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卷收装置及该装置构成的联合作业机及其残膜打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552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残膜卷收装置及该装置构成的联合作业机及其残膜打捆方法,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秸秆粉碎收集装置、残膜打捆机构、卸膜机构和残膜捡拾装置,残膜打捆机构将残膜捡拾装置回收的地膜直接打捆,成型的膜捆从残膜打捆机构处卸下落至地面或者是输送带,输送带及时将膜捆输送至田间相应位置,秸秆粉碎装置可直接将秸秆粉碎还田,亦可收集秸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回收的地膜打捆成卷,充分利用空间,使机具结构紧凑,卸膜机构快速将膜捆卸下,提高机具的工作效率和经济实用性,同时可将粉碎后的秸秆收集加以利用,提升秸秆综合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残膜卷收装置及该装置构成的联合作业机及其残膜打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残膜卷收装置及该装置构成的联合作业机及其残膜打捆方法,属于农业机械装备

技术介绍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引进我国。这项栽培技术主要应用于干旱及半旱地区和高寒地区,起到保温、保墒、抑制杂草生长等作用,不仅使各种作物获得丰收,而且使作物品质也得到改善,经济效益增加明显。地膜是一种难于降解的PE材料,长期覆膜种植的农田中累积大量地膜,致使农田“白色污染”突显,对农田生态和农村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亟需对其进行有效治理。目前,机械回收残膜是治理残膜污染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从有无集膜箱来看,残膜回收机分带集膜箱和不带集膜箱两种;从机具作业的形式划分,又有单一收膜的残膜回收机和联合作业的残膜回收机。搂膜机是当前应用最为普及的收膜机具,该机型不仅可以播种前使用,也可通过简单改装在秋后使用。秋后使用的搂膜机需要先用秸秆粉碎还田机间隔30~50m整理出行道,用于堆卸搂集的地膜,然后再进行装车转运,回收工序多,劳动强度大,作业效果较差。带集膜箱的残膜回收机又分为带压实机构和不带压实机构两种,不带压实机构的残膜回收机因残膜的有效装载量太小在应用过程中受到诸多制约,带压实机构的残膜回收机普遍存在结构复杂、造价高、故障率高等问题。联合作业的残膜回收机因作业的功能不同,种类较多,如整地收膜联合作业机、秸秆粉碎还田或秸秆整秆起拔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等。秋后回收的地膜中夹杂大量枝叶、秸秆等杂质,回收物“蓬松”,不宜于储运,再加上南疆地区冬季饲草不足,需要将作物秸秆饲料化应用。现有的联合作业机一方面不能将粉碎的棉花秸秆进行收集,另一方面难以对地膜进行高效打捆,在制约农田地膜机械化回收进程的同时,影响作物秸秆综合效益的再扩大。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残膜卷收装置及该装置构成的联合作业机及其残膜打捆方法,能够将回收的地膜打捆成卷,充分利用空间,使机具结构紧凑,卸膜机构快速将膜捆卸下,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实用性,同时可将粉碎后的秸秆收集加以利用,提升秸秆综合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残膜卷收装置及该装置构成的联合作业机及其残膜打捆方法,该作业机结构紧凑,充分利用空间,实现对回收地膜无芯打捆成卷,具有良好的作业性能,解决了回收地膜“蓬松”不宜储运及二次污染等问题,且残膜打捆机构结构简单且工作效率高,卸膜机构能够快速将打好的膜捆卸下,提高了机具的工作效率和经济实用性,同时可将粉碎后的秸秆收集加以利用,提升秸秆的综合效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残膜卷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残膜打捆机构(9),所述残膜打捆机构(9)包含前主动辊轴(9-3)、