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模块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534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54
一种电源模块壳体,包括底板、盖板和相对设置的两个散热器,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支撑PCB的铆接螺母柱,所述盖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散热器的两端分别与底板、盖板连接,所述底板、盖板及两个散热器配合连接以形成收容PCB的腔体,所述盖板包括顶板和分别连接于顶板两端的第一安装侧板和第二安装侧板,所述顶板的端面部分下陷与所述第一安装侧板配合形成台阶,所述台阶上开设有供焊接于PCB上的对外连接器伸出的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源模块壳体,由底板、盖板和散热器组装而成,各部件结构均比较简单,通过改变底板的宽度就可实现对壳体的腔体宽度的调节,具有成本低、可维修性好和便于装配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模块壳体
本技术涉及电源模块
,具体涉及一种电源模块壳体。
技术介绍
在轨道交通领域,通常情况下产品的需求量没有民用和工业用产品的需求量大,定制化需求较高,成本控制日趋严格,可维修性和可装配性是衡量产品好坏的重要指标。目前,电源模块作为轨道交通领域中的一种电源转换装置,被广泛应用在机车、动车和高铁的变流器中。电源模块包括电源壳体和内部的PCB组件,电源壳体一般由底板、侧板和盖板组成,三者封闭形成一个长方体腔体,同时在PCB对外连接器位置开设用于连接的缺口,底板、侧板和盖板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如一体式、焊接式、螺钉连接式、插槽限位式等等。而现有的电源模块中,对外连接器往往是直接安装在电源壳体上,然后再通过飞线的方式连接PCB,电源的可维修性差;并且,较多的电源壳体是采用U型散热型材,在量少的情况下,开模成本较高,且U型散热型材的宽度每有变动就需要开不同的模具生产,生产的可适应性较差;此外,PCB的支撑柱通常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电源壳体上,组装PCB时要先拧接好各个支撑柱,组装工时较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源模块壳体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较低、可维修性好且便于装配的电源模块壳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源模块壳体,包括底板、盖板和相对设置的两个散热器,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支撑PCB的铆接螺母柱,所述盖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散热器的两端分别与底板、盖板连接,所述底板、盖板及两个散热器配合连接以形成收容PCB的腔体,所述盖板包括顶板和分别连接于顶板两端的第一安装侧板和第二安装侧板,所述顶板的端面部分下陷与所述第一安装侧板配合形成台阶,所述台阶上开设有供焊接于PCB上的对外连接器伸出的开口。电源模块壳体由结构均比较简单的底板、盖板和散热器组装而成,盖板为一体化结构,有利于简化各部件加工工序。顶板的端面部分下陷形成台阶,台阶端面较低,台阶端面与两个散热器围成的空间可用于容纳对外连接器,使电源模块壳体整体形状仍然比较规整,使电源模块壳体整体结构保持紧凑。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顶板包括上面板和台阶板,所述上面板和台阶板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上面板的边缘延伸至与所述散热器的上端面连接,所述台阶板的边缘和所述连接板的边缘延伸至与所述散热器的内侧面相抵,所述台阶板边缘和所述连接板边缘相对所述上面板边缘凹陷以配合形成让位口。盖板与散热器进行组装时,仅上面板的边缘与散热器的上端面连接,台阶板和连接板通过让位口抵设于两个散热器之间,散热器的部分内侧面敞露在台阶板上方,增加了散热器对外的散热面积,加快了散热板的散热效率,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与底板、盖板可拆卸连接。散热器可选用常规的散热型材,当电源模块壳体的腔体宽度需要调整时,只需对底板宽度和盖板宽度进行改变,散热器可重复使用,有利于节约资源。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侧板的靠近所述散热器的两端分别延伸形成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通孔,所述散热器的侧边上相对通孔对应设有侧螺纹孔,所述安装部通过螺钉与所述散热器连接。将盖板与散热器进行组装时,第一安装侧板上的安装部与顶板上的让位口及上面板边缘配合,可起到快速定位的作用,快速的将盖板定位在散热器上对应安装位置,有利于提高壳体组装效率。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基板和散热翅片,所述上面板的边缘延伸至与所述散热基板的上端面连接。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为钣金折弯件。为减少零件数目,盖板选用钣金折弯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的底端设有底端螺纹孔,所述底板上相对两个所述散热器底端的底端螺纹孔相应设有底板沉孔,两个所述散热器通过底板螺钉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底板与两侧的散热器为可拆卸连接,通过改变底板的宽度,将底板与常规的散热型材简单组合即可实现较为复杂的U型型材的功能,常规散热型材的利用率高,减少了产品生产的开模成本。