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磁动子导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45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强磁动子导入装置,其包括:一用于设置定子的平台;两个相对设置的非导磁的框架,所述框架的一端设在所述平台的边缘处且与定子对接,所述框架的悬臂端下面设有至少一个非导磁的垫脚,提供支撑;两个框架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容纳动子的空腔,且所述框架上设有供所述动子做直线运动、使动子输送至定子内的滑槽且;一个用于可以控制动子进入定子运动速度的手动葫芦,所述手动葫芦的一个拉钩与所述框架的远离平台的一端固定,另一个拉钩通过绳索与所述动子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强磁动子导入装置,具有结构合理、安装方便、成功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强磁动子导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强磁动子导入装置,属于永磁电机制造

技术介绍
直线电机在大推力的场合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强磁动子安装时,强磁动子与导轨支架以及铸铁平台间有着很强的作用力,并且强磁动子进入导轨后会产生强大的动力,这样就会导致强磁动子的导入成为一个不小的难点。如果没有一种安全可靠的导入方式,可能会导致直线电机整体装配失败。因此,一种安全有效的用于直线电机的强磁动子导入的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大推力的直线电机的强磁动子安装和拆卸由于受到磁力的作用影响安装和拆卸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强磁动子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用于设置定子的平台;一个非导磁材料制成框架的一端设在所述平台的边缘处且与定子对接,所述框架的悬臂端下面设有至少一个非导磁的垫脚,提供支撑;所述框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框架板,所述两个相对设置的框架板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容纳动子的空腔,框架的前后两端呈开放状,所述框架板的内侧壁上设有供所述动子做直线运动、使动子输送至定子内的滑槽;一个用于可以控制动子进入定子运动速度的手动葫芦,所述手动葫芦的一个拉钩与所述框架的远离平台的一端固定,另一个拉钩通过绳索与所述动子固定。本技术所述的强磁动子导入装置,其中,所述框架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底板,所述两个框架板设在底板上;或者,所述框架包括两个水平并列设置的底板,所述两个框架板分别设在底板上。当采用一个底板时,框架为整体结构,当框架采用两个独立的底板时,框架为两个分离式的结构,分别具有独立的底板和框架板,分离式的结构更便于加工。作为优选方式,最好,在所述框架板的内侧设有朝向动子的水平设置的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分别与动子的上、下滚轮位置对应且提供支撑,使得动子的上、下滚轮分别在两个框架的上、下导轨之间运动;在所述下导轨的下面间隔且与下导轨平行设置有一个平板,所述平板与下导轨之间形成所述的滑槽。作为优选方式,最好,所述框架板的外侧面与底板之间垂直设有数个加强筋板一,所述的平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垂直设有数个加强筋二。作为优选方式,最好,所述框架的远离平台的一端设有一个横杆,所述手动葫芦的一个拉钩勾住所述横杆。作为优选方式,最好,所述横杆为刚性杆件或链条;所述的横杆的一端活动地连接于一个框架板的端部,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可以开启地连接于另一个框架板的端部。作为优选方式,最好,所述垫脚包括两个横向间隔设置的底座,两个螺杆的下端通过上下两个螺母分别与两个所述底座连接,两个所述螺杆的上端,通过两个螺母与一个水平支架连接。作为优选方式,最好,所述水平支架为C型架,其包括一个下板、上板和连所接上下板的立板,所述螺杆与所述下板通过所述螺母固定连接,所述上板与所述框架的底板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强磁动子导入装置,在动子装配时,首先将定子设置在平台上,将动子下端两侧的底轮设在两个框架的滑槽中并推入两个框架之间的空腔内,将框架的少部分放在平台的边缘处,其余部分的下面设置垫脚,垫脚的数量根据需要设置,调整垫脚的高度,使框架的滑槽和上下导轨呈水平状态;将动子向定子方向推送,到达框架的中部后,将手拉葫芦的左拉钩通过绳索拉住动子,右拉钩勾住框架端部的横杆,通过手拉葫芦用绳索拉住动子,使其缓慢接近平台及定子,当动子完全进入定子内时,卸下手拉葫芦,完成动子的安装。卸下动子时,也可以通过手拉葫芦将缓慢动子拉离平台,再通过吊机拉走。本技术所述的强磁动子导入装置,通过采用不导磁的框架,其两个相对设置的框架板,用于容纳并提供动子运动的导向,并在框架的内侧面设有供动子底轮滚动的滑槽,从而可以使动子沿滑槽移动;通过将定子设在平台上,且将安装有动子的框架的一端设在平台上与定子对接,另一悬臂端通过不导磁的垫脚支撑,采用一个手动葫芦,其一端拉钩与框架的端部固定,另一拉钩通过绳索与动子端部来接,由此通过操作手动葫芦,拉住动子使其在进入轨道时不会由于定转子之间的强大吸引力迅速滑入,即可以手缓慢将动子沿滑槽输送至定子中。因此,本技术所述的强磁动子导入装置,框架采用不导磁材料,例如铝、铜、铝合金、不锈钢等,能够隔离开动子与其他导磁部件,具有结构合理,安装方便且可以一次性成功安装。进一步,本技术所述的强磁动子导入装置,通过在框架板的内侧面设置与动子的上、下滚轮对应的上、下导轨,使得动子的底轮在滑槽内运动时,上、下滚轮可以在上、下导轨之间滚动,上下导轨为动子提供了对中和左右限位的作用,使得安装时对中性更好,提高安装的成功率。