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气力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555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特别是一种电驱气力播种机。包括电池组、起垄整形装置和播种装置,起垄整形装置设置在机架的下部,机架的后部设有镇压轮,所述起垄整形装置包括中心转轴和设置在中心转轴上的起垄筒,中心转轴的端部设有电机,电池组与电机连接,起垄筒包括内筒、外筒和整形盘,内筒位于外筒的内侧,外筒与内筒之间设有环形腔体,外筒的环形表面呈栅格状,外筒固定在中心转轴上,外筒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整形盘,整形盘呈圆台形,沿整形盘的环形表面设有数个长条形孔,内筒与中心转轴之间偏心转动连接,内筒的底部与外筒之间的间隙最小。其结构简单,实现了对大土块的破碎和情况,并保证了开沟深度的一致,起垄效果好,提高了播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驱气力播种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特别是一种电驱气力播种机。
技术介绍
我国地域辽阔,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种植方式等多种多样,南北方有着明显的差异。北方表现为旱地作业,以向土壤中播入规定量的种子为主要种植手段,所用机具为播种机械,这样可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温度使之出苗、生长。但是在实际播种过程中,在土壤中通常会有大土块,土壤中的大土块会影响种子的播种效果,为此一般要将大土块破碎。目前大土块的破碎通常采用人工来完成,或者遇到大土块后利用特定的破碎装置来破碎,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降低了播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电驱气力播种机,其结构简单,实现了对大土块的破碎和情况,并保证了开沟深度的一致,起垄效果好,提高了播种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驱气力播种机,包括电池组、起垄整形装置和播种装置,电池组、起垄整形装置和播种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上,电池组位于起垄整形装置的上方,起垄整形装置位于播种装置的前方,起垄整形装置设置在机架的下部,机架的后部设有镇压轮,其中,所述起垄整形装置包括中心转轴和设置在中心转轴上的起垄筒,中心转轴的端部设有电机,电池组与电机连接,起垄筒包括内筒、外筒和整形盘,内筒位于外筒的内侧,外筒与内筒之间设有环形腔体,外筒的环形表面呈栅格状,外筒固定在中心转轴上,外筒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整形盘,整形盘呈圆台形,沿整形盘的环形表面设有数个长条形孔,内筒与中心转轴之间偏心转动连接,内筒的底部与外筒之间的间隙最小;<br>所述起垄整形装置和播种装置之间的机架底部设有限深滑板和开沟器,限深滑板的前端与机架连接,设有限深滑板的后端呈水平状,其后端设有数个长条形孔,开沟器的开沟铲设置在长条形内;所述镇压轮包括外辊和内辊,内辊固定在镇压轮的中心轴上,外辊位于内辊的外侧,外辊与内辊之间通过数个弹簧连接,弹簧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本技术中,所述播种装置包括排种器和分种器,分种器与排种器底部的投种口连接,排种器内设有数个由黄铜制成的刮种板,排种器进气口处设有进气口挡片,排种器内排种腔的侧壁设有通气孔,分种器的上部设有与排种器底部的投种口连接的落种腔,落种腔的底部设有两个独立的落种管,落种管内设有弧形滑道。所述内筒与中心转轴之间设有轴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起垄整平装置不仅起到了对土壤起垄并对起垄后的土壤起到了整形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对起垄过程中的大土块起到了切碎和整平作用,保证了土壤起垄的效果;(2)排种装置在排种过程中可以防止种子粘连,通过分种器实现了种子的低速等位置下降;(3)通过设置限深板,保证开沟器的开沟深度一致;(4)该播种机采用前轮驱动,电机和电池都设置在前轮,整机重心在前轮,避免打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起垄整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起垄整形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排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排种器进气口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分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镇压轮的剖视图。图中:1电池组;2起垄整形装置;3限深滑板;4排种器;401刮种板;402通气孔;403进气口挡片;5开沟器;6中心转轴;7起垄筒;701整形盘;702外筒;703内筒;8分种器;9风机;10镇压轮;1001外辊;1002弹簧;1003内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电驱气力播种机包括电池组1、起垄整形装置2和播种装置,电池组1、起垄整形装置2和播种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上,电池组1位于起垄整形装置2的上方,起垄整形装置2位于播种装置的前方,起垄整形装置2设置在机架的下部。电池组1为电机提供电源,电机带动起垄整形装置2转动。机架的后部设有镇压轮10。