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及包括该电动机的电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189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7
电动机(100)包括:有底筒状的框架(20);收纳在框架(20)的内部的定子(60);布置在定子(60)的内侧,且在轴心具有旋转轴(54)的转子(50);以及覆盖框架(20)的开口(21)的树脂制的端板(30)。在形成于端板(30)的外表面的外周部的台阶(36)的侧面(37)与框架(20)的内周面(23)之间,分隔出收纳密封圈(80)的环状收纳空间(S)。台阶(36)的底面(38)具有第一底面(38a),该第一底面(38a)延伸至端板(30)的径向外缘,并且朝着径向外侧向框架(20)的底部侧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动机及包括该电动机的电气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及包括该电动机的电气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防止来自外部的水分、油等进入的构造的电动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电装用设备、电动工具等、或者在车载用途方面大多使用了电动机,例如,为了驱动用于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液压泵而使用了小型电动机。要求用于这些用途的电动机在进一步实现小型轻量化的同时,还要具有高可靠性。另外,用于ABS的电动机布置在车辆的发动机室中,因此在雨天时等,有时来自外部的水分会溅到电动机上,因而需要采取充分的防水措施。于是,目前提出了如下的技术:在通过压入到作为电动机外壳的框架的开口中并覆盖该开口的端板处,以沿着被轴承支承着自如旋转的旋转轴的周围并与该旋转轴留出固定间隙的方式在换向器与轴承之间形成壁,由此来解决上述问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与电动机内的转子、定子等的电绝缘,通常由树脂材料形成端板。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2-2045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上述水分等主要从端板与框架的连结部分进入到框架的内部。因此,通过在该连结部分设置O型圈或X型圈等密封圈来防止水分等进入到框架内。另一方面,当要将电动机与负载组装起来时,在从负载侧向端板沿轴向施加了压力的状态下进行组装,并维持该状态。但是,已知:通常在向树脂材料施加了压力的状态下使温度上升时,树脂材料就会产生因热蠕变引起的变形。当端板产生热蠕变变形时,密封圈与端板、框架以及负载侧之间的接触压力下降,在密封圈与这些接触部之间就会产生间隙,当水从外部溅到该间隙中时,水进入电动机内部,从而可能使电动机的可靠性、绝缘性显著下降。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持了端板与框架之间的连结部分的密封性的高可靠性电动机及使用了该电动机的电气设备。-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动机在收纳密封圈的端板的外表面的外周部设置了朝下方倾斜的倾斜面。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动机至少包括:框架,其为一端开口的有底筒状;定子,其被收纳并固定于所述框架内;转子,其与该定子留出规定间隔地相向而设;端板,其为树脂制板状部件,并以覆盖所述框架的开口的方式设置于该开口处,且在中心设置有供旋转轴穿过的通孔;以及轴承,其设置成堵住该端板的通孔,且支承所述旋转轴自如旋转,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板的外表面的外周部形成有台阶,该台阶具有在径向上与所述框架的内周面相向的侧面,在该台阶的侧面与所述框架的内周面之间,分隔出环状的收纳空间,该环状的收纳空间用于收纳由环状的弹性体构成的密封圈,所述台阶的底面具有:延伸至所述端板的外表面的径向外缘且朝着径向外侧向所述框架的底部侧倾斜的部分。根据该构成方式,能够提高由台阶的底面和框架的内周面构成的角部处的密封圈的接触面压力。由此,即便在端板由于热、压力的影响而产生了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该角部处的密封性,防止水分等进入框架的内部,从而能够实现高可靠性的电动机。也可以是这样的,即:所述台阶的底面是从所述台阶的侧面呈直线状延伸至所述端板的外表面的径向外缘的倾斜面。也可以是这样的,即:所述台阶的底面包括位于径向外侧的第一底面、以及与该第一底面相连且位于径向内侧的第二底面,所述第一底面延伸至所述端板的外表面的径向外缘,且朝着径向外侧向所述框架的底部侧倾斜,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底面以轴向为基准朝着与所述第一底面不同的方向倾斜。根据该构成方式,能够提高由第一底面和框架的内周面构成的角部处的密封圈的接触面压力。由此,即便在端板由于热、压力的影响而产生了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该角部处的密封性,防止水分等进入框架的内部,从而能够实现高可靠性的电动机。所述第二底面也可以与所述台阶的侧面正交,还可以使所述第二底面成为朝与所述第一底面相反的一侧倾斜的面。另外,所述第一底面也可以是从径向外缘部呈直线状延伸至径向内侧部的倾斜面,所述第一底面的径向外缘部也可以是朝着径向外侧向所述框架的底部侧弯曲的圆角形状。所述第一底面的径向宽度优选在所述台阶的底面的径向宽度的一半以下。根据该构成方式,在由第一底面和框架的内周面构成的角部,能够抑制密封圈的进入量在径向上变小,从而能够将相对于框架的内周面的接触面压力维持在所希望的值以上。由此,在端板产生热蠕变变形时,也能够维持该角部处的密封性。