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混合装置及物料混合转运溜槽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254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物料混合装置及物料混合转运溜槽,物料混合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的进料壳体、连接壳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的出料壳体和多个分料器,多个分料器分别设置在进料壳体与连接壳体之间、相邻两个连接壳体之间以及连接壳体与出料壳体之间,每个分料器包括安装壳体和多个两端与安装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的扰流杆,每个分料器的多个扰流杆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相邻两个分料器的扰流杆呈角度设置,物料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受到扰流杆的阻挡分流,实现物料混合的效果,无需外部提供动力,节省了能源,同时结构简单,节省维护使用成本,物料转运溜槽包括物料混合装置以及进料槽和出料槽,也可实现上述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混合装置及物料混合转运溜槽
本技术涉及物料混合
,尤其是涉及一种物料混合装置及物料混合转运溜槽。
技术介绍
在冶金行业,散装物料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充分的混合来提高物料的混合均匀度,目前散装物料的混合多使用搅拌机或者螺旋输送机等混料设备来完成,大部分的混料设备基本都是靠电机驱动混料设备内部的混料组件运转来达到使物料强制混合的目的,此种方式虽然可以使物料混合均匀,但是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需要外部提供动力,浪费能源;长时间使用维护成本高;强制混合可能会损伤物料等。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物料混合需要使用靠外部动力驱动的混料设备使物料强制混合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混合装置及物料混合转运溜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物料混合需要使用靠外部动力驱动的混料设备使物料强制混合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物料混合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混料壳体,包括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且底部敞开的进料壳体(2)、底部设置有出料口(3)且顶部敞开的出料壳体(4)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料壳体(2)与所述出料壳体(4)之间的且上下两端贯通的多个连接壳体(5),所述进料壳体(2)、所述出料壳体(4)以及多个所述连接壳体(5)的轴线共线;/n多个分料器,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进料壳体(2)的底端以及与所述进料壳体(2)相邻的所述连接壳体(5)的顶端之间、所述出料壳体(4)顶端以及与所述出料壳体(4)相邻的所述连接壳体(5)底端之间、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壳体(5)之间,每个所述分料器均包括安装壳体(6)以及设置在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料壳体,包括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且底部敞开的进料壳体(2)、底部设置有出料口(3)且顶部敞开的出料壳体(4)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料壳体(2)与所述出料壳体(4)之间的且上下两端贯通的多个连接壳体(5),所述进料壳体(2)、所述出料壳体(4)以及多个所述连接壳体(5)的轴线共线;
多个分料器,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进料壳体(2)的底端以及与所述进料壳体(2)相邻的所述连接壳体(5)的顶端之间、所述出料壳体(4)顶端以及与所述出料壳体(4)相邻的所述连接壳体(5)底端之间、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壳体(5)之间,每个所述分料器均包括安装壳体(6)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6)内的多个扰流杆(7),每个所述扰流杆(7)的两端均与所述连接壳体(5)内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分料器的多个所述扰流杆(7)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相邻两个所述分料器的所述扰流杆(7)的延伸方向呈角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分料器的所述扰流杆(7)的延伸方向之间的角度为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杆(7)包括两个对称的导流面,对称面与地面垂直,两个所述导流面均沿远离所述对称面且向下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阳张立岩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和瑞健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