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混合装置及物料混合转运溜槽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2540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物料混合装置及物料混合转运溜槽,物料混合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的进料壳体、连接壳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的出料壳体和多个分料器,多个分料器分别设置在进料壳体与连接壳体之间、相邻两个连接壳体之间以及连接壳体与出料壳体之间,每个分料器包括安装壳体和多个两端与安装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的扰流杆,每个分料器的多个扰流杆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相邻两个分料器的扰流杆呈角度设置,物料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受到扰流杆的阻挡分流,实现物料混合的效果,无需外部提供动力,节省了能源,同时结构简单,节省维护使用成本,物料转运溜槽包括物料混合装置以及进料槽和出料槽,也可实现上述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混合装置及物料混合转运溜槽
本技术涉及物料混合
,尤其是涉及一种物料混合装置及物料混合转运溜槽。
技术介绍
在冶金行业,散装物料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充分的混合来提高物料的混合均匀度,目前散装物料的混合多使用搅拌机或者螺旋输送机等混料设备来完成,大部分的混料设备基本都是靠电机驱动混料设备内部的混料组件运转来达到使物料强制混合的目的,此种方式虽然可以使物料混合均匀,但是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需要外部提供动力,浪费能源;长时间使用维护成本高;强制混合可能会损伤物料等。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物料混合需要使用靠外部动力驱动的混料设备使物料强制混合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混合装置及物料混合转运溜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物料混合需要使用靠外部动力驱动的混料设备使物料强制混合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物料混合装置,包括:混料壳体,包括顶部设置有进料口且底部敞开的进料壳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且顶部敞开的出料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料壳体与所述出料壳体之间的且上下两端贯通的多个连接壳体,所述进料壳体、所述出料壳体以及多个所述连接壳体的轴线共线;多个分料器,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进料壳体的底端以及与所述进料壳体相邻的所述连接壳体的顶端之间、所述出料壳体顶端以及与所述出料壳体相邻的所述连接壳体底端之间、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壳体之间,每个所述分料器均包括安装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内的多个扰流杆,每个所述扰流杆的两端均与所述连接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分料器的多个所述扰流杆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相邻两个所述分料器的所述扰流杆的延伸方向呈角度设置。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分料器的所述扰流杆的延伸方向之间的角度为90度。优选地,所述扰流杆包括两个对称的导流面,对称面与地面垂直,两个所述导流面均沿远离所述对称面且向下的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扰流杆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尖端朝上设置。优选地,所述扰流杆为空心圆管。优选地,所述进料壳体的底端边缘、所述出料壳体的顶端边缘、所述连接壳体的两端边缘以及所述安装壳体的两端边缘均设置有连接法兰。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物料混合转运溜槽,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物料混合装置、与所述进料口连通的进料槽以及与所述出料口连通的出料槽。优选地,所述进料槽包括锥形的进料斗和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底端与所述进料口连接,所述进料管的顶端与所述进料斗的底端连接。优选地,所述出料槽包括出料管和圆弧形的出料斗,所述出料管的顶端与所述出料口连接,所述出料斗的顶端与所述出料管的底端连接,所述出料斗的底端与水平面相切。优选地,所述进料斗的上方设置有曲面挡料板,所述曲面挡料板向远离来料方向弯曲。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物料混合装置,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物料混合装置,包括混料壳体和多个分料器,混料壳体包括进料壳体、出料壳体以及设置在进料壳体与出料壳体之间的连接壳体,进料壳体底部敞开、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壳体顶部敞开、底部设置有出料口,连接壳体上下两端均敞开且相互连通,上述的进料壳体、出料壳体以及连接壳体的轴线共线,多个分料器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进料壳体底端以及与进料壳体相邻的连接壳体的顶端之间、出料壳体顶端以及与出料壳体相邻的连接壳体的底端之间以及相邻两个连接壳体之间,每个分料器均包括安装壳体以及设置在安装壳体内的多个扰流杆,每个扰流杆的两端均与安装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每个分料器的多个扰流杆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