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翻转的倒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376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翻转的倒立架,包括底座、固定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轴,两个连接轴分别与对应的轴承活动连接,第一框架正面的两端均设有若干个第二开口,第二框架正面的两端均设有若干个螺纹口,第一框架正面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性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便于翻转的倒立架,通过在固定架两端的内侧嵌设轴承,轴承与第一框架两侧的连接轴活动连接,来实现倒立架的翻转,通过在第一框架正面顶部的两侧设置安全带,防止在倒立时人体发生意外,通过第二开口与螺纹口之间通过紧固螺柱连接,来调节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的距离,使得倒立架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翻转的倒立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倒立架,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翻转的倒立架。
技术介绍
体育锻炼的好处有: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减低儿童在成年后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机会;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减少你过早进入衰老期的危险;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目前,现有的倒立架不便于翻转,且在进行倒立时缺乏保护措施,不同年龄段的人员的身高不同,现有的倒立架适用性不够普遍。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便于翻转的倒立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翻转的倒立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倒立架不便于翻转不具备保护措施,且现有的倒立架不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人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翻转的倒立架,包括底座、固定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底座的顶端通过支柱与固定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两端的外侧均固定设有手扶圆架,所述固定架两端的内侧均开设有孔,且两个所述孔的内部嵌设有轴承,所述第一框架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分别与对应的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框架的内部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框架正面的两端均设有若干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框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框架的两端卡合连接,所述第二框架正面的两端均设有若干个螺纹口,若干个所述第二开口与若干个螺纹口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框架两端的螺纹口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柱,两个所述紧固螺柱分别穿过第一框架两端的其中一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二框架的内部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框架的底端通过连接板与挡板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挡板顶端的另一侧与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另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挡杆,所述第一框架正面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性带,两个所述弹性带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子扣和母扣,所述子扣和母扣卡合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均设有若干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导柱,且若干个导柱与若干个第一开口一一对应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的中部设有两个减震橡胶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挡杆上均套设有海绵套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便于翻转的倒立架,通过在固定架两端的内侧嵌设轴承,轴承与第一框架两侧的连接轴活动连接,来实现倒立架的翻转,通过在第一框架正面顶部的两侧设置安全带,防止在倒立时人体发生意外,通过在第一框架上开设若干个第二开口,第二框架上开设螺纹口,第二开口与螺纹口之间通过紧固螺柱连接,来调节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的距离,使得倒立架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柱;3、减震橡胶块;4、固定架;5、第一框架;6、第一连接杆;7、第一开口;8、第二开口;9、手扶圆架;10、紧固螺柱;11、螺纹口;12、导柱;13、第二连接杆;14、第二框架;15、连接板;16、连接柱;17、挡杆;18、挡板;19、连接轴;20、弹性带;21、子扣;22、母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翻转的倒立架,包括底座1、固定架4、第一框架5和第二框架14,底座1的顶端通过支柱2与固定架4的中部固定连接,固定架4两端的外侧均固定设有手扶圆架9,固定架4两端的内侧均开设有孔,且两个孔的内部嵌设有轴承,第一框架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轴19,两个连接轴19分别与对应的轴承活动连接,第一框架5的内部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杆6,第一框架5正面的两端均设有若干个第二开口8,第一框架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框架14的两端卡合连接,第二框架14正面的两端均设有若干个螺纹口11,若干个第二开口8与若干个螺纹口11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二框架14两端的螺纹口11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柱10,两个紧固螺柱10分别穿过第一框架5两端的其中一个第二开口8,第二框架14的内部设有第二连接杆13,第二框架14的底端通过连接板15与挡板18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挡板18顶端的另一侧与连接柱16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柱16另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挡杆17,第一框架5正面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性带20,两个弹性带20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子扣21和母扣22,子扣21和母扣22卡合连接。优选的,第一连接杆6的一侧均设有若干个第一开口7,第二连接杆13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导柱12,且若干个导柱12与若干个第一开口7一一对应设置,设有的导柱12可以有效地起到支撑身体的作用,同时导柱12插入第一连接杆6时,可以使得整体结构更稳定。优选的,固定架4的中部设有两个减震橡胶块3,设有的减震橡胶块3可以有效的缓冲第一框架5和第二框架14的冲力,进而使得用户更舒适的使用该倒立架。优选的,两个挡杆17上均套设有海绵套筒,设有的海绵套筒可以有效的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在倒立过程中脚磕在挡杆17上受伤。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一种便于翻转的倒立架,具体使用时,当用户需要使用该倒立架进行锻炼身体时,首先根据自身的身高调整第一框架5和第二框架14相对的长度,然后人站在挡板18上,然后双脚分别卡在两个挡杆17之间,将子扣21和母扣22卡合连接,固定住用户的身体,此时用户向后靠,连接轴19与轴承发生转动,使得用户实现倒立的功能,当需要复位时,双手分别使用两个手扶圆架9即可将自己扶正,进而实现便于翻转的功能。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翻转的倒立架,包括底座(1)、固定架(4)、第一框架(5)和第二框架(1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通过支柱(2)与固定架(4)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4)两端的外侧均固定设有手扶圆架(9),所述固定架(4)两端的内侧均开设有孔,且两个所述孔的内部嵌设有轴承,所述第一框架(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轴(19),两个所述连接轴(19)分别与对应的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框架(5)的内部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框架(5)正面的两端均设有若干个第二开口(8),所述第一框架(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框架(14)的两端卡合连接,所述第二框架(14)正面的两端均设有若干个螺纹口(11),若干个所述第二开口(8)与若干个螺纹口(11)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框架(14)两端的螺纹口(11)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柱(10),两个所述紧固螺柱(10)分别穿过第一框架(5)两端的其中一个第二开口(8),所述第二框架(14)的内部设有第二连接杆(13),所述第二框架(14)的底端通过连接板(15)与挡板(18)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8)顶端的另一侧与连接柱(1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16)另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挡杆(17),所述第一框架(5)正面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性带(20),两个所述弹性带(20)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子扣(21)和母扣(22),所述子扣(21)和母扣(22)卡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翻转的倒立架,包括底座(1)、固定架(4)、第一框架(5)和第二框架(1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通过支柱(2)与固定架(4)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4)两端的外侧均固定设有手扶圆架(9),所述固定架(4)两端的内侧均开设有孔,且两个所述孔的内部嵌设有轴承,所述第一框架(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轴(19),两个所述连接轴(19)分别与对应的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框架(5)的内部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框架(5)正面的两端均设有若干个第二开口(8),所述第一框架(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框架(14)的两端卡合连接,所述第二框架(14)正面的两端均设有若干个螺纹口(11),若干个所述第二开口(8)与若干个螺纹口(11)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框架(14)两端的螺纹口(11)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柱(10),两个所述紧固螺柱(10)分别穿过第一框架(5)两端的其中一个第二开口(8),所述第二框架(14)的内部设有第二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连梅王电海陈诚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