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鳞集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283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集管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除鳞集管装置,包括支架、固定座、集管、输入管和四组脚轮,集管固定在固定座上,集管的底部输出端上设置有多组高压喷管;还包括两组伸缩电机、两组连接板、连接软管、两组连接弹簧组、两组底板和两组推动件,两组伸缩电机的底部输出端上均设置有驱动轴,连接软管设置在输入管输出端上,连接软管输出端与集管输入端连通,两组底板分别固定在两组连接弹簧组的底部输出端上,两组推动件分别固定在支架前后两侧上,且两组推动件输出端分别与两组底板上侧面接触。其能根据需求对高压喷管与钢坯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提高适应能力,且增强支架放置后的稳固性,提高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鳞集管装置
本技术涉及集管装置的
,具体为一种除鳞集管装置。
技术介绍
钢坯在高温状态下被氧化,在其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铁皮(鳞皮),在轧制前如果不能将这层氧化铁皮除去,在轧制过程中它们会影响成品的表面质量,残留的氧化铁皮也会加速轧辊的磨损,降低轧辊的使用寿命,如钢坯需要酸洗时,残留的氧化铁皮会增加酸洗的难度,增加酸耗,因此在钢坯轧制前必须除去表面的氧化铁皮,利用高压水的机械冲击力来除去氧化铁皮(高压水除鳞)的方法是目前最通行有效的作法;现有的除鳞集管装置包括支架、固定座、集管、输入管和四组脚轮,固定座设置在支架内顶壁上,集管固定在固定座上,集管的底部输出端上设置有多组高压喷管,输入管设置在集管输入端上,四组脚轮分别固定在支架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上;现有的除鳞集管装置使用时先将支架移动到指定区域处,并使高压喷管位于钢坯正上方,之后通过输入管向集管内输入水体,并通过高压喷管喷到钢坯上去除表面的氧化铁皮即可。现有除鳞集管装置使用中发现,高压喷管与钢坯间的距离固定,不能根据需求进行调节,适应能力较差,且脚轮自身刹车片的刹车效果有限,导致支架放置后的稳固性有限,从而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根据需求对高压喷管与钢坯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提高适应能力,且增强支架放置后的稳固性,提高使用效果的除鳞集管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鳞集管装置,包括支架、固定座、集管、输入管和四组脚轮,集管固定在固定座上,集管的底部输出端上设置有多组高压喷管,四组脚轮分别固定在支架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上;还包括两组伸缩电机、两组连接板、连接软管、两组连接弹簧组、两组底板和两组推动件,所述两组伸缩电机分别固定在支架顶端左右两侧上,两组伸缩电机的底部输出端上均设置有驱动轴,所述两组连接板分别固定在两组驱动轴底端,固定座顶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连接板底端连接,所述连接软管设置在输入管输出端上,且连接软管输出端与集管输入端连通,所述两组连接弹簧组分别固定在支架底端前后两侧上,两组底板分别固定在两组连接弹簧组的底部输出端上,所述两组推动件分别固定在支架前后两侧上,且两组推动件输出端分别与两组底板上侧面接触。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前底座、后底座、四组支杆和顶板,四组支杆分别固定在前底座和后底座顶端左右两侧上,所述顶板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与四组支杆顶端连接,四组脚轮分别固定在前底座和后底座底端左右两侧上。优选的,所述两组推动件均包括两组螺杆、两组转动块和两组推板,前底座和后底座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上均设置有螺纹口,所述四组螺杆分别螺装在四组螺纹口上,转动块和推板分别固定在螺杆顶端和底端上,且所述推板下侧面与底板上侧面接触。优选的,还包括两组罩体、六组缓冲弹簧组和六组缓冲板,所述两组罩体分别固定在支架顶端左右两侧上,且两组伸缩电机分别位于两组罩体内侧,所述六组缓冲弹簧组分别固定在两组罩体内顶壁、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上,所述六组缓冲板分别固定在六组缓冲弹簧组输出端上,且六组缓冲板输出端分别与两组伸缩电机顶端、左端和右端连接。优选的,还包括两组前网板和两组后网板,所述两组前网板分别固定在两组罩体前端,两组后网板分别固定在两组罩体后端。优选的,还包括四组竖杆,所述四组竖杆分别固定在固定座顶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上,且四组竖杆顶端均穿过顶板。优选的,还包括两组防滑板,所述两组防滑板分别固定在两组底板下侧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除鳞集管装置,通过控制两组伸缩电机分别带动两组驱动轴进行伸缩,以便带动固定座及集管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能根据需求对高压喷管与钢坯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提高适应能力;2、该除鳞集管装置,通过控制两组调节件带动两组底板向下移动,直至使底板与放置区域接触,从而增加装置与放置区域间的接触面积,增强支架放置后的稳固性,提高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外部示意图;图3为图1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的B部局部放大图。