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盐碱土壤改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555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2
一种自动化盐碱土壤改良装置,包括车架,车架的顶面固定安装搅拌箱,车架的中部开设轴向为前后方向的柱形透槽,搅拌箱底面对应柱形透槽中部开设凹面朝下的弧形凹槽,搅拌箱内底面对应弧形凹槽开设竖向的与之相通的条形透槽,辊体外周开设两组轴向相互垂直的出料通孔。本设计采用动力装置驱动辊体的转动来进行有机肥的施加,转动的辊体既可实现喷洒出料又充当搅拌箱的出料阀门,将喷洒的有机肥与土壤充分搅拌,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有机肥对于盐碱土壤的改良效果,辊体采用两组轴向垂直且不相交的出料通孔,在辊体转动的同时既能施加固体颗粒状的复合有机肥料进行盐碱土壤改良,同是还能将液态的有机肥喷洒进行盐碱土壤改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盐碱土壤改良装置
本技术属于土壤改良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化盐碱土壤改良装置。
技术介绍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现在土壤盐碱化问题是人们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为了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必须及时对盐碱土壤进行处理,盐碱土壤的改良方法中效果较好的为针对土壤施加有机肥,现在对于施加有机肥既有施加多种固体颗粒状的有机肥混合料也有将有机肥进行搅拌溶解施加液态有机肥,而现有技术中鲜少有能够适用于固液两种状态的有机肥进行盐碱土壤改良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盐碱土壤改良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化盐碱土壤改良装置,包括车架,车架的顶面固定安装搅拌箱,车架的中部开设轴向为前后方向的柱形透槽,搅拌箱底面对应柱形透槽中部开设凹面朝下的弧形凹槽,搅拌箱内底面对应弧形凹槽开设竖向的与之相通的条形透槽,柱形透槽内设有轴向为前后方向的辊体,辊体外周开设两组轴向相互垂直的出料通孔,两组出料通孔沿辊体轴向交替分布且不相交,每组包括数个等间距分布的出料通孔,出料通孔均能与条形透槽相通,辊体的上部始终与弧形凹槽密封接触配合,辊体前侧的转轴轴承连接对应的柱形透槽侧壁,辊体后侧的转轴贯穿对应的车架且与之轴承连接,搅拌箱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箱的顶面一侧开设进料口,搅拌箱的顶面另一侧开设进水口,搅拌箱还设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正转驱动搅拌装置运行,动力装置反转驱动搅拌装置与辊体转动,车架的底面四角处通过支架固定安装电动滚轮,车架的底面中部设有两个前后轴向的松土搅拌装置,两松土搅拌装置分别位于辊体两侧,车架的顶面一侧固定安装电源,车架的顶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控制器,搅拌装置、动力装置、两松土搅拌装置、电动滚轮均分别与控制器、电源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盐碱土壤改良装置,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转轴、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棘轮、圆环、数个棘齿,搅拌箱的后侧固定安装输出轴朝下的第一电机,搅拌箱的后侧通过支架轴承安装竖向的第二转轴,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第二转轴的上端,第二转轴的上端外周固定套装第一伞齿轮,搅拌装置设有与第一伞齿轮啮合配合的第二伞齿轮,第二转轴的下端固定安装齿朝下的棘轮,辊体转轴的后端固定安装圆环,圆环的外周铰接安装数个棘齿,棘齿的铰接处均安装扭簧,棘齿均能与棘轮啮合配合,第一电机与电源、控制器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盐碱土壤改良装置,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数根搅拌棒,搅拌箱内中部设有轴向为前后方向的搅拌轴,搅拌轴的前端轴承连接搅拌箱的前侧壁,搅拌轴的外周等间距安装数组等间距分布的搅拌棒,每组搅拌棒包括数根呈环形分布的搅拌棒,搅拌轴的后端贯穿对应的搅拌箱侧壁且与之通过密封轴承连接,搅拌轴的后端与动力装置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盐碱土壤改良装置,所述的进料口的外端固定安装上大下小的椎体型的进料斗。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在使用前,出料通孔均不与条形凹槽相通,当需要施加固体颗粒有机肥时,工作人员将多种固体有机肥从进料口加入搅拌箱内,动力装置正转,动力装置驱动搅拌装置对搅拌箱内的有机肥进行搅拌;出料通孔的内径大于有机肥的颗粒粒径,松土搅拌装置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在使用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电动滚轮带动车架向前移动,此时车架的左侧朝前,两松土搅拌装置同时工作,位于辊体前侧的松土搅拌装置将盐碱土壤松化,同时动力装置反转,动力装置驱动搅拌装置继续对搅拌箱内的有机肥进行搅拌,同时动力装置驱动辊体转动,如图1所示,辊体的转动使得两组出料通孔交替条形通孔相通,搅拌箱内的有机肥经过出料通孔随辊体转动的同时洒向松化的土壤上方,在车架移动的过程中位于辊体后侧的松土搅拌装置将洒下的有机肥与土壤进行搅拌,由于两组出料通孔轴向相互垂直且不相交,且动力装置驱动辊体转动,使得搅拌箱内的有机肥通过出料通孔洒向土壤表面并与土壤混合;当需要施加液态的有机肥时,工作人员将有机肥从进料口加入搅拌箱内,同时从进水口加入溶剂,动力装置正转,驱动搅拌装置将搅拌箱内的有机肥溶解,同时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