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纺织品生产线用印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染装置
,特别是涉及纺织品生产线用印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商周时期,染色技术不断提高,宫廷手工作坊中设有专职的官吏“染人”“掌染草”,管理染色生产,染出的颜色也不断增加,到汉代,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现有的纺织品人们为了增加其美观性,往往需要进行染色处理,但是现有的纺织品印染装置实用性不强,功能单一,染色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纺织品生产线用印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可以进行移动,实用性强,功能多样,智能化程度高,染色均匀,工人的劳动强度较低。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纺织品生产线用印染装置,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纺织品生产线用印染装置,包括箱体(1)、万向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报灯(18)、烘干装置(29);/n所述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所述万向轮(2),所述箱体(1)的前端设置有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与所述箱体(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所述警报灯(18),所述警报灯(18)的一侧设置有上盖(17),所述箱体(1)的侧面一侧设置有推拉手柄(16),所述推拉手柄(16)与所述箱体(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推拉手柄(16)的下方设置有进料口(15),所述进料口(15)的下方设置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前端设置有第三链轮(10),所述第三链 ...
【技术特征摘要】
1.纺织品生产线用印染装置,包括箱体(1)、万向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报灯(18)、烘干装置(29);
所述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所述万向轮(2),所述箱体(1)的前端设置有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与所述箱体(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所述警报灯(18),所述警报灯(18)的一侧设置有上盖(17),所述箱体(1)的侧面一侧设置有推拉手柄(16),所述推拉手柄(16)与所述箱体(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推拉手柄(16)的下方设置有进料口(15),所述进料口(15)的下方设置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前端设置有第三链轮(10),所述第三链轮(10)与所述电机(11)通过键连接;
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储液箱(19),所述储液箱(19)的底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34),所述液位传感器(34)的一侧设置有出料管(21),所述出料管(21)与所述储液箱(19)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出料管(21)上设置有电磁阀(22),所述出料管(21)的下端设置有喷头(24),所述喷头(24)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承载辊(9),所述第三承载辊(9)的后端设置有安装座(23),所述安装座(23)的后端设置有固定杆(20),所述固定杆(20)与所述安装座(2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杆(20)与所述箱体(1)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三承载辊(9)的前端设置有第四链轮(13),所述第四链轮(13)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链(12),所述第四链轮(13)与所述第三链轮(10)通过所述第二传动链(12)连接,所述第四链轮(13)上在所述第二传动链(12)的前方设置有第三传动链(14),所述第三传动链(1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链轮(8),所述第二链轮(8)上在所述第三传动链(14)的前方设置有第一传动链(6),所述第一传动链(6)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链轮(5);
所述第三承载辊(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承载辊(7),所述第二承载辊(7)与所述第二链轮(8)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二承载辊(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承载辊(4),所述第一承载辊(4)与所述第一链轮(5)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一承载辊(4)的一侧下方设置有均料辊(25),所述均料辊(25)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6),所述储液箱(19)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31),所述连接杆(31)与所述箱体(1)通过焊接连接,所述连接杆(31)的下方设置有所述烘干装置(29);
所述烘干装置(29)包括壳体(33)、吹风机(32)、电热丝(38),所述壳体(33)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吹风机(32),所述吹风机(32)与所述壳体(33)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吹风机(32)的下方设置有所述电热丝(38),所述烘干装置(2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煜彬,董泽生,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荣煜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