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282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涉及桩基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普通桩基检测设备不便移运,进而易影响其检测效率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导向件和位于导向件内腔的配重块,导向件内侧壁设置有用于承接配重块的承接板,导向件底部设置有移运架,移运架包括稳定板和位于稳定板底部的四根底撑腿;相邻的两根底撑腿之间共同设置有支撑板,每一支撑板上设置有两台驱动件,每一驱动件的活塞杆底部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远离驱动件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块,卡接块底部设置有导向轮,达到了桩基检测设备便于整机移运,可有效保障设备检测桩基承载力的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基检测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效的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桩基是一种通过支撑承台以荷载重物,并可将其顶部受到的重力传递至地表内部的支承构件。在施工结束后,操作人员需要对桩基进行荷载试验,以检测桩基的承载力。在现有技术中,静动法是一种使用便捷且极为高效的检测方法。静动法的工作原理为:在桩基顶部安装动力装置,通过动力装置内部发生的强烈反应,使动力装置内部的活动件在瞬时处于高速上升的状态,此时,动力装置可对其底部的桩基施加高压的反冲作用,进而以达到检测桩基承载力的效果。现有申请号为CN205171568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其包括导向单元、压重单元和动力单元。导向单元由多个导向桁架自下而上逐级拼接而成,其套设于压重单元外侧壁,且其底部设置有与地面固定连接的支撑底座,进而以保障压重单元的铅垂程度。压重单元包括压重底座、位于压重底座顶部的压重块和插设于压重块上的导向柱,压重底座底部与动力单元顶部固定连接,导向柱底部与压重底座顶部固定连接,导向柱外缘且位于压重块上方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通过限位螺母的旋拧,压重底座、动力单元和压重块固定为一个整体。动力单元位于桩基顶部,其包括火药桶和桶盖,桶盖固定在压重底座底壁,火药桶底部和桩基顶部之间共同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操作人员引燃火药桶内的燃料后,燃料瞬时爆发,并使顶盖和压重单元向上运动,此时,火药桶的底壁受到高压反冲作用力,其反馈至压力传感器和桩基,进而通过记录桩基承受反冲作用力后的变化,以检测桩基的承载力是否达标,操作人员可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数据记录。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压重单元与导向单元分别为独立的单元,二者仅在设备运转时组合连接为一个整体;而压重单元自重极大,操作人员将其移运至桩基上方组合安装时非常繁琐、费力,尤其是当设备检测完一个桩基,需要整机移运至另一桩基处检测时,其更为繁琐、费力,进而极大地影响了设备检测桩基承载力的工作效率,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其具有桩基检测设备便于整机移运,可有效保障设备检测桩基承载力的工作效率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导向件和位于导向件内腔的配重块,所述导向件内侧壁设置有用于承接配重块的承接板,所述导向件底部设置有移运架,所述移运架包括稳定板和位于稳定板底部的四根底撑腿;相邻的两根所述底撑腿之间共同设置有支撑板,每一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两台驱动件,每一所述驱动件的活塞杆底部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远离驱动件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底部设置有导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有承接板可在导向件内腔以支撑配重块,进而可使配重块较为稳定地定位于导向件内腔,其减少了导向件与配重块每逢移运继续分拆,设备开始检测时又需重新安装的繁琐;当设备需要移运时,操作人员可启动驱动件以使其活塞杆向外伸出,导向轮与地面接触并开始支撑移运架及其顶部的导向件。当驱动件的活塞杆完全伸出时,所有底撑腿的底壁均脱离地面,移运架及导向件悬空架设,此时,操作人员可自由移运设备并将其快速移动至指定地点;当设备移运至指定地点后,操作人员可控制驱动件以使其活塞杆收缩,导向轮开始朝远离地面的一端运动,移运架及导向件下降,底撑腿的底壁与地面相抵并支撑移运架和导向件,进而以便操作人员通过设备检测桩基的承载力,其极大地方便了操作人员移运设备,缩短了操作人员移运设备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同时,其使设备可快速的达到指定地点以检测,进而有效保障了设备检测桩基承载力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外侧壁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便于承接板抵入的槽型孔,所述承接板宽度方向一侧的端壁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导向件外侧壁围绕槽型孔外周设置有便于固定块抵入的台阶槽,所述固定块与导向件之间共同设置有若干定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承接板抵入槽型孔内腔时,固定块可完全抵入台阶槽内腔,操作人员将定位件贯穿固定块并延伸至导向件内部后,即可使承接板较为稳定的固定于导向件内腔以支撑配重块;同时,定位件便于操作人员旋拧以拆除,进而有效提高了操作人员将配重块从导向件内腔取出的便捷性。