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渗透层位伤害的非均质驱油方法,具体方法为,油田某开发阶段结束后,下一开发阶段注入接替驱替液前,选定高渗透层位作为施工层位,注入适宜的油层渗透层位暂堵剂,对除高渗透层位以外的剩余层位进行预先暂堵,然后在高渗透层位注入与高渗透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再解除暂堵,接着选定次高渗透层位作为施工层位,注入暂堵剂,对除次高渗透层位以外的剩余未施工层位进行预先暂堵,然后在次高渗透层位注入与次高渗透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再解除暂堵,依此类推,对不同层位暂堵后注入接替驱替液,以保证注入与某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时,该层位未被上一驱替液污染,从而大幅度提高非均质驱油的波及效率及驱油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渗透层位伤害的非均质驱油方法
本申请涉及提高石油采收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止渗透层位伤害的非均质驱油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许多油田都已进入中-高含水期,由于注入水的长期冲刷,储层的孔隙结构及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储层非均质性加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石油公司的高度重视。储层非均质性是指储层在环境及作用力的影响下,在空间分布及内部储集物性上存在不均匀的变化,它对油气藏渗流及采收率有着明显的影响。强非均质储层高低渗分布复杂、矛盾突出,严重影响了非均质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对于非均质油藏,化学驱以其优异的性能,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化学驱能够增加驱替液粘度、改善流度比,能够在水驱优势通道及高渗透层位形成较大的流动阻力,封堵已经形成的高渗流带或裂缝,扩大水驱波及体积,动用低渗层,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具有相当的应用潜力。同时,化学驱中的表面活性剂驱及碱水驱能够充分发挥表面活性剂及碱降低界面张力提高洗油效率和聚合物改善吸水剖面的性能优势,降低成本,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但是,在水驱或者其他油田开发阶段结束后,需要注入接替驱替液时,若直接笼统注入接替驱替液,由于其在原油饱和度相对较低的相对高渗透层位渗流驱替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渗流驱替阻力,该阻力会迫使驱替液进入其他相对渗透率更低的低渗透层位,从而污染含油饱和度相对较高的低渗透层位,使得后续驱替液进入低渗透层位的阻力较大,较难进入含油饱和度相对较高的低渗透层位驱油,后续驱替液发生绕流,重新从高渗透层位突破后无效循环,使得低渗透层位的波及及驱油效果较差,使得注入高渗透层位的接替驱替液无法发挥最大的封堵效果,后续驱替液也无法进入含油饱和度相对较高的低渗透层位驱油,在高渗透层位形成无效循环,经济效益较差。目前,化学驱室内研究及现场应用均采用上述直接笼统注入接替驱替液的方式进行油田的接替开发,均存在上述描述的注入高渗透层位的接替驱替液无法发挥最大的封堵效果,后续驱替液也无法进入含油饱和度相对较高的低渗透层位驱油,在高渗透层位形成无效循环,经济效益较差等问题,例如,目前大庆油田,胜利油田,渤海油田等国内主流油田由于水驱含水率太高,均在前期水驱的开发阶段后进行聚合物驱或者其他化学驱作为接替开发技术,但均是在水驱结束后直接笼统注入聚合物或者其他化学驱,注入结束后,再转后续水驱及其他开发手段,但直接笼统注入聚合物或者其他化学驱,确实可以在水驱的优势通道等位置形成较强的封堵,迫使后续驱替液进入相对低渗透驱油,但低渗透层位的液相侵入污染也不容忽视,后续驱替液快速突破高渗透层位,导致化学驱有效期短,经济效益差,低渗透层位的储层伤害在文献中也不乏报道。目前油田现场进行增产作业措施,例如,深部调剖及堵水试验时,均为考虑低渗透污染问题,深部调剖一般采用交联凝胶或者非交联凝胶封堵高渗透层位,迫使后续驱替液进入低渗透层位驱油,但不管是交联凝胶或者非交联凝胶,其在注入高渗透层位时,由于高渗透层位存在的流动助力,必然使得一部分交联凝胶或者非交联凝胶进入低渗透层位,导致低渗透层位严重污染,后续驱替液注入时,无法或者较难按照设计的进入低渗透驱油,缩短后续驱替液突破高渗透层位的时间,低渗透层位进入较少,波及及采收率远不如设计值。