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纤模块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159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光纤模块盒,用以装配光纤适配器,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包括前端模块口以及后端模块口,所述前端模块口以及后端模块口用以兼容插接LC适配器和MPO适配器,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还包括设于左右两侧的滑槽,其中一侧的滑槽用以滑动连接于侧框,其中另一侧的滑槽用以与抽轴相配合,所述抽轴用以供用户前后抽拉而将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向前抽出实现模块快管理。如此设置,可实现新型光纤模块盒模块化管理,且所述前端模块口以及后端模块口用以兼容插接LC适配器和MPO适配器,可随心搭配1U最高可达1152芯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光纤模块盒
本技术涉及通信连接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以插接光纤适配器的新型光纤模块盒。
技术介绍
光纤适配器是实现光纤活动的连接部件,同时是光纤与光纤之间可拆卸的、活动连接的器件,它主要用以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保证光纤输出的光信号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光纤适配器性能的良好与否对光传输系统的各项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光纤适配器一般需要固定于一定的配线架上,现有的配线架插接相应的光纤适配器以及相应的光纤线缆后,整体较为固定。当需要对个别光纤连接器或线缆进行检验维修时,需要对整个配线架进行打开调整,不便于使用者的操作。且目前,由于信息传输量与速度的高速需求发展趋势,对配线架内的器件密度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如何提交高密度设置已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度的新型光纤模块盒。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光纤模块盒,用以装配光纤适配器,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包括前端模块口以及后端模块口,所述前端模块口以及后端模块口用以兼容插接LC适配器和MPO适配器,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还包括设于左右两侧的滑槽,其中一侧的滑槽用以滑动连接于侧框,其中另一侧的滑槽用以与抽轴相配合,所述抽轴用以供用户前后抽拉而将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向前抽出实现模块快管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总高度为9.6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用以安装于1U配线架内,所述1U配线架内用以容纳上下四层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包括6个前端模块口及3个后端模块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包括插接于前端模块口上的6个双工LC适配器,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包括位于后端模块口上的1个MPO适配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包括插接于前端模块口上的6个8芯MPO适配器,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包括位于后端模块口上的2个24芯MPO适配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包括插接于前端模块口上的6个8芯MPO适配器,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包括位于后端模块口上的3个16芯MPO适配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包括底盖与上盖,所述底盖的前端与后端设有前后延伸且左右间隔排列的隔板,相邻两所述隔板与上盖、底盖之间形成所述前端模块口或后端模块口,所述隔板顶部前端设有凸起的凸起部,所述上盖前端设有用以收容卡持所述凸起部的缺口,所述凸起部与缺口均为上宽下窄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包括位于前端模块口与后端模块口之间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有上下延伸的安装凸柱,所述安装凸柱顶持于所述上盖与底盖之间,且安装凸柱用以安装螺钉将上盖与底盖固持在一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后端设有向后凸伸的凸柱。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包括前端模块口以及后端模块口,所述前端模块口以及后端模块口用以兼容插接LC适配器和MPO适配器,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还包括设于左右两侧的滑槽,其中一侧的滑槽用以滑动连接于侧框,其中另一侧的滑槽用以与抽轴相配合,所述抽轴用以供用户前后抽拉而将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向前抽出实现模块快管理。如此,可实现新型光纤模块盒模块化管理,且所述前端模块口以及后端模块口用以兼容插接LC适配器和MPO适配器,可随心搭配1U最高可达1152芯传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新型光纤模块盒装配适配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图1中另一角度的新型光纤模块盒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的新型光纤模块盒的立体组合图。图4是图3中另一角度的新型光纤模块盒立体组合图。图5是是图1中新型光纤模块盒部分立体组合图。图6是本技术的新型光纤模块盒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7是图6中另一角度的新型光纤模块盒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8是本技术的新型光纤模块盒的前视图。附图标记:新型光纤模块盒100前端模块口1后端模块口2收容腔10安装凸柱101螺钉102底盖3隔板31凸起部32斜面320上盖4缺口41滑槽5LC适配器6MPO适配器7引导凸柱8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请参图1至8所示,为本技术的新型光纤模块盒100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新型光纤模块盒100,用以装配光纤适配器,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100包括前端模块口1以及后端模块口2,所述前端模块口1以及后端模块口2用以兼容插接LC适配器6和MPO适配器7,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100还包括设于左右两侧的滑槽5,其中一侧的滑槽5用以滑动连接于侧框(未图示),所述侧框为配线架的侧部,即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100可于所述侧框上前后抽拉运动,其中另一侧的滑槽5用以与抽轴(未图示)相配合,所述抽轴用以供用户前后抽拉而将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100向前抽出实现模块快管理。如此设置,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100采用双侧滑槽5式结构,当需要对新型光纤模块盒100内的部件进行检修时只需要向前抽动所述抽轴即可单独将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100抽出,实现模块化管理;且所述前端模块口1以及后端模块口2用以兼容插接LC适配器6和MPO适配器7,可随心搭配1U最高可达1152芯传输。其中,1U通常指机架式服务器的高度(即厚度),1U=44.45mm,2U是88.9mm。U是一种表示服务器外部尺寸的单位,是unit的缩略语,详细尺寸由作为业界团体的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决定。优选的,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100总高度为9.6mm。如此设置,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100为超薄模块盒,可插接单层的LC适配器6和MPO适配器7,如此所述超薄模块盒为高密度排配提供了空间保障。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100用以安装于1U配线架内,所述1U配线架内用以容纳上下四层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100。即所述单一新型光纤模块盒100高度还可以为其他尺寸,只要在1U配线架内用以容纳上下四层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光纤模块盒,用以装配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包括前端模块口以及后端模块口,所述前端模块口以及后端模块口用以兼容插接LC适配器和MPO适配器,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还包括设于左右两侧的滑槽,其中一侧的滑槽用以滑动连接于侧框,其中另一侧的滑槽用以与抽轴相配合,所述抽轴用以供用户前后抽拉而将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向前抽出实现模块快管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光纤模块盒,用以装配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包括前端模块口以及后端模块口,所述前端模块口以及后端模块口用以兼容插接LC适配器和MPO适配器,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还包括设于左右两侧的滑槽,其中一侧的滑槽用以滑动连接于侧框,其中另一侧的滑槽用以与抽轴相配合,所述抽轴用以供用户前后抽拉而将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向前抽出实现模块快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纤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总高度为9.6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纤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用以安装于1U配线架内,所述1U配线架内用以容纳上下四层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纤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包括6个前端模块口及3个后端模块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纤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包括插接于前端模块口上的6个双工LC适配器,所述新型光纤模块盒包括位于后端模块口上的1个MPO适配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纤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镜锋吴俊孙香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