进一步,本技术所述的强磁动子导入装置,通过将垫脚的底座和水平支架之间设有可调整的螺杆,因此可以方便的调整垫脚的高度。综上,本技术所述的强磁动子导入装置,具有结构合理、安装方便、成功率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a、1b是本技术所述的强磁动子导入装置的纵剖面图和右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强磁动子导入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强磁动子导入装置的去掉一个框架、未安装手动葫芦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强磁动子导入装置的去掉一个框架的立体图;图5a、5b是本技术所述的强磁动子导入装置的框架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图6a、6b、6c是本技术所述的强磁动子导入装置的垫脚的主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的强磁动子导入装置和动子装配在一起的剖面图;图8是本技术所述的强磁动子导入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动子100,底轮101,上滚轮102,下滚轮103;定子200;平台1;框架2,框架板20,滑槽21,上导轨22,下导轨23,平板24,底板25,加强筋板一26,加强筋板二27;垫脚3,底座31,螺杆32,螺母33、螺母34、水平支架35、下板351、上板352、立板353;手动葫芦4,拉钩41,拉钩42,横杆5。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a-4,图中展示了本技术所述的强磁动子导入装置,是用于将强磁动子100缓慢受控的安装到定子200中,该装置包括:一个平台1,用于设置定子200;框架2采用铝制作,显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不导磁的材料例如铜或不锈钢制作,框架2的一端设在所述平台1的边缘处且与定子200对接,所述框架2的悬臂端下面设有3个非导磁的垫脚,提供支撑;所述框架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框架板20,两个框架板20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容纳动子的空腔,框架2的前后两端呈开放状,所述框架板20的内侧壁上设有供所述动子做直线运动、使动子100输送至定子200内的滑槽21;该滑槽21用于容纳动子100下端两侧底轮101,该滑槽21沿直线水平设在的内侧面,借由该滑槽21,可以使动子100在两个框架板之间沿滑槽21作直线运动;相对设置的框架板20的一端搭设在平台1的边缘处、且与定子200的动子入口端对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磁动子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一用于设置定子的平台;/n一个非导磁材料制成框架的一端设在所述平台的边缘处且与定子对接,所述框架的悬臂端下面设有至少一个非导磁的垫脚,提供支撑;/n所述框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框架板,所述两个相对设置的框架板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容纳动子的空腔,框架的前后两端呈开放状,所述框架板的内侧壁上设有供所述动子做直线运动、使动子输送至定子内的滑槽;/n一个用于可以控制动子进入定子运动速度的手动葫芦,所述手动葫芦的一个拉钩与所述框架的远离平台的一端固定,另一个拉钩通过绳索与所述动子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磁动子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用于设置定子的平台;
一个非导磁材料制成框架的一端设在所述平台的边缘处且与定子对接,所述框架的悬臂端下面设有至少一个非导磁的垫脚,提供支撑;
所述框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框架板,所述两个相对设置的框架板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容纳动子的空腔,框架的前后两端呈开放状,所述框架板的内侧壁上设有供所述动子做直线运动、使动子输送至定子内的滑槽;
一个用于可以控制动子进入定子运动速度的手动葫芦,所述手动葫芦的一个拉钩与所述框架的远离平台的一端固定,另一个拉钩通过绳索与所述动子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磁动子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底板,所述两个框架板设在底板上;或者,所述框架包括两个水平并列设置的底板,所述两个框架板分别设在底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磁动子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架板的内侧设有朝向动子的水平设置的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分别与动子的上、下滚轮位置对应且提供支撑,使得动子的上、下滚轮分别在两个框架的上、下导轨之间运动;在所述下导轨的下面间隔且与下导轨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军周云飞尚栋饶靖卜子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保邦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