再例如,酸化或者压裂过程中,在对某层位进行酸化或者压裂作业时,如果其他层位没有实行保护或者暂堵,则压裂液等相关液体进入其他层位污染,使得后续压裂无法顺利进行,被污染储层的后续开发存在较大困难。因此,亟需一种新的非均质油藏驱油方法,能够解决渗透层位污染问题,保证注入与某层位相匹配的某接替驱替液时,该层位未被上一接替驱替液污染,减少储层伤害,即每一层位均可顺利注入与之匹配的接替驱替液,在有限的驱替液注入体积内最大限度的扩大各个层位的波及体积,从而大幅度提高非均质驱油的波及效率及驱油效率,降低驱替液注入量,节约成本,增加非均质油藏开发的有效期,提高非均质油藏开发的有效性、成功率及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止渗透层位伤害的非均质驱油方法,具体方法为,油田某开发阶段结束后,下一开发阶段注入接替驱替液前,选定高渗透层位作为施工层位,注入适宜的油层渗透层位暂堵剂,对除高渗透层位以外的剩余层位进行预先暂堵,然后在高渗透层位注入与高渗透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再解除暂堵,接着选定次高渗透层位作为施工层位,注入暂堵剂,对除次高渗透层位以外的剩余未施工层位进行预先暂堵,然后在次高渗透层位注入与次高渗透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再解除暂堵,依此类推,对不同层位暂堵后注入接替驱替液,以保证注入与某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时,该层位未被上一驱替液污染,减少储层伤害,即每一层位均可顺利注入与之匹配的接替驱替液,在有限的驱替液注入体积内最大限度的扩大各个层位的波及体积,从而大幅度提高非均质驱油的波及效率及驱油效率,降低驱替液注入量,节约成本,增加非均质油藏开发的有效期,提高非均质油藏开发的有效性、成功率及经济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渗透层位伤害的非均质驱油方法,将油田不同层位按照渗透率从高到低分为n层,最高渗透层位标记为1层,最低渗透层位标记为n层,具体方法为,在油田某开发阶段结束后,下一开发阶段注入接替驱替液之前,注入一定量2层至n层渗透层位暂堵剂,将2层至n层暂堵后注入接替驱替液1,由于2层至n层被渗透层位暂堵剂暂堵,可以使得与1层渗透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1顺利注入1层渗透层位,从而防止接替驱替液1污染2层至n层渗透层位,待接替驱替液1达到设计注入量后,将2层至n层渗透层位暂堵剂解除暂堵,注入一定量3层至n层渗透层位暂堵剂,将3层至n层暂堵后注入接替驱替液2,由于3层至n层被渗透层位暂堵剂暂堵,可以使得与2层渗透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2顺利注入2层渗透层位,从而防止接替驱替液2污染3层至n层渗透层位,待接替驱替液2达到设计注入量后,将3层至n层渗透层位暂堵剂解除暂堵,以此类推,暂堵n层时,注入一定量n层渗透层位暂堵剂,将n层暂堵后注入接替驱替液n-1,由于n层被渗透层位暂堵剂暂堵,可以使得与n-1层渗透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n-1顺利注入n-1层渗透层位,从而防止接替驱替液n-1污染n层渗透层位,待接替驱替液n-1达到设计注入量后,将n层渗透层位暂堵剂解除暂堵,直接注入与n层渗透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n,达到接替驱替液n的设计注入量后,注入后续驱替液,完成整个非均质油层的驱油方案,即对除未暂堵层位以外的剩余层位进行预先暂堵后在未暂堵层位注入与未暂堵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后再解除暂堵,以保证注入与某层位相匹配的某接替驱替液时,该层位未被上一接替驱替液污染,从而大幅度提高非均质驱油的波及效率及驱油效率;优选的,所述2层至n层渗透层位暂堵剂的粒径尺寸应大于2层至n层渗透层位的孔喉尺寸且小于1层渗透层位的孔喉尺寸,以便暂堵2层至n层渗透层位但无法暂堵1层渗透层位,所述3层至n层渗透层位暂堵剂的粒径尺寸应大于3层至n层渗透层位的孔喉尺寸且小于2层渗透层位的孔喉尺寸,以便暂堵3层至n层渗透层位但无法暂堵2层渗透层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渗透层位伤害的非均质驱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油田不同层位按照渗透率从高到低分为n层,最高渗透层位标记为1层,最低渗透层位标记为n层,具体方法为,在油田某开发阶段结束后,下一开发阶段注入接替驱替液之前,注入一定量2层至n层渗透层位暂堵剂,将2层至n层暂堵后注入接替驱替液1,由于2层至n层被渗透层位暂堵剂暂堵,可以使得与