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1,3-恶嗪酮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2548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3‑恶嗪酮的合成方法,包括:氮气或氩气保护下,将肟、环丙烯酮、银催化剂、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升温至60~100℃,并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15~24小时得到反应物,将该反应物冷却至室温,然后再进行后处理,即得到1,3‑恶嗪酮。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1,3‑恶嗪酮的合成方法具有以下有意效果:1、反应步骤少;2、反应收率良好;3、反应条件温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3-恶嗪酮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1,3-恶嗪酮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
技术介绍
1,3-恶嗪酮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其具有杀虫活性,广泛用于除草剂。含有1,3-恶唑酮骨架的商品化农药的典型代表之一是恶唑酮,它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稻和草坪草除草剂。但是,尽管1,3-恶嗪酮衍生物具有重要的合成价值,但其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相对较少。合成1,3-恶嗪酮衍生物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酰基酮作为中间体,与亚胺进行形式的[4+2]环加成反应。例如:2-重氮-1,3-二苯基丙-1,3-二酮的热沃尔夫重排产生的酰基酮中间体与亚胺发生了化学专一性[2+4]偶联反应,生成了相应的1,3-恶嗪酮衍生物。2011年报道了有人通过pd催化重氮酮羰基化制备酰基酮中间体,然后以类似的方式传递1,3-二恶英-4-1衍生物。此外,贝尔托利尼(Bertolini)团队开发了一种两步得到1,3-恶嗪酮衍生物的简单方法。而基姆(Kim)报道的另一种方法涉及两个步骤,包括强碱催化的二甲酰草酸盐与氰化苄的反应,以及随后的强酸催化缩合反应,然而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以下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3-恶嗪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n氮气或氩气保护下,将式(a)所示的肟、式(b)所示的环丙烯酮、银催化剂、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升温至60~100℃,并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15~24小时得到反应物,将该反应物冷却至室温,然后再进行后处理,即得到式(c)所示1,3-恶嗪酮,其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3-恶嗪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
氮气或氩气保护下,将式(a)所示的肟、式(b)所示的环丙烯酮、银催化剂、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升温至60~100℃,并在该温度下搅拌反应15~24小时得到反应物,将该反应物冷却至室温,然后再进行后处理,即得到式(c)所示1,3-恶嗪酮,其中:



式(a)所示的肟、式(b)所示的环丙烯酮、银催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3~0.6):(0.06~0.6);
有机溶剂的使用体积以式(a)所示的肟的摩尔量计,其用量为4~8L/mol;
式(a)和式(c)中,R1为甲基、乙基、正丙基、苯基、苄基中的一种;R2为甲基、乙基、正丙基、苯基、苄基、4-甲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4-氟苯基、4-氯苯基、4-溴苯基、4-碘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3-甲基苯基、3-甲氧基苯基、3-氟苯基中的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3-恶嗪酮的合成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云兵吴键刘妙昌吴华悦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