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文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736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文胸,包括罩杯,凸出部,胸带,挂钩,背带,捌扣,内囊,药垫,其中,在罩杯的上端具有凸出部,胸带的一端与罩杯的侧端固定连接,胸带的另一端延伸至罩杯后方,在所述胸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背带的一端与所述凸出部固定连接,背带的另一端与胸带固定连接,在背带上连接有捌扣;在罩杯的后端缝制有上端或侧端具有开口的内囊,在所述内囊中放置有药垫;所述药垫包括底层,药物层,顶层,翻边,尼龙搭扣,其中,底层与顶层将药物层加持于中间,底层的边缘与顶层的边缘相互对合,底层的边缘与顶层的边缘共同折成翻边并缝纫固定,在顶层上缝纫有尼龙搭扣;药垫通过其上的尼龙搭扣与罩杯或内囊粘接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文胸
本技术涉及女性内衣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文胸。
技术介绍
文胸又称为胸罩,是一种遮蔽隐私同时支撑乳房的女性内衣。女性的乳房大部分是脂肪组织,有一些韧带与皮肤提供内部支撑。但是这些支撑往往不足以支撑乳房(特别是对年长女性来说)或是不让乳房移动,因此造成疼痛不适。穿胸罩的主要原因,就是提供乳房外部支撑,增加舒适性与活动力。文胸自诞生至今,已经经过了数百年的历史,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审美趋向的变化,文胸在材料、固定结构、花纹图案等方面不断演进,目前其基本构造已经较为成熟,形成了几类较为稳定的产品构型。然而,目前文胸产品在功能方面仍相对局限,普遍只能提供遮挡、承托等基本作用,部分功能性胸罩也只能实现美体塑形等作用,而在保健功能方面尚未获得理想的效果。近年来,女性乳腺炎发病率逐年上升,有些女性因为肩周炎,文胸背扣困难,传统的中国女性又不喜欢用前扣型。对于乳腺炎疾病,手术治疗成本高,同时存在着术后疼痛及复发率高的缺点;而药物治疗疗程较长,难以快速起效,而且服用药物对人体或多或少存在潜在风险,其中西药副作用大,中药口感不佳,而且见效缓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基于文胸产品实现对乳腺炎的药物干预,则有望伴随穿戴过程进行治疗,不仅干预时间较长,而且无需服用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文胸,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文胸产品无法对乳腺炎疾病提供药物干预作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带有药物成分的文胸产品不便于更换药物。本技术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可更换药垫的文胸产品,药垫与文胸之间缺乏良好的固着作用。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多功能文胸,包括罩杯,凸出部,胸带,挂钩,背带,捌扣,内囊,药垫,其中,在罩杯的上端具有凸出部,胸带的一端与罩杯的侧端固定连接,胸带的另一端延伸至罩杯后方,在所述胸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背带的一端与所述凸出部固定连接,背带的另一端与胸带固定连接,在背带上连接有捌扣;在罩杯的后端缝制有上端或侧端具有开口的内囊,在所述内囊中放置有药垫。作为优选,所述药垫包括底层,药物层,顶层,翻边,尼龙搭扣,其中,底层与顶层将药物层加持于中间,底层的边缘与顶层的边缘相互对合,底层的边缘与顶层的边缘共同折成翻边并缝纫固定,在顶层上缝纫有尼龙搭扣;药垫通过其上的尼龙搭扣与罩杯或内囊粘接固定。作为优选,所述药垫的中心位置具有通孔。作为优选,所述药垫中的药物成包括蒲公英和冰片。作为优选,所述挂钩位于罩杯的左侧方或右侧方。在以上技术方案中,罩杯直接笼罩在乳房表面,起到遮挡和托持作用;凸出部用于同背带连接;胸带用于从水平方向上绑缚在女性胸部下缘;挂钩用于将两侧的胸带进行合围固定,该挂钩的位置可设置于躯干侧端;背带用于将罩杯上缘向上牵拉,使其绷紧并覆盖在乳房上部,背带宜设计为弹性材质,用于在保证舒适的前提下提供牵拉力;捌扣用于调整背带的长度;位于罩杯内侧的内囊用于容纳药垫,在内囊的上端或侧端具有开口,以便于将药垫放入其中并保持稳定;药垫内装有蒲公英、冰片等药物成分,用于活血行气,消臃散结的作用。在药垫的具体构造中,底层和顶层用于对药物层起到容纳、包覆作用,底层和顶层的材质为织物或无纺布等;药物层为具体的药材成分;翻边由底层和顶层的边缘翻折并缝纫固定而成,用于保证内部药物得到有效封闭;尼龙搭扣用于使药垫同罩杯或内囊相粘接,从而确保药垫在内囊内的位置稳定;此外,还可在药垫的中部设置通孔结构,以保证乳头部位具有相对较好的透气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文胸。该技术方案在文胸产品常规构造的基础上,增设了便于装卸的药垫承载结构,并对药垫自身构型进行了适应性改进。