如图3和图4所示,起垄整形装置2包括中心转轴6和设置在中心转轴6上的起垄筒7,中心转轴6的端部设有电机,电池组1与电机连接,电池组1为电机提供电源,电机动作带动中心转轴6转动。起垄筒7包括内筒703、外筒702和整形盘701,其中内筒703位于外筒702的内侧,外筒702与内筒703之间设有环形腔体,外筒702的环形表面呈栅格状。外筒702固定在中心转轴6上,外筒70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整形盘701,整形盘701呈圆台形,沿整形盘的环形表面设有数个长条形孔,整形盘701起到了整形和导向的作用。内筒703与中心转轴6之间偏心连接,且内筒703与中心转轴6之间可以设置轴承。电机带动中心转轴6转动,从而带动外筒702转动,由于内筒703与中心转轴6之间为偏心转动连接。内筒703的底部与外筒702之间的间隙最小。起垄过程中,外筒702转动过程中带动整个装置向前运动,内筒703在转动惯性和重力作用下,绕中心转轴6摆动,大土块通过外筒702上的栅格孔,进入外筒702和内筒703之间,通过内筒703的摆动,可以对外筒702和内筒703之间的大土块进行按压和研磨,从而将位于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环形腔体内的大土块切碎和整平。综上所述,起垄整形装置起到了三个作用,第一,起垄筒为该播种机的行走轮,实现了前轮驱动;第二,实现导向作用,垄上行走准直度好;第三,实现大土块的整形碎土。播种装置包括排种器4和分种器8,分种器8与排种器4底部的投种口连接。该播种机工作时由高速风机9产生负压,传给排种器4的真空室。排种器4包括排种盘和数个刮种板401,排种盘上沿其圆周方向设有数个吸种孔,排种盘回转时,在真空室负压作用下吸附种子,并随排种盘一起转动。当种子转出真空室后,不再承受负压,就靠自重或在刮种器作用下经分种器8落入沟内,实现了单粒精播。排种器工作过程将依次经过充种、携种、排种三个区段。吸种区段指排种器借助负压将种子吸附种孔上的过程;携种区段指被吸附到种孔上的种子在自身重力、离心惯性力、摩擦力、负压吸力等作用下,随排种盘转过一定角度,转动至排种区段的过程;排种区段负压消失,种子转到投种口时,在自身重力或刮种器作用下落入导种器完成卸种过程。排种区段,理想状态是零压投种,在种子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导种器。如图5所示,排种区段的排种器壳体处设置通气孔402,通气孔402与外部相通,保证零压投种。在携种区段设有数个刮种板401,刮种板用于刮去吸孔吸附的多余种子,降低重播率。投种口处的刮种板用于刮去种孔上未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落的种子,降低漏播率。刮种板均由采用黄铜制作,可消除摩擦生成的静电荷,避免种子粘连。如图7所示,分种器8的上部设有与排种器4底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驱气力播种机,包括电池组(1)、起垄整形装置(2)和播种装置,电池组(1)、起垄整形装置(2)和播种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上,电池组(1)位于起垄整形装置(2)的上方,起垄整形装置(2)位于播种装置的前方,起垄整形装置(2)设置在机架的下部,机架的后部设有镇压轮(10),其特征在于:/n所述起垄整形装置(2)包括中心转轴(6)和设置在中心转轴(6)上的起垄筒(7),中心转轴(6)的端部设有电机,电池组(1)与电机连接,起垄筒(7)包括内筒(703)、外筒(702)和整形盘(701),内筒(703)位于外筒(702)的内侧,外筒(702)与内筒(703)之间设有环形腔体,外筒(702)的环形表面呈栅格状,外筒(702)固定在中心转轴(6)上,外筒(70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整形盘(701),整形盘(701)呈圆台形,沿整形盘的环形表面设有数个长条形孔,内筒(703)与中心转轴(6)之间偏心转动连接,内筒(703)的底部与外筒(702)之间的间隙最小;/n所述起垄整形装置(2)和播种装置之间的机架底部设有限深滑板(3)和开沟器(5),限深滑板(3)的前端与机架连接,设有限深滑板(3)的后端呈水平状,其后端设有数个长条形孔,开沟器(5)的开沟铲设置在长条形孔内;/n所述镇压轮(10)包括外辊(1001)和内辊(1003),内辊(1003)固定在镇压轮(10)的中心轴上,外辊(1001)位于内辊(1003)的外侧,外辊(1001)与内辊(1003)之间通过数个弹簧(1002)连接,弹簧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气力播种机,包括电池组(1)、起垄整形装置(2)和播种装置,电池组(1)、起垄整形装置(2)和播种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上,电池组(1)位于起垄整形装置(2)的上方,起垄整形装置(2)位于播种装置的前方,起垄整形装置(2)设置在机架的下部,机架的后部设有镇压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垄整形装置(2)包括中心转轴(6)和设置在中心转轴(6)上的起垄筒(7),中心转轴(6)的端部设有电机,电池组(1)与电机连接,起垄筒(7)包括内筒(703)、外筒(702)和整形盘(701),内筒(703)位于外筒(702)的内侧,外筒(702)与内筒(703)之间设有环形腔体,外筒(702)的环形表面呈栅格状,外筒(702)固定在中心转轴(6)上,外筒(70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整形盘(701),整形盘(701)呈圆台形,沿整形盘的环形表面设有数个长条形孔,内筒(703)与中心转轴(6)之间偏心转动连接,内筒(703)的底部与外筒(702)之间的间隙最小;
所述起垄整形装置(2)和播种装置之间的机架底部设有限深滑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方艳张鹏程杨亮王红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