1层渗透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1顺利注入1层渗透层位,从而防止接替驱替液1污染2层至n层渗透层位,待接替驱替液1达到设计注入量后,将2层至n层渗透层位暂堵剂解除暂堵,注入一定量3层至n层渗透层位暂堵剂,将3层至n层暂堵后注入接替驱替液2,由于3层至n层被渗透层位暂堵剂暂堵,可以使得与2层渗透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2顺利注入2层渗透层位,从而防止接替驱替液2污染3层至n层渗透层位,待接替驱替液2达到设计注入量后,将3层至n层渗透层位暂堵剂解除暂堵,以此类推,暂堵n层时,注入一定量n层渗透层位暂堵剂,将n层暂堵后注入接替驱替液n-1,由于n层被渗透层位暂堵剂暂堵,可以使得与n-1层渗透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n-1顺利注入n-1层渗透层位,从而防止接替驱替液n-1污染n层渗透层位,待接替驱替液n-1达到设计注入量后,将n层渗透层位暂堵剂解除暂堵,直接注入与n层渗透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n,达到接替驱替液n的设计注入量后,注入后续驱替液,完成整个非均质油层的驱油方案,即对除未暂堵层位以外的剩余层位进行预先暂堵后在未暂堵层位注入与未暂堵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后再解除暂堵,以保证注入与某层位相匹配的某接替驱替液时,该层位未被上一接替驱替液污染,从而大幅度提高非均质驱油的波及效率及驱油效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渗透层位伤害的非均质驱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油田不同层位按照渗透率从高到低分为n层,最高渗透层位标记为1层,最低渗透层位标记为n层,具体方法为,在油田某开发阶段结束后,下一开发阶段注入接替驱替液之前,注入一定量2层至n层渗透层位暂堵剂,将2层至n层暂堵后注入接替驱替液1,由于2层至n层被渗透层位暂堵剂暂堵,可以使得与1层渗透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1顺利注入1层渗透层位,从而防止接替驱替液1污染2层至n层渗透层位,待接替驱替液1达到设计注入量后,将2层至n层渗透层位暂堵剂解除暂堵,注入一定量3层至n层渗透层位暂堵剂,将3层至n层暂堵后注入接替驱替液2,由于3层至n层被渗透层位暂堵剂暂堵,可以使得与2层渗透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2顺利注入2层渗透层位,从而防止接替驱替液2污染3层至n层渗透层位,待接替驱替液2达到设计注入量后,将3层至n层渗透层位暂堵剂解除暂堵,以此类推,暂堵n层时,注入一定量n层渗透层位暂堵剂,将n层暂堵后注入接替驱替液n-1,由于n层被渗透层位暂堵剂暂堵,可以使得与n-1层渗透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n-1顺利注入n-1层渗透层位,从而防止接替驱替液n-1污染n层渗透层位,待接替驱替液n-1达到设计注入量后,将n层渗透层位暂堵剂解除暂堵,直接注入与n层渗透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n,达到接替驱替液n的设计注入量后,注入后续驱替液,完成整个非均质油层的驱油方案,即对除未暂堵层位以外的剩余层位进行预先暂堵后在未暂堵层位注入与未暂堵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后再解除暂堵,以保证注入与某层位相匹配的某接替驱替液时,该层位未被上一接替驱替液污染,从而大幅度提高非均质驱油的波及效率及驱油效率。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驱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层至n层渗透层位暂堵剂的粒径尺寸应大于2层至n层渗透层位的孔喉尺寸且小于1层渗透层位的孔喉尺寸,以便暂堵2层至n层渗透层位但无法暂堵1层渗透层位,所述3层至n层渗透层位暂堵剂的粒径尺寸应大于3层至n层渗透层位的孔喉尺寸且小于2层渗透层位的孔喉尺寸,以便暂堵3层至n层渗透层位但无法暂堵2层渗透层位,以此类推,n层渗透层位暂堵剂的粒径尺寸应大于n层渗透层位的孔喉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苗,郭拥军,张伟,张新民,梁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光亚聚合物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