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小婷专利>正文

一种印刷用覆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203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用覆膜机,其结构包括壳体、引导辊、覆膜筒、覆膜台、支撑柱,壳体与覆膜台固定连接,覆膜台上设有引导辊、引导辊,引导辊、引导辊相配合,引导辊、引导辊之间通过膜相连接,覆膜台底部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与覆膜台垂直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动轮以及固定球交替与膜层相接触,借助传动带动在绕中心杆旋转滚动,使得球体上的凸起与膜层相接触时会将膜层从中间往两侧滚动推出,从而达到防止膜层两侧边缘折叠的目的,保障膜层进行贴膜时的完整性,防止由于膜层折叠导致贴膜遗漏,进一步保障印刷品在运输过程中的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用覆膜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印刷用覆膜机。
技术介绍
印刷品在生产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包覆后才将货物寄出,而印刷品的包装虽有防震功能,但运输的过程中路况为不确定因素,因此为了使得印刷品不与包装盒内壁之间磨蹭,在印刷品表层覆膜,因此引进了印刷用的覆膜机,目前的印刷用覆膜机具有以下缺陷:现有的印刷用覆膜机为了防止覆膜之后存有气泡,通过刮板将气泡刮刮除,而膜被拉出并覆在印刷品上时,由于拉膜的着力点不均匀,膜边缘容易折叠,使得印刷品的覆膜不均匀甚至有遗漏,导致印刷品在后期的运输中容易被刮蹭而有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印刷用覆膜机,其结构包括壳体、引导辊、覆膜筒、覆膜台、支撑柱,所述壳体与覆膜台固定连接,所述覆膜台上设有引导辊、引导辊,所述引导辊、引导辊相配合,所述引导辊、引导辊之间通过膜相连接,所述覆膜台底部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覆膜台垂直焊接;所述覆膜筒由固定罩、固定腔、抚平筒、中心滚--轴、膜层构成,所述固定罩与抚平筒相间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用覆膜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壳体(1)、引导辊(2)、覆膜筒(3)、覆膜台(4)、支撑柱(5),所述壳体(1)与覆膜台(4)固定连接,所述覆膜台(4)上设有引导辊(2)、引导辊(2),所述引导辊(2)、引导辊(2)相配合,所述引导辊(2)、引导辊(2)之间通过膜相连接,所述覆膜台(4)底部设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与覆膜台(4)垂直焊接;/n所述覆膜筒(3)由固定罩(31)、固定腔(32)、抚平筒(33)、中心滚--轴(34)、膜层(35)构成,所述固定罩(31)与抚平筒(33)相间分布,所述固定罩(31)设有三个,并且等距环绕在中心滚轴(34)外,所述抚平筒(33)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用覆膜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壳体(1)、引导辊(2)、覆膜筒(3)、覆膜台(4)、支撑柱(5),所述壳体(1)与覆膜台(4)固定连接,所述覆膜台(4)上设有引导辊(2)、引导辊(2),所述引导辊(2)、引导辊(2)相配合,所述引导辊(2)、引导辊(2)之间通过膜相连接,所述覆膜台(4)底部设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与覆膜台(4)垂直焊接;
所述覆膜筒(3)由固定罩(31)、固定腔(32)、抚平筒(33)、中心滚--轴(34)、膜层(35)构成,所述固定罩(31)与抚平筒(33)相间分布,所述固定罩(31)设有三个,并且等距环绕在中心滚轴(34)外,所述抚平筒(33)设立的数目与固定罩(31)设立的数目均等,所述固定腔(32)为圆形柱状腔体,所述固定腔(32)设于固定腔(32)中央,所述膜层(35)与固定罩(31)、抚平筒(33)相连接,所述膜层(35)与中心滚轴(3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印刷用覆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罩(31)由弧形罩(311)、抚层(312)、罩口(313)构成,所述弧形罩(311)内设有抚层(312),所述罩口(313)贯穿弧形罩(311),所述弧形罩(311)内的抚层(312)与膜层(35)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印刷用覆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抚平筒(33)由镂空框(a)、滚筒(b)、传动带(c)、壁层(d)构成,所述镂空框(a)贯穿壁层(d)底部,所述传动带(c)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婷
申请(专利权)人:张小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