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洁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器视觉
,尤其涉及一种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反射镜清洁结构中,在清洁刷的一端设置伸缩驱动机构,并使清洁刷的另一端呈自由端,从而通过设置于清洁刷一端的伸缩驱动机构驱动清洁刷往复移动、并依靠清洁刷与反射件镜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对反射镜的清洁工作。但是,在清洁刷进行反射镜清洁的过程中,清洁刷与伸缩驱动机构连接的一端在伸缩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以与伸缩驱动机构的伸缩移动执行端同步执行,而清洁刷的自由端在摩擦力的作用则会产生移动的滞后性,进而导致清洁刷在清洁过程中出现清洁刷歪斜甚至卡死的现象,尤其是在反射镜幅面较宽、清洁刷跨度较大的情形、更容易出现清洁刷歪斜甚至卡死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清洁装置,以解决目前的反射镜清洁装置在清洁过程中出现的清洁刷歪斜甚至卡死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清洁装置,包括第一伸缩驱动机构、第二伸缩驱动机构以及清洁刷;所述清洁刷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清洁刷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的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伸缩驱动机构(300)、第二伸缩驱动机构(400)以及清洁刷(200);所述清洁刷(20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清洁刷(20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300)的伸缩移动执行端连接,所述清洁刷(20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400)的伸缩移动执行端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300)和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400)驱动控制所述清洁刷(20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沿所述清洁刷(200)的清洁方向同步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伸缩驱动机构(300)、第二伸缩驱动机构(400)以及清洁刷(200);所述清洁刷(20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清洁刷(20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300)的伸缩移动执行端连接,所述清洁刷(20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400)的伸缩移动执行端连接,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300)和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400)驱动控制所述清洁刷(20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沿所述清洁刷(200)的清洁方向同步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300)为丝杠机构;所述第一伸缩驱动机构(300)包括第一安装座(310)、第一驱动电机(320)、第一丝杠(340)以及第一丝杠螺母(330);所述第一丝杠(340)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310)上,并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20)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螺母(330)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杠(340)上,并与所述清洁刷(200)的第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400)为丝杠机构;所述第二伸缩驱动机构(400)包括第二安装座(410)、第二驱动电机(420)、第二丝杠(440)以及第二丝杠螺母(430);所述第二丝杠(440)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410)上,并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20)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杠螺母(430)设置于所述第二丝杠(440)上,并与所述清洁刷(200)的第二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310)上设置有相对的第一支撑座(350)和第二支撑座(360),所述第一丝杠(3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座(350)和所述第二支撑座(36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410)上设置有相对的第三支撑座(450)和第四支撑座(460),所述第二丝杠(4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座(450)和所述第四支撑座(460)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350)与所述第一丝杠(340)的转动连接端、所述第二支撑座(360)与所述第一丝杠(340)的转动连接端、所述第三支撑座(450)与所述第二丝杠(440)的转动连接端、所述第四支撑座(460)与所述第二丝杠(440)的转动连接端均设置有轴承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20)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座(360)背离所述第一支撑座(350)的一侧,且所述第一丝杠(340)与所述第二支撑座(360)转动连接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支撑座(360)、并通过联轴器(500)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20)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20)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撑座(460)背离所述第三支撑座(450)的一侧,且所述第二丝杠(440)与所述第四支撑座(460)转动连接的一端穿过所述第四支撑座(460)、并通过联轴器(500)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20)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350)与所述第三支撑座(450)相对,所述第二支撑座(360)与所述第四支撑座(460)相对,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20)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20)相对;所述第一丝杠螺母(330)设置有第一限位板(331),所述第二支撑座(360)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板(331)配合的第一光电开关(361);所述第二丝杠螺母(430)设置有第二限位板(431),所述第四支撑座(460)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丹枫,王刚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