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相元专利>正文

一种平衡训练复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2206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7
一种平衡训练复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长型平面板体,其自身带有配重,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在其两长侧边位置通过耳板铰接设有支撑边框,所述支撑边框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杆与横向设置于支撑杆末端的连杆,两支撑边框对向转动开合,所述连杆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在连杆末端固定设有套筒,两连杆上的套筒内穿设有角度调节杆,套筒底部通过球头轴承与支撑杆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廉且易于维护,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平衡能力的复健训练。与现有市场上的平衡力锻炼设备相比,本设备对于复健领域更有针对性设计,强度更低,可调节度更高,安全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衡训练复健装置
本技术涉及复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衡训练复健装置。
技术介绍
平衡能力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机体能力,除先天性疾病导致的无法行走以外,外科疾病导致的长久卧床,神经疾病导致的官能受损等情况都会对平衡能力造成影响。而平衡能力的恢复实际上是疾病治疗的重中之重,各种疾病的科学复健也越来越受到所属领域人员的重视。在现有技术中,平衡能力的训练设备主要针对的是体育体能训练,缺乏必要保护且强度较高,在复健领域并不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平衡训练复健装置。本设备通过弹性网保护训练人员,通过可调节的支撑辅助设备调节训练强度,对于平衡能力的复健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长型平面板体,其自身带有配重,为本设备的主体支撑部件,用于设备的稳定放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在其两长侧边位置通过耳板铰接设有支撑边框。所述支撑边框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杆与横向设置于支撑杆末端的连杆,两支撑边框可以对向转动开合。所述连杆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在连杆末端固定设有套筒。两连杆上的套筒内穿设有角度调节杆。套筒底部通过球头轴承与支撑杆铰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均为套管形式,用于调节高度。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外壁穿设有螺栓,拧紧螺栓能够使套筒与角度调节杆相对位置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节杆上阵列设置有若干通孔,在套筒上设有弹簧销,通过弹簧销在通孔内的限位使套筒与角度调节杆相对位置固定。进一步,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设有行走凸块,所述行走凸块为错落设置形式。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边框内设有弹性网兜,用于对锻炼人员的防摔保护。本技术使用时,套筒与角度调节杆相对位置固定可以采用螺栓硬限位形式,也可以采用销轴固定形式,其角度固定的目的也就是控制两连杆的开合角度,配合支撑杆的高度调节,实现了两连杆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固定的功能。使用人员可以随着复健程度,采用腋窝辅助支撑或手掌辅助支撑的形式,也就是复健程度越高,连杆位置可以相对调低,连杆间距相对调大,配合错落设置的行走凸块,来进行平衡行走康复训练,直至独立行走。如不慎摔倒,在人员搀扶不及的情况下,弹性网兜可以提供必要保护,防止人员摔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廉且易于维护,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平衡能力的复健训练。与现有市场上的平衡力锻炼设备相比,本设备对于复健领域更有针对性设计,强度更低,可调节度更高,安全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平衡训练复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平衡训练复健装置的框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平衡训练复健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角度调节杆2-套管3-球头轴承4-连杆5-弹性网兜6-支撑杆7-底板8-行走凸块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平衡训练复健装置,包括底板7,所述底板7为长型平面板体,其自身带有配重,为本设备的主体支撑部件,用于设备的稳定放置。所述底板7的上表面,在其两长侧边位置通过耳板铰接设有支撑边框。所述支撑边框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杆6与横向设置于支撑杆6末端的连杆4,两支撑边框可以对向转动开合。所述连杆4一端与支撑杆6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在连杆4末端固定设有套筒。两连杆4上的套筒内穿设有角度调节杆1。套筒底部通过球头轴承3与支撑杆6铰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6均为套管2形式,用于调节高度。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外壁穿设有螺栓,拧紧螺栓能够使套筒与角度调节杆1相对位置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节杆1上阵列设置有若干通孔,在套筒上设有弹簧销,通过弹簧销在通孔内的限位使套筒与角度调节杆1相对位置固定进一步,所述底板7上表面固定设有行走凸块8,所述行走凸块8为错落设置形式。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边框内设有弹性网兜5,用于对锻炼人员的防摔保护。本技术使用时,套筒与角度调节杆1相对位置固定可以采用螺栓硬限位形式,也可以采用销轴固定形式,其角度固定的目的也就是控制两连杆4的开合角度,配合支撑杆6的高度调节,实现了两连杆4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固定的功能。使用人员可以随着复健程度,采用腋窝辅助支撑或手掌辅助支撑的形式,也就是复健程度越高,连杆4位置可以相对调低,连杆4间距相对调大,配合错落设置的行走凸块8,来进行平衡行走康复训练,直至独立行走。如不慎摔倒,在人员搀扶不及的情况下,弹性网兜5可以提供必要保护,防止人员摔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衡训练复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长型平面板体,其自身带有配重,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在其两长侧边位置通过耳板铰接设有支撑边框,所述支撑边框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杆与横向设置于支撑杆末端的连杆,两支撑边框对向转动开合;/n所述连杆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在连杆末端固定设有套筒,两连杆上的套筒内穿设有角度调节杆,套筒底部通过球头轴承与支撑杆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训练复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长型平面板体,其自身带有配重,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在其两长侧边位置通过耳板铰接设有支撑边框,所述支撑边框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杆与横向设置于支撑杆末端的连杆,两支撑边框对向转动开合;
所述连杆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在连杆末端固定设有套筒,两连杆上的套筒内穿设有角度调节杆,套筒底部通过球头轴承与支撑杆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训练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均为套管形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元
申请(专利权)人:李相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