前辅助辊轴(9-1)、前皮带(9-2)、后主动辊轴(9-4)、后辅助辊轴(9-6)和后皮带(9-5),且所述前主动辊轴(9-3)和后主动辊轴(9-4)的转动方向一致,所述前皮带(9-2)安置在前主动辊轴(9-3)和前辅助辊轴(9-1)上,所述后辅助辊轴(9-6)至少设有两个,所述后皮带(9-5)安置在后主动辊轴(9-4)和后辅助辊轴(9-6)上,即所述后皮带(9-5)由后主动辊轴(9-4)和多个后辅助辊轴(9-6)撑开并形成一个空间,且其中一个后辅助辊轴(9-6)上设有能够通过控制所述后辅助辊轴(9-6)来改变上述空间形状的液压油缸Ⅱ(16),所述液压油缸Ⅱ(16)的一端固定在机架(2)上,另一端为活动端且与后辅助辊轴(9-6)连接,通过设置卸荷压力与膜捆直径相配合,且所述前皮带(9-2)与后皮带(9-5)之间形成一个喇叭状的空间,所述空间的上端开口大于下端开口,实际使用时,从开口较大的上端将残膜(18)投放到前皮带(9-2)与后皮带(9-5)之前的空间内进行打捆,打捆结束后,从开口较小的下端将残膜捆(19)卸出。进一步的,残膜卷收装置还包括卸膜机构(13),所述卸膜机构(13)至少包含液压油缸Ⅰ(12),所述液压油缸Ⅰ(12)设置在前辅助辊轴(9-1)和/或与之相邻的后辅助辊轴(9-6)上。作为优选,至少设有三个后辅助辊轴(9-6),且设有液压油缸Ⅱ(16)的后辅助辊轴(9-6)位于所述后皮带(9-5)所围成空间的外侧。一种残膜卷收及秸秆粉碎收集联合作业机,包括机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上至少设有如上所述的残膜卷收装置。作为优选,残膜卷收及秸秆粉碎收集联合作业机还包括输送带(13-3),所述输送带(13-3)设置在残膜打捆机构(9)的下方且与作业机行走方向垂直,所述输送带(13-3)的一端设有转轴(13-2),所述转轴(13-2)上设有液压马达(13-1),且所述转轴(13-2)安装在机架(2)上,当残膜成捆后通过所述液压油缸Ⅰ(12)控制前辅助辊轴(9-1)和/或与之相邻的后辅助辊轴(9-6)相反移动使残膜捆掉落至输送带(13-3)上,而所述液压马达(13-1)能够控制转轴(13-2)转动,使所述转轴(13-2)能够带动输送带(13-3)工作,及时将残膜捆输送至田间。进一步的,所述残膜卷收装置的后侧设有残膜捡拾装置(17)。进一步的,残膜卷收及秸秆粉碎收集联合作业机还包括秸秆粉碎收集装置、传动系统、液压系统以及设置在机架(2)上的行走机构(11),其中:所述秸秆粉碎收集装置包含秸秆粉碎机(5),所述秸秆粉碎机(5)设置在机架(2)的下方,所述秸秆粉碎机(5)的上方设有秸秆收集箱(4),所述秸秆粉碎机(5)内设有秸秆粉碎机搅龙(5-1),所述秸秆粉碎机搅龙(5-1)的输出端设有风机(7),所述风机(7)的上端设有秸秆输送管(6);工作时,秸秆通过所述秸秆粉碎机(5)粉碎后抛至秸秆粉碎机搅龙(5-1)处,并输送至其出口端,经过风机(7)和秸秆输送管(6)后送至秸秆收集箱(4)内。所述传动系统包含万向节传动轴Ⅰ(1)、万向节传动轴Ⅱ(8)、中间传动变速箱(10)、链传动Ⅰ(14)和链传动Ⅱ(15);动力传递路线: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依次到万向节传动轴Ⅰ(1)、秸秆粉碎机(5)和万向节传动轴Ⅱ(8),再经中间传动变速箱(10)分为两路,分别传至链传动Ⅰ(14)和链传动Ⅱ(15),其中,链传动Ⅰ(14)将动力传至残膜打捆机构(9)的后主动辊轴(9-4),再由后主动辊轴(9-4)传至前主动辊轴(9-3);链传动Ⅱ(15)将动力传至残膜捡拾装置(17);所述液压系统包含液压油缸Ⅰ(12)、液压油缸Ⅱ(16)及液压控制阀(3),通过所述液压控制阀(3)来控制液压油缸Ⅰ(12)和液压油缸Ⅱ(16)。进一步的,所述前主动辊轴(9-3)、后主动辊轴(9-4)、前辅助辊轴(9-1)和后辅助辊轴(9-6)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2)上。一种残膜打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上所述的残膜打捆机构(9),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设置前主动辊轴(9-3)和后主动辊轴(9-4)的转动方向一致,使前皮带(9-2)和后皮带(9-5)对残膜(18)的作用力相反,残膜(18)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残膜卷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残膜打捆机构(9),所述残