也可以是这样的,即,所述转子包括:电枢铁芯,其被所述旋转轴贯穿并与该旋转轴连结;多个凸极,多个所述凸极沿着周向彼此留出规定间隔地布置在该电枢铁芯上;电枢绕组,其分别卷绕于多个所述凸极上;以及换向器,其与该电枢绕组电连接,该转子还包括电刷,该电刷随着所述转子旋转而与所述换向器周期性地接触,从而来改变流经所述电枢绕组的电枢电流的方向,在所述端板的内表面设置有收纳所述电刷的电刷保持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气设备的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上述电动机;负载,其与所述电动机连结,且具有被驱动部,该被驱动部与从通孔向所述端板的外侧突出的所述旋转轴驱动连结,并且该被驱动部由于该电动机旋转而被驱动;以及密封圈,其由设置于所述环状的空间内的环状的弹性体构成,所述密封圈被从所述负载的表面按压到所述框架的底部侧,从而至少抵接于由所述台阶的底面和所述框架的内周面构成的第一角部、由所述负载的表面和所述框架的内周面构成的第二角部、以及由所述负载的表面和所述台阶的侧面构成的第三角部。根据该构成方式,能够使密封圈分别抵接于与水分等从外部进入的路径相当的第一角部~第三角部,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水分等进入框架的内部、负载的内部。由此,能够实现高可靠性的电气设备。所述密封圈的剖面优选呈X字形。根据该构成方式,密封圈在两个部位抵接于密封圈的设置面即台阶的底面,因此能够使密封圈在密封圈的设置空间即环状空间内的位置变得稳定。所述密封圈的剖面也可以呈Y字形或T字形。-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上述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便在端板因热、压力的影响而产生了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水分等进入框架的内部,从而能够实现高可靠性的电动机。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沿图1中的II-II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设备的主要部分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说明用于比较的端板与密封圈随着时间产生变形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板与框架之间的连结部分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说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板与密封圈随着时间产生变形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变形例1所涉及的端板与框架之间的连结部分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示出变形例1所涉及的另一端板与框架之间的连结部分的剖面示意图。图9是示出变形例2所涉及的端板与框架之间的连结部分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下对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机,其至少包括:框架,其为一端开口的有底筒状;定子,其被收纳并固定于所述框架内;转子,其与该定子留出规定间隔地相向而设;端板,其为树脂制板状部件,并以覆盖所述框架的开口的方式设置于该开口处,且在中心设置有供旋转轴穿过的通孔;以及轴承,其设置成堵住该端板的通孔,且支承所述旋转轴自如旋转,所述电动机的特征在于:/n在所述端板的外表面的外周部形成有台阶,该台阶具有在径向上与所述框架的内周面相向的侧面,在该台阶的侧面与所述框架的内周面之间,分隔出环状的收纳空间,该环状的收纳空间用于收纳由环状的弹性体构成的密封圈,/n所述台阶的底面具有:延伸至所述端板的外表面的径向外缘且朝着径向外侧向所述框架的底部侧倾斜的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15 JP 2018-0248451.一种电动机,其至少包括:框架,其为一端开口的有底筒状;定子,其被收纳并固定于所述框架内;转子,其与该定子留出规定间隔地相向而设;端板,其为树脂制板状部件,并以覆盖所述框架的开口的方式设置于该开口处,且在中心设置有供旋转轴穿过的通孔;以及轴承,其设置成堵住该端板的通孔,且支承所述旋转轴自如旋转,所述电动机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端板的外表面的外周部形成有台阶,该台阶具有在径向上与所述框架的内周面相向的侧面,在该台阶的侧面与所述框架的内周面之间,分隔出环状的收纳空间,该环状的收纳空间用于收纳由环状的弹性体构成的密封圈,
所述台阶的底面具有:延伸至所述端板的外表面的径向外缘且朝着径向外侧向所述框架的底部侧倾斜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阶的底面是从所述台阶的侧面呈直线状延伸至所述端板的外表面的径向外缘的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阶的底面包括位于径向外侧的第一底面、以及与该第一底面相连且位于径向内侧的第二底面,所述第一底面延伸至所述端板的外表面的径向外缘,且朝着径向外侧向所述框架的底部侧倾斜,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底面以轴向为基准朝着与所述第一底面不同的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底面与所述台阶的侧面正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底面是朝与所述第一底面相反的一侧倾斜的倾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底面是从径向外缘部呈直线状延伸至径向内侧部的倾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荻原贵纪浅野贵洋远矢和雄水上裕文内田保治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