相邻两个分料器的扰流杆的延伸方向呈角度设置,由于上述的混料壳体与分料器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在实际生产中根据生产需要可以增加或者减少分料器的个数,或者增加或减少两个分料器之间的连接壳体的数量来改变相邻两个分料器之间的距离,而且分料器内部的扰流杆的数量以及相邻两个扰流杆之间的间距均可调整,本申请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现有的通过外部动力驱动混合装置运动强制混合物料的混料方式改变成混合装置静止,通过物料运动来达到混合目的的混料方式,待混合物料由进料口进入混料壳体,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经扰流杆阻挡分流,达到混合的目的,混合物料经过最下层的分料器后被混合均匀,由出料口排出,进入下一流程,该物料混合装置无需外部提供动力,节省能源,而且结构简单,节省大量后期的维护使用成本。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物料混合转运溜槽,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物料混合转运溜槽,包括上述的物料混合装置、设置在进料口处与进料口连通的进料槽和设置在出料口处与出料口连通的出料槽,物料通过进料槽进入物料混合装置,在通过物料混合装置的过程中,经内部的扰流杆扰流达到混合均匀的效果,最后经出料槽排出,全过程无需外部动力源的介入,在物料自由下落的过程中即完成混合,节省能源,而且该物料混合转运溜槽结构简单,维修成本低。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物料混合装置外部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物料混合装置内部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物料混合转运溜槽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物料混合转运流程图。图中:1、进料口;2、进料壳体;3、出料口;4、出料壳体;5、连接壳体;6、安装壳体;7、扰流杆;8、连接法兰;9、进料斗;10、进料管;11、出料管;12、出料斗;13、曲面挡料板;14、单种类物料皮带;15、混合物料皮带;16、成品料皮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参看图1~图4,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物料混合装置,包括混料壳体和多个分料器,混料壳体可以包括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且底部敞开的进料壳体2、底部设置有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混料壳体,包括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且底部敞开的进料壳体(2)、底部设置有出料口(3)且顶部敞开的出料壳体(4)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料壳体(2)与所述出料壳体(4)之间的且上下两端贯通的多个连接壳体(5),所述进料壳体(2)、所述出料壳体(4)以及多个所述连接壳体(5)的轴线共线;/n多个分料器,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进料壳体(2)的底端以及与所述进料壳体(2)相邻的所述连接壳体(5)的顶端之间、所述出料壳体(4)顶端以及与所述出料壳体(4)相邻的所述连接壳体(5)底端之间、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壳体(5)之间,每个所述分料器均包括安装壳体(6)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6)内的多个扰流杆(7),每个所述扰流杆(7)的两端均与所述连接壳体(5)内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分料器的多个所述扰流杆(7)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相邻两个所述分料器的所述扰流杆(7)的延伸方向呈角度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料壳体,包括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且底部敞开的进料壳体(2)、底部设置有出料口(3)且顶部敞开的出料壳体(4)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料壳体(2)与所述出料壳体(4)之间的且上下两端贯通的多个连接壳体(5),所述进料壳体(2)、所述出料壳体(4)以及多个所述连接壳体(5)的轴线共线;
多个分料器,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进料壳体(2)的底端以及与所述进料壳体(2)相邻的所述连接壳体(5)的顶端之间、所述出料壳体(4)顶端以及与所述出料壳体(4)相邻的所述连接壳体(5)底端之间、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壳体(5)之间,每个所述分料器均包括安装壳体(6)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6)内的多个扰流杆(7),每个所述扰流杆(7)的两端均与所述连接壳体(5)内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分料器的多个所述扰流杆(7)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相邻两个所述分料器的所述扰流杆(7)的延伸方向呈角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分料器的所述扰流杆(7)的延伸方向之间的角度为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杆(7)包括两个对称的导流面,对称面与地面垂直,两个所述导流面均沿远离所述对称面且向下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阳张立岩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和瑞健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