膜打捆机构(9)包含前主动辊轴(9-3)、前辅助辊轴(9-1)、前皮带(9-2)、后主动辊轴(9-4)、后辅助辊轴(9-6)和后皮带(9-5),所述前皮带(9-2)安置在前主动辊轴(9-3)和前辅助辊轴(9-1)上,所述后辅助辊轴(9-6)至少设有两个,所述后皮带(9-5)安置在后主动辊轴(9-4)和后辅助辊轴(9-6)上,所述相邻前皮带(9-2)与后皮带(9-5)之间形成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空间,且前皮带(9-2)和后皮带(9-5)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后皮带(9-5)由后主动辊轴(9-4)和后辅助辊轴(9-6)撑开并形成一个空间,且其中一个后辅助辊轴(9-6)上设有能够通过控制所述后辅助辊轴(9-6)移动来改变上述空间形状的油缸Ⅱ(16),所述油缸Ⅱ(16)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为活动端且与后辅助辊轴(9-6)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25 CN 20191067480191.一种残膜卷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残膜打捆机构(9),所述残膜打捆机构(9)包含前主动辊轴(9-3)、前辅助辊轴(9-1)、前皮带(9-2)、后主动辊轴(9-4)、后辅助辊轴(9-6)和后皮带(9-5),所述前皮带(9-2)安置在前主动辊轴(9-3)和前辅助辊轴(9-1)上,所述后辅助辊轴(9-6)至少设有两个,所述后皮带(9-5)安置在后主动辊轴(9-4)和后辅助辊轴(9-6)上,所述相邻前皮带(9-2)与后皮带(9-5)之间形成上大下小的喇叭状空间,且前皮带(9-2)和后皮带(9-5)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后皮带(9-5)由后主动辊轴(9-4)和后辅助辊轴(9-6)撑开并形成一个空间,且其中一个后辅助辊轴(9-6)上设有能够通过控制所述后辅助辊轴(9-6)移动来改变上述空间形状的油缸Ⅱ(16),所述油缸Ⅱ(16)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为活动端且与后辅助辊轴(9-6)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膜卷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膜机构(13),所述卸膜机构(13)至少包含油缸Ⅰ(12),所述油缸Ⅰ(12)设置在前辅助辊轴(9-1)和/或与之相邻的后辅助辊轴(9-6)上。


3.一种残膜卷收及秸秆粉碎收集联合作业机,包括机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上至少设有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残膜卷收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残膜卷收及秸秆粉碎收集联合作业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带(13-3),所述输送带(13-3)设置在残膜打捆机构(9)的下方,所述输送带(13-3)的一端设有转轴(13-2),所述转轴(13-2)上设有液压马达(13-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残膜卷收及秸秆粉碎收集联合作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残膜卷收装置的后侧设有残膜捡拾装置(17)。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残膜卷收及秸秆粉碎收集联合作业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秸秆粉碎收集装置、传动系统、液压系统以及设置在机架(2)上的行走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勇涛王吉亮陈绍杰秦朝民王吉奎营雨琨王敏曹肆林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垦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