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表面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便于驱动件抵入的通连孔,所述驱动件外侧壁设置有抵接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围绕通连孔外周设置有便于抵接板抵入的卡接槽,所述抵接板与支撑板之间共同设置有若干固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件抵入通连孔内腔一定深度后,抵接板可抵入卡接槽内腔以限定驱动件的进一步下滑;操作人员再将固定件贯穿抵接板并延伸至支撑板内部,即可使抵接板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进而使驱动件较为稳定地固定于支撑板上。进一步地,所述通连孔内侧壁设置有用于承接驱动件的贴合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合板用于承接驱动件,其可配合抵接板以同时限定驱动件高度方向的两端,进而以保障驱动件在通连孔内腔的位置稳定性,并提高驱动件后续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外侧壁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延伸条,所述卡接槽内底壁设置有便于延伸条抵入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件抵入通连孔内腔时,延伸条可同时抵入限位槽内腔,其通过限定驱动件外周的点位,以进一步限定驱动件在通连孔内腔出现位置偏晃的现象,并进一步提高了驱动件在通连孔内腔的位置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条的横截面呈燕尾槽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槽型的延伸条远离驱动件方向的端壁宽度大于其另一端的宽度,且二者之间呈递减的趋势,其相较于普通的直角条抵入对应的槽体中,具有更加难以偏晃的特性,进而可有效限定驱动件在通连孔的位置,并有效减少驱动件出现位置偏晃的现象。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底壁围绕通连孔外周设置有用于限定安装块位置的内嵌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件的活塞杆完全收缩时,安装块可抵入内嵌槽内腔,通过内嵌槽对安装块的限位,可有效减少外物撞击安装块、卡接块或导向轮相抵后,易影响,甚至是损坏驱动件的活塞杆的稳定性的现象。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块远离驱动件方向的一端设置有若干连接杆,所述卡接块上表面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若干便于连接杆穿过的让位孔,每一所述连接杆外缘且位于卡接块下方设置有锁止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杆穿过让位孔时,安装块与卡接块之间不易出现大幅度的偏晃现象;当锁止件旋拧至其顶壁与卡接块的底壁相抵时,安装块与卡接块紧密贴合,此时可有效保障导向轮的位置稳定性,并保障导向轮通过转动以移运设备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块与卡接块磁性相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块与卡接块磁性相吸后,可有效减少卡接块相对安装块出现位置偏滑的现象,其极大地提高了安装块与卡接块之间的连接紧密度及位置贴合度,进而可保障导向轮在卡接块底部的稳定运转。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远离安装块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导向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导向件(1)和位于导向件(1)内腔的配重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1)内侧壁设置有用于承接配重块(2)的承接板(3),所述导向件(1)底部设置有移运架(4),所述移运架(4)包括稳定板(401)和位于稳定板(401)底部的四根底撑腿(402);相邻的两根所述底撑腿(402)之间共同设置有支撑板(5),每一所述支撑板(5)上设置有两台驱动件(6),每一所述驱动件(6)的活塞杆底部设置有安装块(7),所述安装块(7)远离驱动件(6)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块(8),所述卡接块(8)底部设置有导向轮(8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导向件(1)和位于导向件(1)内腔的配重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1)内侧壁设置有用于承接配重块(2)的承接板(3),所述导向件(1)底部设置有移运架(4),所述移运架(4)包括稳定板(401)和位于稳定板(401)底部的四根底撑腿(402);相邻的两根所述底撑腿(402)之间共同设置有支撑板(5),每一所述支撑板(5)上设置有两台驱动件(6),每一所述驱动件(6)的活塞杆底部设置有安装块(7),所述安装块(7)远离驱动件(6)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块(8),所述卡接块(8)底部设置有导向轮(8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1)外侧壁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便于承接板(3)抵入的槽型孔(101),所述承接板(3)宽度方向一侧的端壁设置有固定块(301),所述导向件(1)外侧壁围绕槽型孔(101)外周设置有便于固定块(301)抵入的台阶槽(102),所述固定块(301)与导向件(1)之间共同设置有若干定位件(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桩基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上表面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有便于驱动件(6)抵入的通连孔(501),所述驱动件(6)外侧壁设置有抵接板(601),所述支撑板(5)上表面围绕通连孔(501)外周设置有便于抵接板(601)抵入的卡接槽(503),所述抵接板(601)与支撑板(5)之间共同设置有若干固定件(6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科创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