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鱿鱼加工用头筒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707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鱿鱼加工用头筒分离装置,涉及鱿鱼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下,大多数是通过手工来对鱿鱼进行头筒分离,然而手动进行分离工作效率较低,双手一直触碰鱿鱼存在着卫生隐患且容易对双手造成伤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框架,框架底部左侧设有开口,框架底部中部设有两道滑槽,框架下方设有固定座,框架通过转轴转接固定座,固定座左侧设有第一收料桶,第一收料桶设于开口正下方,固定座右侧设有第二收料桶,框架中部靠左侧前后各设有一个分离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将鱿鱼摆放至框架内,拉动把手,即可实现多只鱿鱼同时头筒分离,且手无需碰到鱿鱼,更加卫生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鱿鱼加工用头筒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鱿鱼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鱿鱼加工用头筒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鱿鱼,也称柔鱼、枪乌贼,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鞘亚纲十腕总目管鱿目开眼亚目的动物。体圆锥形,体色苍白,有淡褐色斑,头大,前方生有触足10条,尾端的肉鳍呈三角形,常成群游弋于深约20米的海洋中。头部两侧具有一对发达的鳃围绕口周围。常活动于浅海中上层,垂直移动范围达百余米。身体细长,呈长锥形,以磷虾、沙丁鱼、银汉鱼、小公鱼等为食,本身又为凶猛鱼类的猎食对象。卵子分批成熟,分批产出,卵包于胶质卵鞘中,每个卵鞘随种类不同包卵几个至几百个,不同种类的产卵量差别也很大,从几百个至几万个。鱿鱼的头部的头须与鱿鱼的筒身可分别做成不同的美食,所以将鱿鱼进行头筒分离是常见的加工步骤。现有技术下,大多数是通过手工来对鱿鱼进行头筒分离,然而手动进行分离工作效率较低,双手一直触碰鱿鱼存在着卫生隐患且容易对双手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下,大多数是通过手工来对鱿鱼进行头筒分离,然而手动进行分离工作效率较低,双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鱿鱼加工用头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n所述框架(1)底部左侧设有开口(11),所述框架(1)底部中部设有两道滑槽(12),所述框架(1)下方设有固定座(2),所述框架(1)通过转轴(21)转接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左侧设有第一收料桶(3),所述第一收料桶(3)设于开口(11)正下方,所述固定座(2)右侧设有第二收料桶(31);/n所述框架(1)中部靠左侧前后各设有一个分离块(4),所述分离块(4)底部固接圆杆(5),所述圆杆(5)设于滑槽(12)内并沿滑槽(12)右侧贯穿至框架(1)底部右侧,所述圆杆(5)右端固接把手(6);/n所述分离块(4)左侧设有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鱿鱼加工用头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
所述框架(1)底部左侧设有开口(11),所述框架(1)底部中部设有两道滑槽(12),所述框架(1)下方设有固定座(2),所述框架(1)通过转轴(21)转接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左侧设有第一收料桶(3),所述第一收料桶(3)设于开口(11)正下方,所述固定座(2)右侧设有第二收料桶(31);
所述框架(1)中部靠左侧前后各设有一个分离块(4),所述分离块(4)底部固接圆杆(5),所述圆杆(5)设于滑槽(12)内并沿滑槽(12)右侧贯穿至框架(1)底部右侧,所述圆杆(5)右端固接把手(6);
所述分离块(4)左侧设有卡头装置(7),所述卡头装置(7)包括两个侧板(71),所述侧板固接于框架(1)前后侧壁上,两侧所述侧板(71)之间设有卡头板(73),所述卡头板(73)顶部设有第一磁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衡方晓蕾薛明海
申请(专利权)人:福清市龙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