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妇科术后用加压腹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155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次性妇科术后用加压腹带,包括腹带本体,所述腹带本体由两个连接片、两个弹性片和一个主压腹片组成,所述主压腹片前端的中心设有盖片,所述盖片右端底部的表面与主压腹片前端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压腹片前端的中心开设有开口,所述腹带本体的顶端设有充气囊,所述充气囊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充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盖片和开口,能够方便医生在换药时从开口处对术后伤口进行换药,无需对加压腹带进行拆卸和再次缠绕,使加压腹带使用时更方便;通过设置的二号魔术贴和三号魔术贴,能够使盖片和开口固定,从而方便换药时对盖片进行打开和关闭,使加压腹带使用时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妇科术后用加压腹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次性妇科术后用加压腹带。
技术介绍
据统计,我国近一半的妇科疾病是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愈的,所以手术后伤口的愈合对于病人的身体健康是非常关键的,假若伤口的愈合速度过慢的话,不仅不利于病人身体的恢复,同时也增加了伤口感染的可能性,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所以,为了加快病人术后伤口的愈合速度,同时为了防止术后伤口被感染,妇科护理医生经常会给病人使用一次性妇科术后用加压腹带。在我国一次性妇科术后用加压腹带的使用过程中,通常是用腹带把沙袋缠绕在病人的伤口处,以防伤口渗血,同时提供一定的压力,防止伤口开裂,然而,沙袋透气性差、易污染、难以固定且用后不方便清洗,且医生在更换术后伤口位置的药物时需要对加压腹带进行拆卸,在更换药物后需再次缠绕加压腹带,从而导致加压腹带的使用极为不便,同时由于加压腹带通常是使用缠绕的形式对沙袋进行固定,从而导致了加压腹带的边缘处的气密性不好,导致术后伤口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感染,且加压腹带由于是缠绕的形式进行固定的,在加压腹带使用时间长后,容易脱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妇科术后用加压腹带,包括腹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本体(1)由两个连接片(4)、两个弹性片(3)和一个主压腹片(2)组成,所述主压腹片(2)前端的中心设有盖片(5),所述盖片(5)右端底部的表面与主压腹片(2)前端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压腹片(2)前端的中心开设有开口(13),所述腹带本体(1)的顶端设有充气囊(8),所述充气囊(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充气管(23),所述充气管(23)的端口固定连接有管道连接件(9),所述管道连接件(9)由上连接座(17)和下连接座(18)组成,所述上连接座(17)底端表面的中心设有螺纹柱(19),所述上连接座(17)顶端表面的中心开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妇科术后用加压腹带,包括腹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本体(1)由两个连接片(4)、两个弹性片(3)和一个主压腹片(2)组成,所述主压腹片(2)前端的中心设有盖片(5),所述盖片(5)右端底部的表面与主压腹片(2)前端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压腹片(2)前端的中心开设有开口(13),所述腹带本体(1)的顶端设有充气囊(8),所述充气囊(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充气管(23),所述充气管(23)的端口固定连接有管道连接件(9),所述管道连接件(9)由上连接座(17)和下连接座(18)组成,所述上连接座(17)底端表面的中心设有螺纹柱(19),所述上连接座(17)顶端表面的中心开设有通气孔(20),所述通气孔(20)贯穿螺纹柱(19),所述下连接座(18)顶端表面的中心开设有螺纹孔(21),所述螺纹柱(19)和螺纹孔(21)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妇科术后用加压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片(5)底端的中心设有密封凸块(15),所述密封凸块(15)和开口(13)相适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飞晓丽潘绍芝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