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定子冲片电机壳体前后止口及端面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2938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定子冲片电机壳体前后止口及端面的加工装置,属于电机壳体前后止口及端面的加工领域。一种带定子冲片电机壳体前后止口及端面的加工装置,包括工装装配底座,所述电机主轴的外壁套接有组合工装胀套,所述组合工装胀套的外壁连接有电机壳体主体;且所述电机壳体主体上设有壳体圆筒前止口和壳体圆筒后止口,所述电机主轴的外壁还套接有组合工装下压盘和组合工装上压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带定子冲片电机壳体一次性装夹并以定子冲片内径为基准完成全部加工,有效的保证了电机壳体前后止口跟定子冲片内径的同轴度、前后端面的平行度及有效的防止装夹过程中的装夹受力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定子冲片电机壳体前后止口及端面的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机壳体前后止口及端面的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带定子冲片电机壳体前后止口及端面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目前最常用的是,利用热能、水能等推动发电机转子来发电,大型电机的制作过程中都存在电机壳体的加工,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设备、装夹要求以及电机定子壳体的结构所致,在普通加工设备上的加工很难保证壳体圆筒前后止口跟定子冲片内径的同轴度、前后端面的平行度以及装夹过程中的装夹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带定子冲片电机壳体前后止口及端面的加工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定子冲片电机壳体前后止口及端面的加工装置,包括工装装配底座,所述工装装配底座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上,所述工装装配底座的中间部位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连接有电机主轴;所述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定子冲片电机壳体前后止口及端面的加工装置,包括工装装配底座(3),所述工装装配底座(3)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装配底座(3)的中间部位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连接有电机主轴(1);/n所述电机主轴(1)的外壁套接有组合工装胀套(6),所述组合工装胀套(6)的外壁连接有电机壳体主体(4);/n所述电机壳体主体(4)连接在工装装配底座(3)上,且所述电机壳体主体(4)上设有壳体圆筒前止口(2)和壳体圆筒后止口(9);/n所述电机主轴(1)的外壁还套接有组合工装下压盘(5)和组合工装上压盘(7),所述组合工装下压盘(5)和组合工装上压盘(7)分别连接在组合工装胀套(6)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定子冲片电机壳体前后止口及端面的加工装置,包括工装装配底座(3),所述工装装配底座(3)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装配底座(3)的中间部位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连接有电机主轴(1);
所述电机主轴(1)的外壁套接有组合工装胀套(6),所述组合工装胀套(6)的外壁连接有电机壳体主体(4);
所述电机壳体主体(4)连接在工装装配底座(3)上,且所述电机壳体主体(4)上设有壳体圆筒前止口(2)和壳体圆筒后止口(9);
所述电机主轴(1)的外壁还套接有组合工装下压盘(5)和组合工装上压盘(7),所述组合工装下压盘(5)和组合工装上压盘(7)分别连接在组合工装胀套(6)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定子冲片电机壳体前后止口及端面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工装下压盘(5)上螺纹连接有螺杆(8),所述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媛李海建刘丙录吴在超魏益斌赵赛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欧瑞安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