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型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转向系统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型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技术介绍
轻型商用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轻型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可实现车辆辅助驾驶功能,如车道保持功能、变线辅助功能等等。现有轻型商用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要是由扭矩和角度传感器、助力电机、减速机构、转向小齿轮、助力小齿轮和齿条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根据汽车行驶速度及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方向与力矩大小,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的信号处理与数据运算,控制转向助力电机的运转方向及扭矩输出并作用在助力小齿轮上,与转向小齿轮共同驱动齿条直线运动,再通过转向拉杆、转向节推动轮胎转动的系统。现有轻型商用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气密性结构较为复杂,转向机壳体上设置气密性检测孔,气密性检测孔中设置有专用的密封零件,如密封堵头和密封件,以保证气密性的要求,这样就增加了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加工成本,而且密封零件的互换性不好,不利于模块化设计。而且设置于转向机壳体内部的传感器连接有传感器线束,转向机壳体上设置让 ...
【技术保护点】
1.轻型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机壳体和传感器线束,转向机壳体具有第一线束过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过孔中设置线束密封套,所述转向机壳体上设置使线束密封套固定在第一线束过孔中的线束压板,线束密封套具有让所述传感器线束穿过的第二线束过孔,第二线束过孔中设置与传感器线束的外圆面相接触的径向密封环,传感器线束穿过径向密封环且径向密封环与线束密封套的内圆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轻型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机壳体和传感器线束,转向机壳体具有第一线束过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过孔中设置线束密封套,所述转向机壳体上设置使线束密封套固定在第一线束过孔中的线束压板,线束密封套具有让所述传感器线束穿过的第二线束过孔,第二线束过孔中设置与传感器线束的外圆面相接触的径向密封环,传感器线束穿过径向密封环且径向密封环与线束密封套的内圆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密封环设置多个且所有径向密封环为沿所述第二线束过孔的轴向依次布置,径向密封环与所述线束密封套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径向密封环与所述线束密封套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线束密封套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向机壳体的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线束密封套的第二端与所述转向机壳体的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型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密封套包括密封套本体和设置于密封套本体上且为圆环形的凸缘,凸缘夹在所述线束压板与所述转向机壳体之间,凸缘上设置与转向机壳体相接触的轴向密封环,轴向密封环为在凸缘上沿凸缘的整个周向延伸的圆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轻型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壳体具有气密性检测孔,气密性检测孔中设置密封件,密封件与转向机壳体为螺纹连接,且密封件与转向机壳体之间设置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轻型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助力电机和与助力电机连接的减速机构,减速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套设于蜗杆上的第一轴承和套设于第一轴承上的轴承座,轴承座包括轴承座外圈、设置于轴承座外圈的内部的轴承座内圈、设置于轴承座内圈上且用于在轴向上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顺,王静,袁鲁平,李宗武,刘伟,俞团结,俞建,黄书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德孚转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