过固定件(35)安装有一个第一齿条(36),所述第一齿条(36)与所述扇形齿轮(33)相啮合;/n所述灯体(1)底端设置有可使灯体(1)内部空气流通的换气机构(6),所述换气机构(6)包括:设置在所述灯体(1)两侧的第一连通管(61)和第二连通管(62),所述第一连通管(61)内部设置抽气和压气的活塞(63),所述活塞(63)与所述第一齿条(36)固定连接;/n所述灯筒(2)内设置有第二散热机构(7),所述第二散热机构(7)包括:通过固定件(35)设置在所述伸缩杆(34)内侧的第二齿条(72)、与所述第二齿条(72)相互啮合的传动杆(71)、固定设置在灯筒(2)内壁上且与所述传动杆(71)一端转动连接的固定转轴(73)、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杆(71)另一端的第一锥齿轮(74)、与所述第一锥齿轮(74)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75)、竖直安装在所述第二锥齿轮(75)顶端的连接转轴(76),所述连接转轴(7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一个用于扰动所述灯管槽(13)内空气的散热风扇(7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散热自控功能的LED超薄筒灯,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可防炫目的灯体(1)和可自行散热的灯筒(2),所述灯体(1)安装在所述灯筒(2)的顶端;
所述灯体(1)包括:一个灯盖(12)、一个设置在所述灯体(1)内的弧面形状的聚光板(11)和一个设置在所述灯筒(2)内部的用于放置LED灯组的灯管槽(13);
所述灯筒(2)的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散热的散热窗(21),所述散热窗(21)呈矩形阵列设置,且所述灯筒(2)内部设置有第一散热机构(3);
所述第一散热机构(3)包括:设置在每个散热窗(21)上的转轴(31)、转动安装在所述转轴(31)上的散热扇板(32)、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31)上的扇形齿轮(33)、竖直设置在灯筒(2)内部的可带动所述散热扇板(32)运动的多根伸缩杆(34),每根所述伸缩杆(34)顶端均通过固定件(35)安装有一个第一齿条(36),所述第一齿条(36)与所述扇形齿轮(33)相啮合;
所述灯体(1)底端设置有可使灯体(1)内部空气流通的换气机构(6),所述换气机构(6)包括:设置在所述灯体(1)两侧的第一连通管(61)和第二连通管(62),所述第一连通管(61)内部设置抽气和压气的活塞(63),所述活塞(63)与所述第一齿条(36)固定连接;
所述灯筒(2)内设置有第二散热机构(7),所述第二散热机构(7)包括:通过固定件(35)设置在所述伸缩杆(34)内侧的第二齿条(72)、与所述第二齿条(72)相互啮合的传动杆(71)、固定设置在灯筒(2)内壁上且与所述传动杆(71)一端转动连接的固定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建杰黄新建曹作为吴小勇曾节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百利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