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火龙果种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607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火龙果种植架,包括土层、第一架体、立柱、第二架体和套筒,所述土层的顶端安装有底板,且底板的顶端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套设有立柱,且立柱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架体,所述立柱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架体,且立柱的顶端通过支架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顶端固定有亮度传感器,且太阳能电池板的下方固定有植物补光灯,所述亮度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植物补光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土层、套筒、底板、第一固定桩、第二固定桩,便于装置的固定安装与拆卸,装置与土层的连接更加紧密,不容易松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火龙果种植架
本技术涉及火龙果种植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式火龙果种植架。
技术介绍
火龙果是一种低能量的水果,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减肥、降低胆固醇、预防便秘、大肠癌等功效,还有丰富的纤维,能够预防便秘,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火龙果为多年生攀援性的多肉植物,所以在种植火龙果的时候需要用到种植架,传统的火龙果种植架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具体存在以下问题;1、此类种植架大多不便于固定安装,结构稳定性不高,容易晃动甚至是倒塌,使用不便;2、由于光照对火龙果的生长非常重要,天气原因产生的光照不足,会影响火龙果的品质,而现有的种植架不具备补光的功能;3、此类种植架的高度不便于调节,无法满足不同的种植需求,而且大部分的种植架不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拼接,使用时局限性较大;4、此类装置使用时耗费电力资源较多,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火龙果种植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种植架安装稳定性不高、不具备补光功能、无法调节高度,无法拼接使用以及不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火龙果种植架,包括土层(1)、第一架体(5)、立柱(11)、第二架体(12)和套筒(15),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层(1)的顶端安装有底板(16),且底板(16)的顶端固定有套筒(15),所述套筒(15)的内部套设有立柱(11),且立柱(1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架体(5),所述立柱(11)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架体(12),且立柱(11)的顶端通过支架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9),所述太阳能电池板(9)的顶端固定有亮度传感器(8),且太阳能电池板(9)的下方固定有植物补光灯(6),所述植物补光灯(6)顶部的一端固定有蓄电池(7),且植物补光灯(6)顶部的另一端固定有单片机(10),所述亮度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火龙果种植架,包括土层(1)、第一架体(5)、立柱(11)、第二架体(12)和套筒(15),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层(1)的顶端安装有底板(16),且底板(16)的顶端固定有套筒(15),所述套筒(15)的内部套设有立柱(11),且立柱(1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架体(5),所述立柱(11)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架体(12),且立柱(11)的顶端通过支架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9),所述太阳能电池板(9)的顶端固定有亮度传感器(8),且太阳能电池板(9)的下方固定有植物补光灯(6),所述植物补光灯(6)顶部的一端固定有蓄电池(7),且植物补光灯(6)顶部的另一端固定有单片机(10),所述亮度传感器(8)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单片机(10)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植物补光灯(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火龙果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5)远离立柱(11)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卡块(4),且第二架体(12)远离立柱(11)一侧的两端均设置与卡块(4)相匹配的卡槽(19),所述第一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冰王茜茜
申请(专利权)人:湛江市大民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