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控制薄壁空心细长轴磨削变形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在对薄壁空心细长轴零件的轴身的凸台外圆面进行磨削加工时,控制变形的装置。
技术介绍
图1为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的薄壁空心细长轴零件的剖视结构原理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该薄壁空心细长轴零件1包括壁厚0.5mm的轴身11,所述轴身11上焊接有五个圆环状的凸台12,所述轴身11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有第一端头件13和第二端头件14,靠近所述第一端头件13的所述凸台12设置有一个与所述轴身11粘接的密封圈15,所述第一端头件13设置有与所述轴身11的内孔连通的盲孔131,所述第二端头件14顺序设置有与所述轴身11的内孔直径相同的第一连通孔141和更大直径的第二连通孔142,所述第二连通孔142侧壁设置有壁厚0.85mm的薄壁段143。所述轴身11的外径φ1为15mm,长度L1大于900mm,所述薄壁空心细长轴零件1的整体长度L2大于990mm,所述盲孔131的深度L3为10mm,所述薄壁段141的长度L4大于40mm,所述凸台12的外圆面为半径R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控制薄壁空心细长轴磨削变形的装置,所述薄壁空心细长轴零件包括壁厚0.5mm的轴身,所述轴身上焊接有五个圆环状的凸台,所述轴身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有第一端头件和第二端头件,靠近所述第一端头件的所述凸台设置有一个与所述轴身粘接的密封圈,所述第一端头件设置有与所述轴身的内孔连通的盲孔,所述第二端头件顺序设置有与所述轴身的内孔直径相同的第一连通孔和更大直径的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侧壁设置有壁厚0.85mm的薄壁段。其用于在对所述凸台的外圆面进行磨削加工时,控制所述薄壁空心细长轴零件的变形,其包括,心棒、第一橡胶条、第二橡胶条、第三橡胶条和手柄。/n所述心棒包括顺序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控制薄壁空心细长轴磨削变形的装置,所述薄壁空心细长轴零件包括壁厚0.5mm的轴身,所述轴身上焊接有五个圆环状的凸台,所述轴身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有第一端头件和第二端头件,靠近所述第一端头件的所述凸台设置有一个与所述轴身粘接的密封圈,所述第一端头件设置有与所述轴身的内孔连通的盲孔,所述第二端头件顺序设置有与所述轴身的内孔直径相同的第一连通孔和更大直径的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侧壁设置有壁厚0.85mm的薄壁段。其用于在对所述凸台的外圆面进行磨削加工时,控制所述薄壁空心细长轴零件的变形,其包括,心棒、第一橡胶条、第二橡胶条、第三橡胶条和手柄。
所述心棒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棒身部、第二棒身部和第三棒身部,所述第一棒身部用于插入所述盲孔,所述第二棒身部用于插入所述轴身的内孔,所述第三棒身部用于插入所述第二连通孔,
所述第一棒身部的直径比所述盲孔的直径小1.8mm,长度比所述盲孔的长度长1.5mm,所述第一棒身部顶面及侧壁设置有十字交叉的第一凹槽,
所述第二棒身部的直径比所述轴身的内孔的直径小2mm,长度比所述轴身的内孔除去与所述第一端头件的连接部位之后和所述第一连通孔长度之和长1mm,所述第二棒身部在与所述第一棒身部相邻的端面设置有同心的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所述第一环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棒身部与所述第二棒身部的相交处,所述第一环槽和所述第二环槽之间设置有四个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一连通槽,所述第二棒身部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一螺旋凹槽,所述第一螺旋凹槽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环槽。
所述第三棒身的直径比所述第二连通孔的直径小2mm,长度比所述第二连通孔的长度小20mm,所述第三棒身的外圆面设置有第二螺旋凹槽,所述第二螺旋凹槽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四环槽。所述第三棒身的端面设置有用于连接手柄的螺纹连接孔。
所述第一橡胶条用于套接在所述第一棒身部上,所述第二橡胶条用于套接在所述第二棒身部上,第三橡胶条用于套接在所述第三棒身部上,
所述第一橡胶条分别对应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攀,黄艳松,章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