图中:1、支架;2、固定座;3、集管;4、输入管;5、脚轮;6、高压喷管;7、伸缩电机;8、连接板;9、连接软管;10、连接弹簧组;11、底板;12、推动件;13、驱动轴;14、前底座;15、支杆;16、顶板;17、螺杆;18、转动块;19、推板;23、罩体;24、缓冲弹簧组;25、缓冲板;26、前网板;27、竖杆;28、防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除鳞集管装置,包括支架1、固定座2、集管3、输入管4和四组脚轮5,集管3固定在固定座2上,集管3的底部输出端上设置有多组高压喷管6,四组脚轮5分别固定在支架1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上;还包括两组伸缩电机7、两组连接板8、连接软管9、两组连接弹簧组10、两组底板11和两组推动件12,两组伸缩电机7分别固定在支架1顶端左右两侧上,两组伸缩电机7的底部输出端上均设置有驱动轴13,两组连接板8分别固定在两组驱动轴13底端,固定座2顶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连接板8底端连接,控制两组伸缩电机7分别带动两组驱动轴13进行伸缩,以便带动固定座2及集管3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能根据需求对高压喷管6与钢坯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连接软管9设置在输入管4输出端上,且连接软管9输出端与集管3输入端连通,两组连接弹簧组10分别固定在支架1底端前后两侧上,两组底板11分别固定在两组连接弹簧组10的底部输出端上,两组推动件12分别固定在支架1前后两侧上,且两组推动件12输出端分别与两组底板11上侧面接触,控制两组调节件带动两组底板11向下移动,直至使底板11与放置区域接触,从而增加装置与放置区域间的接触面积,增强支架1放置后的稳固性,支架1包括前底座14、后底座、四组支杆15和顶板16,四组支杆15分别固定在前底座14和后底座顶端左右两侧上,顶板16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与四组支杆15顶端连接,四组脚轮5分别固定在前底座14和后底座底端左右两侧上,两组推动件12均包括两组螺杆17、两组转动块18和两组推板19,前底座14和后底座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上均设置有螺纹口,四组螺杆17分别螺装在四组螺纹口上,转动块18和推板19分别固定在螺杆17顶端和底端上,且推板19下侧面与底板11上侧面接触,旋转两组转动块18带动两组螺杆17进行转动,以便带动底板11进行上下移动,从而推动底板11进行移动,还包括两组罩体23、六组缓冲弹簧组24和六组缓冲板25,两组罩体23分别固定在支架1顶端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鳞集管装置,包括支架(1)、固定座(2)、集管(3)、输入管(4)和四组脚轮(5),集管(3)固定在固定座(2)上,集管(3)的底部输出端上设置有多组高压喷管(6),四组脚轮(5)分别固定在支架(1)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伸缩电机(7)、两组连接板(8)、连接软管(9)、两组连接弹簧组(10)、两组底板(11)和两组推动件(12),所述两组伸缩电机(7)分别固定在支架(1)顶端左右两侧上,两组伸缩电机(7)的底部输出端上均设置有驱动轴(13),所述两组连接板(8)分别固定在两组驱动轴(13)底端,固定座(2)顶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连接板(8)底端连接,所述连接软管(9)设置在输入管(4)输出端上,且连接软管(9)输出端与集管(3)输入端连通,所述两组连接弹簧组(10)分别固定在支架(1)底端前后两侧上,两组底板(11)分别固定在两组连接弹簧组(10)的底部输出端上,所述两组推动件(12)分别固定在支架(1)前后两侧上,且两组推动件(12)输出端分别与两组底板(11)上侧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鳞集管装置,包括支架(1)、固定座(2)、集管(3)、输入管(4)和四组脚轮(5),集管(3)固定在固定座(2)上,集管(3)的底部输出端上设置有多组高压喷管(6),四组脚轮(5)分别固定在支架(1)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伸缩电机(7)、两组连接板(8)、连接软管(9)、两组连接弹簧组(10)、两组底板(11)和两组推动件(12),所述两组伸缩电机(7)分别固定在支架(1)顶端左右两侧上,两组伸缩电机(7)的底部输出端上均设置有驱动轴(13),所述两组连接板(8)分别固定在两组驱动轴(13)底端,固定座(2)顶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连接板(8)底端连接,所述连接软管(9)设置在输入管(4)输出端上,且连接软管(9)输出端与集管(3)输入端连通,所述两组连接弹簧组(10)分别固定在支架(1)底端前后两侧上,两组底板(11)分别固定在两组连接弹簧组(10)的底部输出端上,所述两组推动件(12)分别固定在支架(1)前后两侧上,且两组推动件(12)输出端分别与两组底板(11)上侧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鳞集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前底座(14)、后底座、四组支杆(15)和顶板(16),四组支杆(15)分别固定在前底座(14)和后底座顶端左右两侧上,所述顶板(16)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与四组支杆(15)顶端连接,四组脚轮(5)分别固定在前底座(14)和后底座底端左右两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鳞集管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东张子彦吉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三宝特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