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金兰专利>正文

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47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池,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分层射流管,所述分层射流管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射流孔,所述分层射流管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阻隔箱,所述阻隔箱上固定连接有进水罩,所述阻隔箱内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从动轮,所述阻隔箱内设有用于实现两个从动轮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阻隔箱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进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设置动力涡轮实现通过污水池内污水的自流为污水曝气提供动能,对能源节约的同时实现卫生物污水处理池内的污水处于流动性的平稳的水流,实现微生物与大分子有机物的接触与反应效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池。
技术介绍
生物污水处理池收是现有的应用较为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污水池内位生物与污水中的有机杂质进行生物反应,将大颗粒的有机物分解成小颗粒的有机物溶解在污水中,实现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能源节约的同时实现处理的无害化,节省相关污水处理材料。微生物污水池在使用时由于微生物需要与氧气接触实现氧化过程的高效性,因此微生物处理池在使用时需要借助外设设备对污水处理池内曝气实现污水处理池内含氧量的充足保证微生物的对大分子有机物高效的分解效率,现有的曝气的方式多采用曝气泵将的微生物污水处理内的污水与空气接触实现保持含氧量的目的,该种方式在使用时由于曝气泵多采用电机驱动的方式实现对污水的曝气,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且造成污水的飞溅导致污水内的卫生物的处于流动性较复杂的污水内严重的影响了微生物的氧化反应,降低了微生物的反应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池,其通过设置动力涡轮实现通过污水池内污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池,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分层射流管(2),所述分层射流管(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射流孔(3),所述分层射流管(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动力箱(4),所述动力箱(4)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阻隔箱(5),所述阻隔箱(5)上固定连接有进水罩(21),所述阻隔箱(5)内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从动轮(6),所述阻隔箱(5)内设有用于实现两个从动轮(6)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阻隔箱(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上设有用于实现处理池内污水循环增氧的引水机构,所述动力箱(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连通管(16),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池,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分层射流管(2),所述分层射流管(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射流孔(3),所述分层射流管(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动力箱(4),所述动力箱(4)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阻隔箱(5),所述阻隔箱(5)上固定连接有进水罩(21),所述阻隔箱(5)内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从动轮(6),所述阻隔箱(5)内设有用于实现两个从动轮(6)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阻隔箱(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上设有用于实现处理池内污水循环增氧的引水机构,所述动力箱(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连通管(16),所述连通管(16)的末端设置在水面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阻隔箱(5)内的过水腔(19),所述过水腔(19)内转动连接有动力涡轮(23),所述动力涡轮(23)的转动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1),所述主动轮(11)与从动轮(6)之间套设有传动皮带,所述过水腔(19)内设有偏心管(22),所述偏心管(22)连通进水罩(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池,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兰
申请(专利权)人:张金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