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堤消浪平台生态改造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2799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堤消浪平台生态改造结构,包括:位于海堤上下坡之间的消浪平台;构筑在所述消浪平台外侧的消浪设施;设置在所述消浪设施内的第一植物消浪结构且所述第一植物消浪结构位于所述消浪平台的外侧;构筑在所述消浪平台上的钢筋混凝土种植池以及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种植池内的第二植物消浪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海堤消浪平台生态改造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堤消浪平台生态改造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及海岸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堤消浪平台生态改造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海堤结构通过设置合理的消浪平台,使波浪在消浪平台上发生破碎而消耗大部分波浪能量,以达到降低波浪爬高的目的。消浪平台一般采用埋石混凝土或灌砌石护面结构,外表单调、生硬,观赏性及生态性差。随着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和落实,海堤工程的设计与建设也应兼顾生态需求。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在满足海堤传统防潮功能的基础上兼具良好的生态性能的海堤消浪平台结构。为此,本申请人经过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传统海堤消浪平台结构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在满足海堤防潮功能的基础上兼具良好的景观性和生态性的海堤消浪平台生态改造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一种海堤消浪平台生态改造结构的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海堤消浪平台生态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海堤上下坡之间的消浪平台;构筑在所述消浪平台外侧的消浪设施;设置在所述消浪设施内的第一植物消浪结构且所述第一植物消浪结构位于所述消浪平台的外侧;构筑在所述消浪平台上的钢筋混凝土种植池以及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种植池内的第二植物消浪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消浪设施为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植物消浪结构包括:预留在所述消浪设施近底部侧壁上的排水孔;设置在所述排水孔的进水口处的级配碎石反滤包;填筑在所述消浪设施内的第一耕植土层;铺设在所述第一耕植土层上的第一固土网;以及种植在所述第一耕植土层上的第一消浪植物。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土网为三维土工网,所述第一固土网紧嵌于所述第一耕植土层中,并与所述第一耕植土层形成整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植物消浪结构包括:预留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种植池底部的排水孔;设置在所述排水孔上方的级配碎石反滤包;填筑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种植池内的第二耕植土层;铺设在所述第二耕植土层上的第二固土网;以及种植在所述第二耕植土层上的第二消浪植物。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土网为三维土工网,所述第二固土网紧嵌于所述第二耕植土层中,并与所述第二耕植土层形成整体。一种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海堤消浪平台生态改造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拆除海堤上下坡之间的消浪平台;2)、按照设计现浇或预制安装消浪平台外侧的消浪设施,预设在消浪设施侧壁的排水孔,消浪设施为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3)、在消浪设施中布置有第一植物消浪结构,第一植物消浪结构包括排水孔、级配碎石反滤包、第一耕植土层、第一固土网以及第一消浪植物;4)、按照设计现浇或预制安装消浪平台上的钢筋混凝土种植池,钢筋混凝土种植池呈矩形或梅花形布置在消浪平台上,预设在钢筋混凝土种植池底部的排水孔;5)、在钢筋混凝土种植池中布置有第二植物消浪结构,第二植物消浪结构包括排水孔、级配碎石反滤包、第二耕植土层、第二固土网以及第二消浪植物。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采用消浪设施与第一植物消浪结构和第二植物消浪结构相结合的方式,能有效降低波浪爬高,提高海堤防潮能力;2、本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海堤消浪平台结构外表单调和生硬的缺陷,在确保海堤基本防潮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海堤观赏性和生态性;3、本专利技术施工方便,可适用于传统海堤消浪平台结构的生态化改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消浪设施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海堤消浪平台生态改造结构,包括消浪平台100、消浪设施200、第一植物消浪结构300、钢筋混凝土种植池400以及第二植物消浪结构500。消浪平台100位于海堤上下坡之间,消浪设施200构筑在消浪平台100的外侧,第一植物消浪结构300设置在消浪设施200内且第一植物消浪结构300位于消浪平台100的外侧,钢筋混凝土种植池400构筑在消浪平台100上,第二种植消浪结构500设置在钢筋混凝土种植池400内。本实施例中的消浪平台100的护面结构采用埋石混凝土或灌砌块石,消浪平台100顶高程位于设计高潮位附近。消浪设施200优选为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具体地,消浪设施200优选为一设置在消浪平台100外侧的钢筋混凝土种植槽,槽壁沿海堤岸线方向呈凹凸状,前后交错式布置,其中上凸部分的槽壁高出消浪平台100约为20cm,用以增强消浪效果,下凹部分的墙壁与消浪平台100平齐,有利于消浪平台100水体迅速排出。为了增强海堤消浪平台的景观性、生态性及消浪性能,在消浪平台100外侧的消浪设施200中布置有第一植物消浪结构300,第一植物消浪结构300包括排水孔310、级配碎石反滤包320、第一耕植土层330、第一固土网340以及第一消浪植物350。排水孔310布置在消浪设施200底部侧壁上,用于排出多余的水分,防止渍涝的发生。级配碎石反滤包320设置在排水孔310的进水口处,用于将排水孔310周围全部包围,起到反滤作用。第一耕植土层330铺填在消浪设施200内,第一耕植土层330起到嵌固第一消浪植物350根系并为第一消浪植物350提供养料的作用。第一固土网340铺设在第一耕植土层330上,第一固土网340优选为三维土工网,第一固土网340紧嵌于第一耕植土层330中,并与第一耕植土层330形成整体,避免第一耕植土层330被雨水或波浪侵蚀。第一消浪植物350种植在第一耕植土层330上。钢筋混凝土种植池400呈矩形或梅花形布置在消浪平台100上,在钢筋混凝土种植池400中布置有第二植物消浪结构500,第二植物消浪结构500包括排水孔510、级配碎石反滤包520、第二耕植土层530、第二固土网540以及第二消浪植物550。排水孔510布置在钢筋混凝土种植池400底部,用于排出多余的水分,防止渍涝的发生。级配碎石反滤包520设置在排水孔510上方,用于将排水孔510周围全部包围,起到反滤作用。第二耕植土层530铺填在钢筋混凝土种植池400内,第二耕植土层530起到嵌固第二消浪植物550根系并为第二消浪植物550提供养料的作用。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堤消浪平台生态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位于海堤上下坡之间的消浪平台;/n构筑在所述消浪平台外侧的消浪设施;/n设置在所述消浪设施内的第一植物消浪结构且所述第一植物消浪结构位于所述消浪平台的外侧;/n构筑在所述消浪平台上的钢筋混凝土种植池以及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种植池内的第二植物消浪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堤消浪平台生态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海堤上下坡之间的消浪平台;
构筑在所述消浪平台外侧的消浪设施;
设置在所述消浪设施内的第一植物消浪结构且所述第一植物消浪结构位于所述消浪平台的外侧;
构筑在所述消浪平台上的钢筋混凝土种植池以及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种植池内的第二植物消浪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堤消浪平台生态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浪设施为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堤消浪平台生态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植物消浪结构包括:
预留在所述消浪设施近底部侧壁上的排水孔;
设置在所述排水孔的进水口处的级配碎石反滤包;
填筑在所述消浪设施内的第一耕植土层;
铺设在所述第一耕植土层上的第一固土网;以及
种植在所述第一耕植土层上的第一消浪植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堤消浪平台生态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土网为三维土工网,所述第一固土网紧嵌于所述第一耕植土层中,并与所述第一耕植土层形成整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堤消浪平台生态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植物消浪结构包括:
预留在所述钢筋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晨晨欧阳礼捷季永兴舒叶华谢先坤朱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