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剩余污泥为碳源的厌氧反硝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剩余污泥为碳源的厌氧反硝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剩余污泥(excessactivatedsludge),是指活性污泥系统中从二次沉淀池(或沉淀区)排出系统外的活性污泥。剩余污泥处置是我国环境治理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据估算2020年剩余污泥(80%含水率)的产生量将超过6000万吨。目前剩余污泥的处理以堆埋、焚烧、农业堆肥和自然干化为主,所需费用较高(占污水处理厂总运行费用的50-60%)。剩余污泥的有机成分复杂,包括细胞,胞外聚合物(EPS)和少量纤维素等。其中EPS占污泥有机质干重的50-80%,具有维持微生物聚集体结构和保持其功能的完整性的作用。EPS的主要成分是胞外多糖(PS,10-30%)与蛋白质(PN,40%-60%),并且,PS含有中含有海藻酸钠和黄原胶等多糖成分。但是,目前剩余污泥的厌氧转化速率慢,限制了其减量化处置。而且,利用富集菌群对剩余污泥的水解转化和反硝化的方法尚无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剩余污泥为碳源的厌氧反硝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取厌氧污泥,用培养基悬浮振荡混合均匀,离心去上清,重复以上操作若干次;/nS2,将步骤S1得到的厌氧污泥接种于培养瓶中,加入培养基、剩余污泥、海藻酸钠和黄原胶,通入过量的氮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气,加入含有硝酸盐并密封,在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进行连续培养25~35天,每5天加入一次硝酸钠、海藻酸钠和黄原胶,每天分析硝态氮和氮气的变化,当反硝化速率达到200~1000mgN/(L·天)时即富集得到反硝化菌群;/nS3,将步骤S2富集的反硝化菌群接种于厌氧反应器中,以剩余污泥、海藻酸钠和黄原胶为混 ...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13 CN 20201003367661.一种利用剩余污泥为碳源的厌氧反硝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取厌氧污泥,用培养基悬浮振荡混合均匀,离心去上清,重复以上操作若干次;
S2,将步骤S1得到的厌氧污泥接种于培养瓶中,加入培养基、剩余污泥、海藻酸钠和黄原胶,通入过量的氮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气,加入含有硝酸盐并密封,在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进行连续培养25~35天,每5天加入一次硝酸钠、海藻酸钠和黄原胶,每天分析硝态氮和氮气的变化,当反硝化速率达到200~1000mgN/(L·天)时即富集得到反硝化菌群;
S3,将步骤S2富集的反硝化菌群接种于厌氧反应器中,以剩余污泥、海藻酸钠和黄原胶为混合底物,通入过量的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加入含有硝态氮的污水,在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进行厌氧反硝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剩余污泥为碳源的厌氧反硝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厌氧污泥来自于已运行1年的降解剩余污泥的厌氧反应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剩余污泥为碳源的厌氧反硝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离心的转速为7000~9000rpm,离心时间为2~4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剩余污泥为碳源的厌氧反硝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的配方为NH4Cl280~320mg/L;Na2SO48~12mg/L;KCl90~110mg/L;CaCl23~6mg/L;MgCl2·6H2O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放,曾建雄,戴昆,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