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的顶端设有顶端螺纹孔,所述盖板上相对两个所述散热器顶端的顶端螺纹孔相应设有盖板沉孔,所述盖板通过沉头螺钉与两个所述散热器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与散热器连接的边缘处沿散热器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有用于将电源模块安装在电气柜中的U型孔。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基板和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沿散热器较短边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散热器上沿较长边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有U型避让孔,所述U型避让孔沿散热翅片的排布方向贯通设置且与所述U型孔的分布一一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源模块壳体的有益效果是:(1)底板和两侧的散热器通过螺钉或者焊接组装在一起的,通过改变底板的宽度就可实现对壳体的腔体宽度的调节,只需利用更常规的散热型材与底板简单组合即可实现较为复杂的U型型材的功能,在产品定制化需求高的轨道交通领域,相较一体式U型型材结构,底板与两侧散热器组装的结构可适应性更好,能够有效减少开模成本,具有简化生产和降低成本的优点。(2)盖板一端的端面部分下陷形成台阶,台阶上开设有供对外连接器伸出的开口,对外连接器可先通过波峰焊安装在PCB上,然后随PCB的组装自台阶的开口伸出,对外连接器无需与电源壳体固定,PCB组件可以方便地整体拆除和安装,显著提高了电源的可维护性。(3)底板上铆接有用于支撑PCB的铆接螺母柱,结构可靠,与仅在底板上开设螺纹孔的方式相比,铆接螺母柱可在底板生产时一并铆接,使组装PCB时无需先往底板上拧接螺母柱,提升了单板组装效率。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结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电源模块壳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源模块壳体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电源模块壳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11铆接螺母柱,12底板沉孔,13底板螺钉,14U型孔,2盖板,21顶板,211上面板,212台阶板,213连接板,214让位口,22第一安装侧板,221安装部,222通孔,23第二安装侧板,24台阶,241开口,25盖板沉孔,26沉头螺钉,3散热器,31顶端螺纹孔,32侧螺纹孔,33散热基板,34散热翅片,35U型避让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为本技术电源模块壳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壳体,包括底板1、盖板2和相对设置的两个散热器3,底板1上设有用于支撑PCB的铆接螺母柱11,盖板2为一体化结构,散热器3的两端分别与底板1、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盖板(2)和相对设置的两个散热器(3),所述底板(1)上设有用于支撑PCB的铆接螺母柱(11),所述盖板(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散热器(3)的两端分别与底板(1)、盖板(2)连接,所述底板(1)、盖板(2)及两个散热器(3)配合连接以形成收容PCB的腔体,所述盖板(2)包括顶板(21)和分别连接于顶板(21)两端的第一安装侧板(22)和第二安装侧板(23),所述顶板(21)的端面部分下陷与所述第一安装侧板(22)配合形成台阶(24),所述台阶(24)上开设有供焊接于PCB上的对外连接器伸出的开口(2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盖板(2)和相对设置的两个散热器(3),所述底板(1)上设有用于支撑PCB的铆接螺母柱(11),所述盖板(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散热器(3)的两端分别与底板(1)、盖板(2)连接,所述底板(1)、盖板(2)及两个散热器(3)配合连接以形成收容PCB的腔体,所述盖板(2)包括顶板(21)和分别连接于顶板(21)两端的第一安装侧板(22)和第二安装侧板(23),所述顶板(21)的端面部分下陷与所述第一安装侧板(22)配合形成台阶(24),所述台阶(24)上开设有供焊接于PCB上的对外连接器伸出的开口(24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1)包括上面板(211)和台阶板(212),所述上面板(211)和台阶板(212)通过连接板(213)连接,所述上面板(211)的边缘延伸至与所述散热器(3)的上端面连接,所述台阶板(212)的边缘和所述连接板(213)的边缘延伸至与所述散热器(3)的内侧面相抵,所述台阶板(212)边缘和所述连接板(213)边缘相对所述上面板(211)边缘凹陷以配合形成让位口(2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3)与底板(1)、盖板(2)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模块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侧板(22)的靠近所述散热器(3)的两端分别延伸形成安装部(221),所述安装部(221)上开设通孔(222),所述散热器(3)的侧边上相对通孔(222)对应设有侧螺纹孔(32),所述安装部(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慧文徐军杨勇饶万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