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三高音线性阵列用号角扩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503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紧凑型三高音线性阵列用号角扩散器,包括号角本体和三个高频驱动器,所述号角本体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声音扩散端、压缩腔、扩散腔和声音压缩端,三个高频驱动器均匀分布在所述声音压缩端上,三个高频驱动器成直线分布;所述扩散腔内分别设有与三个高频驱动器相连通的扩散通道,三个高频驱动器所发出的高音经扩散通道扩散后,再通过压缩腔进行声音耦合后经声音扩散端传出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普通的高频驱动器就能达到系统所需的声压级,不仅可以使得音箱小型化,而且频率衰减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三高音线性阵列用号角扩散器
本技术涉及XXX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紧凑型三高音线性阵列用号角扩散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线阵列系统由于采用多只音箱使用,导致所产生的高频干涉比较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于高音号角设计的很多产品主要采用增加号角的传输路径来减少在号角上产生的梳状波,但这样需要更大功率和更大的出口高频驱动器才能达到系统所需声压级;而且,这种设计由于传输路径远高频10KHz以上的频率衰减很严重,影响了高频细腻度,也影响音箱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紧凑型三高音线性阵列用号角扩散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紧凑型三高音线性阵列用号角扩散器,包括号角本体和三个高频驱动器,所述号角本体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声音扩散端、压缩腔、扩散腔和声音压缩端,三个高频驱动器均匀分布在所述声音压缩端上,三个高频驱动器成直线分布;所述扩散腔内分别设有与三个高频驱动器相连通的扩散通道,三个高频驱动器所发出的高音经扩散通道扩散后,再通过压缩腔进行声音耦合后经声音扩散端传出外部。优选的,所述扩散通道形成的夹角为23°-28°,所述高频驱动器分别设于各扩散通道形成的夹角底部。优选的,所述扩散通道形成的夹角为25°。优选的,构成声音扩散端的两水平扩散板形成80°-110°夹角。优选的,构成声音扩散端的两水平扩散板形成90°夹角。优选的,所述压缩腔的长度为5-6mm。优选的,所述压缩腔的长度为5.5mm。优选的,所述压缩腔的宽度为24-26mm。优选的,所述压缩腔的宽度为2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采用3个小口径高频驱动器在同一号角本体上进行功率叠加,3个高频驱动器均匀分布在号角本体上,使得3个高频驱动器所发出的高音通过扩散管道对称式扩散,从而将高频衰减到最小,频率响应比较平滑,经过压缩腔进行声音耦合后能达到更大的声压级。通过本技术的设计,采用普通的高频驱动器就能达到系统所需的声压级,不仅可以使得音箱小型化,而且频率衰减较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紧凑型三高音线性阵列用号角扩散器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紧凑型三高音线性阵列用号角扩散器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紧凑型三高音线性阵列用号角扩散器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紧凑型三高音线性阵列用号角扩散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1号角本体;101声音扩散端;102压缩腔;103扩散腔;1031扩散通道;104声音压缩端;1041水平扩散板;2高频驱动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图4,本技术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紧凑型三高音线性阵列用号角扩散器,包括号角本体1和三个高频驱动器2,号角本体1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声音扩散端101、压缩腔102、扩散腔103和声音压缩端104,三个高频驱动器2均匀分布在声音压缩端104上,三个高频驱动器2成直线分布;扩散腔103内分别设有与三个高频驱动器2相连通的扩散通道1031,三个高频驱动器2所发出的高音经扩散通道1031扩散后,再通过压缩腔102进行声音耦合后经声音扩散端101传出外部。其中,扩散通道1031形成的夹角为23°-28°,高频驱动器2分别设于各扩散通道1031形成的夹角底部,经过专业音频测试软件的测试,如专业音频测试软件CLIO12,三个高频驱动器2所发出的高音分别在各自的23°-28°扩散通道1031进行独立扩散时,高频衰减较小,而且频率响应比较平滑;三个高频驱动器2所发出的高音经过各自独立的扩散通道1031扩散后,再进入压缩腔102进行声音耦合时,能够使得三个高频驱动器2所发出的高音能够很好地叠加,即三个高音之间不产生相位抵消,频率没有发生干扰,从而能达到更大的声压级,满足系统(如舞台系统或者广播系统)要求。优选的,经过专业音频测试软件的测试,如专业音频测试软件CLIO12,当扩散通道1031形成的夹角为25°时,三个高频驱动器2所发出的高音在进行扩散时,高频衰减极小,而且频率响应也更加平滑,经过压缩腔102进行声音耦合后所达到的声压级更大。具体的,构成声音扩散端101的两水平扩散板1041形成80°-110°夹角,利于经压缩腔102耦合后的声音更好的扩散。其中,优选的,如图4所示,构成声音扩散端101的两水平扩散板1041形成90°夹角时,声音扩散的效果较好,对于位于这90°夹角范围内的人,当扩散通道1031的夹角为25°时,声音级较大,并且范围也较广。由于压缩腔102的长度过长或者过短,均会导致高频驱动器2所发出的3个高音在进行声音耦合时发生相位干扰,因此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压缩腔102的长度为5-6,以降低相位干扰。其中,如图4所示,当压缩腔102的长度为5.5mm,相位干扰最小,所能达到的声压级最大。具体的,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高频驱动器2为普通高频驱动器2即可,不需要太高配置,因此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压缩腔102的宽度为24-26mm,其中优选宽度为25mm,以便于声音向外扩散。其中,压缩腔102的宽度是由高频驱动器2决定的,本技术实施方式采用普通高频驱动器2,因此压缩腔对应的宽度为24-26mm,可以减小音箱的体积,使得音箱小型化,然后采用本技术中扩散通道1031的设计,从而使得高频衰减极小化,达到系统所需声压级。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采用3个高频驱动器2在同一号角本体1上进行功率叠加,3个高频驱动器2均匀分布在号角本体1的声音压缩端104上,使得3个高频驱动器2所发出的高音通过扩散管道对称式扩散,从而将高频衰减到最小,频率响应比较平滑,经过压缩腔102进行声音耦合后能达到更大的声压级。通过本技术的设计,采用普通的高频驱动器2就能达到系统所需的声压级,不仅可以使得音箱小型化,而且频率衰减较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凑型三高音线性阵列用号角扩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号角本体和三个高频驱动器,所述号角本体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声音扩散端、压缩腔、扩散腔和声音压缩端,三个高频驱动器均匀分布在所述声音压缩端上,三个高频驱动器成直线分布;所述扩散腔内分别设有与三个高频驱动器相连通的扩散通道,三个高频驱动器所发出的高音经扩散通道扩散后,再通过压缩腔进行声音耦合后经声音扩散端传出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三高音线性阵列用号角扩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号角本体和三个高频驱动器,所述号角本体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声音扩散端、压缩腔、扩散腔和声音压缩端,三个高频驱动器均匀分布在所述声音压缩端上,三个高频驱动器成直线分布;所述扩散腔内分别设有与三个高频驱动器相连通的扩散通道,三个高频驱动器所发出的高音经扩散通道扩散后,再通过压缩腔进行声音耦合后经声音扩散端传出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紧凑型三高音线性阵列用号角扩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通道形成的夹角为23°-28°,所述高频驱动器分别设于各扩散通道形成的夹角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紧凑型三高音线性阵列用号角扩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通道形成的夹角为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山张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艾迪音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