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吹式吹膜机的膜泡冷却结构和膜泡冷却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塑料吹膜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下吹式吹膜机的膜泡冷却结构和膜泡冷却方法。
技术介绍
下吹式吹膜机在生产过程中,刚刚挤出熔融物料形成高温的环形膜泡,环形膜泡不断向下运行,必须利用冷却水对环形膜泡的外表进行冷却。图1所示,现有下吹式吹膜机的膜泡冷却结构包括有挤出模头9,挤出模头设有圆环形挤出口90,圆环形挤出口90的开口方向朝向下方,圆环形挤出口的下方设有第一环形水道11,第一环形水道11设有圆形的第一出水缝口10,第一出水缝口10朝向膜泡8;第一环形水道11下方设有环形负压气腔5,环形负压气腔5设有气腔内环壁、气腔外环壁53、圆环状的气腔顶面板51、圆环状的气腔底面板52,气腔内环壁、气腔外环壁53、气腔顶面板51、气腔底面板52四者围合形成所述的环形负压气腔的封闭空间;环形负压气腔5设有连接外界负压发生部件的抽气口55。为了尽可能增加气腔内环壁的小孔总面积,现有膜泡冷却结构的气腔内环壁的壁体一般为双层结构,其中外层为金属网罩56,内层(直接接触膜泡的那一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吹式吹膜机的膜泡冷却结构,包括有挤出模头,挤出模头设有圆环形挤出口,圆环形挤出口的开口方向朝向下方,圆环形挤出口的开口方向朝向下方,圆环形挤出口的下方设有圆筒状内环壁,工作时膜泡从圆环形挤出口向下挤出并从圆筒状内环壁中间竖向穿过;圆筒状内环壁的外围设有第一环形水道,第一环形水道设有圆形的第一出水缝口,第一出水缝口靠近圆筒状内环壁的顶沿,第一出水缝口朝向膜泡;第一环形水道下方设有环形的负压气腔,负压气腔设有圆筒状的气腔外环壁、圆环状的气腔顶面板、圆环状的气腔底面板,气腔外环壁的顶沿连接气腔顶面板,气腔外环壁的底沿连接气腔底面板, 气腔顶面板的内沿连接所述圆筒状内环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吹式吹膜机的膜泡冷却结构,包括有挤出模头,挤出模头设有圆环形挤出口,圆环形挤出口的开口方向朝向下方,圆环形挤出口的开口方向朝向下方,圆环形挤出口的下方设有圆筒状内环壁,工作时膜泡从圆环形挤出口向下挤出并从圆筒状内环壁中间竖向穿过;圆筒状内环壁的外围设有第一环形水道,第一环形水道设有圆形的第一出水缝口,第一出水缝口靠近圆筒状内环壁的顶沿,第一出水缝口朝向膜泡;第一环形水道下方设有环形的负压气腔,负压气腔设有圆筒状的气腔外环壁、圆环状的气腔顶面板、圆环状的气腔底面板,气腔外环壁的顶沿连接气腔顶面板,气腔外环壁的底沿连接气腔底面板,气腔顶面板的内沿连接所述圆筒状内环壁的上部,但圆筒状内环壁的顶沿高于气腔顶面板;气腔底面板的中央形成有供膜泡竖向穿过的第一中央圆孔;
其特征在于,在负压气腔上方还设有第二环形水道,第二环形水道开设有圆形的第二出水缝口,第二出水缝口朝向膜泡,第二出水缝口位于第一出水缝口下方;在靠近气腔顶面板的位置还设有第三环形水道,第三环形水道开设有圆形的第三出水缝口,第三出水缝口朝向圆筒状内环壁的外周面并且直接连通负压气腔的内腔;所述圆筒状内环壁为金属壁;第一中央圆孔的边沿设有第一环形橡胶圈,第一环形橡胶圈的内径相当于圆筒状内环壁的内径,第一环形橡胶圈的内径相当于圆筒状内环壁的内径;
圆筒状内环壁底沿的竖向位置高于气腔外环壁底沿的竖向位置;圆筒状内环壁底沿没有与气腔底面板连接在一起,圆筒状内环壁的底沿与气腔底面板之间隔开一段竖向距离,该竖向距离大于气腔外环壁高度的1/2;在工作状态下,膜泡贴靠着圆筒状内环壁和第一环形橡胶圈,使气腔底面板、气腔顶面板、气腔外环壁、圆筒状内环壁、膜泡五者组合包围形成负压气腔的环形封闭空间;负压气腔设有第一抽气口;
负压气腔中安装有多条竖向的喷淋管,各条喷淋管与气腔外环壁的竖向中心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圆筒状内环壁的半径,每一条喷淋管由上而下布置有多个喷淋头,各喷淋头的朝向为气腔外环壁的向心方向;气腔底面板开设有排水口;
负压气腔下方还设有圆环形的辅助真空腔室,辅助真空腔室与负压气腔之间由气腔底面板隔开;辅助真空腔室设有环形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一帆,李浩,李润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