具体来看,本技术在罩杯内侧缝制了上端具有开口或侧端具有开口的内囊,在内囊中置入药垫,从而可在穿戴过程中对乳房起到药物干预作用。基于内囊的开口结构,确保药垫便于更换。在药垫的内部结构中,利用上下两层织物包覆药材,织物边缘翻折并缝纫固定,从而确保了内部药物得到有效封闭,在此基础上,在药垫表面采用尼龙搭扣与罩杯或内囊进行粘接,可确保药垫在内囊内的位置稳定。此外,还可在药垫中心位置设置通孔结构,以保证乳头部位具有相对较好的透气性。应用本技术,可在穿戴文胸的过程中实现对乳房的药物干预作用,具有良好的功能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从前侧视角观察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从前侧视角观察的局部剖视立体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中药垫的一种可选构型图;图4是本技术从后侧视角观察的立体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中药垫的另一种可选构型图;图6是本技术中药垫的内部结构图;图中:1、罩杯2、凸出部3、胸带4、挂钩5、背带6、捌扣7、内囊8、药垫9、底层10、药物层11、顶层12、翻边13、尼龙搭扣14、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多功能文胸,如图1~6所示,包括罩杯1,凸出部2,胸带3,挂钩4,背带5,捌扣6,内囊7,药垫8,其中,在罩杯1的上端具有凸出部2,胸带3的一端与罩杯1的侧端固定连接,胸带3的另一端延伸至罩杯1后方,在所述胸带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4,背带5的一端与所述凸出部2固定连接,背带5的另一端与胸带3固定连接,在背带5上连接有捌扣6;在罩杯1的后端缝制有上端或侧端具有开口的内囊7,在所述内囊7中放置有药垫8。该装置的结构特点如下:罩杯1直接笼罩在乳房表面,起到遮挡和托持作用;凸出部2用于同背带5连接;胸带3用于从水平方向上绑缚在女性胸部下缘;挂钩4用于将两侧的胸带3进行合围固定,该挂钩4的位置可设置于躯干侧端;背带5用于将罩杯1上缘向上牵拉,使其绷紧并覆盖在乳房上部,背带5宜设计为弹性材质,用于在保证舒适的前提下提供牵拉力;捌扣6用于调整背带5的长度;位于罩杯1内侧的内囊7用于容纳药垫8,在内囊7的上端或侧端具有开口,以便于将药垫8放入其中并保持稳定;药垫8内装有蒲公英、冰片等药物成分,用于活血行气,消臃散结的作用。实施例2多功能文胸,如图1~6所示,包括罩杯1,凸出部2,胸带3,挂钩4,背带5,捌扣6,内囊7,药垫8,其中,在罩杯1的上端具有凸出部2,胸带3的一端与罩杯1的侧端固定连接,胸带3的另一端延伸至罩杯1后方,在所述胸带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4,背带5的一端与所述凸出部2固定连接,背带5的另一端与胸带3固定连接,在背带5上连接有捌扣6;在罩杯1的后端缝制有上端或侧端具有开口的内囊7,在所述内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文胸,其特征在于包括罩杯(1),凸出部(2),胸带(3),挂钩(4),背带(5),捌扣(6),内囊(7),药垫(8),其中,在罩杯(1)的上端具有凸出部(2),胸带(3)的一端与罩杯(1)的侧端固定连接,胸带(3)的另一端延伸至罩杯(1)后方,在所述胸带(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4),背带(5)的一端与所述凸出部(2)固定连接,背带(5)的另一端与胸带(3)固定连接,在背带(5)上连接有捌扣(6);在罩杯(1)的后端缝制有上端或侧端具有开口的内囊(7),在所述内囊(7)中放置有药垫(8);/n所述药垫(8)包括底层(9),药物层(10),顶层(11),翻边(12),尼龙搭扣(13),其中,底层(9)与顶层(11)将药物层(10)加持于中间,底层(9)的边缘与顶层(11)的边缘相互对合,底层(9)的边缘与顶层(11)的边缘共同折成翻边(12)并缝纫固定,在顶层(11)上缝纫有尼龙搭扣(13);药垫(8)通过其上的尼龙搭扣(13)与罩杯(1)或内囊(7)粘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文胸,其特征在于包括罩杯(1),凸出部(2),胸带(3),挂钩(4),背带(5),捌扣(6),内囊(7),药垫(8),其中,在罩杯(1)的上端具有凸出部(2),胸带(3)的一端与罩杯(1)的侧端固定连接,胸带(3)的另一端延伸至罩杯(1)后方,在所述胸带(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4),背带(5)的一端与所述凸出部(2)固定连接,背带(5)的另一端与胸带(3)固定连接,在背带(5)上连接有捌扣(6);在罩杯(1)的后端缝制有上端或侧端具有开口的内囊(7),在所述内囊(7)中放置有药垫(8);
所述药垫(8)包括底层(9),药物层(10),顶层(11),翻边(12),尼龙搭扣(13),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珊珊万珺欧琪雯郭宝云陈慧莹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