液态有机肥的施加,且由于施加的为液态有机肥,在辊体随动力装置转动的过程中,液态的有机肥从出料通孔流出时,在辊体的转动下,使得液态的有机肥洒向土壤,从而起到喷洒的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构思巧妙,采用动力装置驱动辊体的转动来进行有机肥的施加,转动的辊体既可实现喷洒出料又充当搅拌箱的出料阀门,同时采用两个松土搅拌装置将土壤松化后,将喷洒的有机肥与土壤充分搅拌,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有机肥对于盐碱土壤的改良效果,辊体采用两组轴向垂直且不相交的出料通孔,在辊体转动的同时既能施加固体颗粒状的复合有机肥料进行盐碱土壤改良,同是还能将液态的有机肥喷洒进行盐碱土壤改良,一套装置实现两种操作,且采用自动化的操作,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A向视图的放大图;图3是图1Ⅰ局部的放大图;图4是图2B向视图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自动化盐碱土壤改良装置,如图所示,包括车架1,车架1的顶面固定安装搅拌箱2,车架1的中部开设轴向为前后方向的柱形透槽3,搅拌箱2底面对应柱形透槽3中部开设凹面朝下的弧形凹槽4,搅拌箱2内底面对应弧形凹槽4开设竖向的与之相通的条形透槽5,柱形透槽3内设有轴向为前后方向的辊体6,辊体6外周开设两组轴向相互垂直的出料通孔7,两组出料通孔7沿辊体6轴向交替分布且不相交,每组包括数个等间距分布的出料通孔7,出料通孔7均能与条形透槽5相通,辊体6的上部始终与弧形凹槽4密封接触配合,辊体6前侧的转轴轴承连接对应的柱形透槽3侧壁,辊体6后侧的转轴贯穿对应的车架1且与之轴承连接,搅拌箱2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箱2的顶面一侧开设进料口11,搅拌箱2的顶面另一侧开设进水口12,搅拌箱2还设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正转驱动搅拌装置运行,动力装置反转驱动搅拌装置与辊体6转动,车架1的底面四角处通过支架固定安装电动滚轮8,车架1的底面中部设有两个前后轴向的松土搅拌装置,两松土搅拌装置分别位于辊体6两侧,车架1的顶面一侧固定安装电源10,车架1的顶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控制器9,搅拌装置、动力装置、两松土搅拌装置、电动滚轮8均分别与控制器9、电源10连接。本技术在使用前,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盐碱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车架(1)的顶面固定安装搅拌箱(2),车架(1)的中部开设轴向为前后方向的柱形透槽(3),搅拌箱(2)底面对应柱形透槽(3)中部开设凹面朝下的弧形凹槽(4),搅拌箱(2)内底面对应弧形凹槽(4)开设竖向的与之相通的条形透槽(5),柱形透槽(3)内设有轴向为前后方向的辊体(6),辊体(6)外周开设两组轴向相互垂直的出料通孔(7),两组出料通孔(7)沿辊体(6)轴向交替分布且不相交,每组包括数个等间距分布的出料通孔(7),出料通孔(7)均能与条形透槽(5)相通,辊体(6)的上部始终与弧形凹槽(4)密封接触配合,辊体(6)前侧的转轴轴承连接对应的柱形透槽(3)侧壁,辊体(6)后侧的转轴贯穿对应的车架(1)且与之轴承连接,搅拌箱(2)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箱(2)的顶面一侧开设进料口(11),搅拌箱(2)的顶面另一侧开设进水口(12),搅拌箱(2)还设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正转驱动搅拌装置运行,动力装置反转驱动搅拌装置与辊体(6)转动,车架(1)的底面四角处通过支架固定安装电动滚轮(8),车架(1)的底面中部设有两个前后轴向的松土搅拌装置,两松土搅拌装置分别位于辊体(6)两侧,车架(1)的顶面一侧固定安装电源(10),车架(1)的顶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控制器(9),搅拌装置、动力装置、两松土搅拌装置、电动滚轮(8)均分别与控制器(9)、电源(1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盐碱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车架(1)的顶面固定安装搅拌箱(2),车架(1)的中部开设轴向为前后方向的柱形透槽(3),搅拌箱(2)底面对应柱形透槽(3)中部开设凹面朝下的弧形凹槽(4),搅拌箱(2)内底面对应弧形凹槽(4)开设竖向的与之相通的条形透槽(5),柱形透槽(3)内设有轴向为前后方向的辊体(6),辊体(6)外周开设两组轴向相互垂直的出料通孔(7),两组出料通孔(7)沿辊体(6)轴向交替分布且不相交,每组包括数个等间距分布的出料通孔(7),出料通孔(7)均能与条形透槽(5)相通,辊体(6)的上部始终与弧形凹槽(4)密封接触配合,辊体(6)前侧的转轴轴承连接对应的柱形透槽(3)侧壁,辊体(6)后侧的转轴贯穿对应的车架(1)且与之轴承连接,搅拌箱(2)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箱(2)的顶面一侧开设进料口(11),搅拌箱(2)的顶面另一侧开设进水口(12),搅拌箱(2)还设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正转驱动搅拌装置运行,动力装置反转驱动搅拌装置与辊体(6)转动,车架(1)的底面四角处通过支架固定安装电动滚轮(8),车架(1)的底面中部设有两个前后轴向的松土搅拌装置,两松土搅拌装置分别位于辊体(6)两侧,车架(1)的顶面一侧固定安装电源(10),车架(1)的顶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控制器(9),搅拌装置、动力装置、两松土搅拌装置、电动滚轮(8)均分别与控制器(9)、电源(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盐碱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兴荣卞景阳刘琳帅齐国超刘洋张俊杰吴玉才陈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