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1102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及系统,包括终端接入单元、终端模拟量单元、开关量转换模块以及模拟断路器;终端接入单元用于提供与待试验的馈线自动化终端相适配的接口,以接收来自馈线自动化终端的分合闸控制数据;终端模拟量单元和开关量转换模块用于协同对分合闸控制数据进行处理和转换,以获得分合闸控制信号;模拟断路器用于在接收到分合闸控制信号后执行分合闸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模拟现场运行环境,可辅助保护测试仪对馈线自动化终端进行快速地功能与性能的测试,无需停电作业,可提高供电可靠性与供电满意度,解决了调试接线复杂、耗费时间过长的问题,大大减轻了基层单位进行试验时的负担,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及系统。
技术介绍
柱上开关是指用在电线杆上保障用电安全的一类安全开关,主要作用就是用于隔离电路的高压,是一种典型的户外型隔离开关。根据设备安装运维要求,在配网自动化建设大规模开展过程中,将会涉及大量的与柱上开关连接的馈线自动化终端需要进行功能与性能的试验,以确保馈线自动化终端处于正常状态,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目前,传统的试验工作在很大程度依赖于柱上开关等一次设备,在馈线自动化终端正常带店运行时对其进行试验会导致柱上开关分闸,进而导致所在线路停电,影响用电人群的正常用电,降低了供电可靠性与供电满意度。而且,传统做法还存调试接线复杂、耗费时间过长等问题,因此,亟需研究一种新的试验手段以解决现有方式存在的诸多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用于模拟现场运行环境以对馈线自动化终端进行功能与性能的测试,包括依次连接的终端接入单元、终端模拟量单元、开关量转换模块以及模拟断路器;所述终端接入单元用于提供与待试验的馈线自动化终端相适配的接口,以建立与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的连接,接收来自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的分合闸控制数据;所述终端模拟量单元和所述开关量转换模块用于协同对所述分合闸控制数据进行处理和转换,以获得分合闸控制信号给到所述模拟断路器;所述模拟断路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分合闸控制信号后,依据实际的断路器逻辑执行分合闸操作,并产生分合闸状态信号给到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由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转送给继电保护测试仪。进一步地,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还包括箱体、与所述箱体铰链连接的箱门和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且靠近所述箱门位置的面板;所述终端模拟量单元、开关量转换模块以及模拟断路器设置在所述面板与所述箱体所形成的腔体中;所述终端接入单元设置在所述面板上。进一步地,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中,所述面板的一侧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铰链连接,所述面板的另一相对的一侧放置在焊接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的垫片上。进一步地,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中,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箱脚。进一步地,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中,所述箱体上相对的两侧以及所述箱门上各设置有一焊接拉手。进一步地,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中,所述面板上还设置有总开关、分闸指示灯、合闸指示灯、储能指示灯、分闸按钮、合闸按钮、储能按钮以及三档切换开关;所述总开关用于控制整个工具的开关;所述分闸按钮用于输出分闸指示给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所述合闸按钮用于输出合闸指示给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所述储能按钮用于控制所述模拟断路器储能;所述分闸指示灯用于显示所述模拟断路器的分闸状态;所述合闸指示灯用于显示所述模拟断路器的合闸状态;所述储能指示灯用于显示所述模拟断路器的储能状态;所述三档切换开关用于切换选择不同规格型号的所述模拟断路器,以适配不同规格型号的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进一步地,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中,所述终端接入单元包括若干相同或不同规格型号的航空插座。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系统,包括待试验的馈线自动化终端、继电保护测试仪和第一方面所述的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所述继电保护测试仪与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连接,用于输出电流电压信号给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与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连接,用于模拟现场运行环境,以辅助所述继电保护测试仪对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进行功能与性能的测试。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及系统,通过模拟现场运行环境,可辅助保护测试仪对馈线自动化终端进行快速地功能与性能的测试,无需停电作业,不影响供电质量,可提高供电可靠性与供电满意度,解决了调试接线复杂、耗费时间过长的问题,大大减轻了基层单位馈线自动化终端试验时的负担,可有效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的后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终端接入单元1,终端模拟量单元2,开关量转换模块3,模拟断路器4,箱体5,箱门6,面板7,垫片8,箱脚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此外,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用于模拟现场运行环境以对馈线自动化终端进行功能与性能的测试,包括依次连接的终端接入单元1、终端模拟量单元2、开关量转换模块3以及模拟断路器4;所述终端接入单元1用于提供与待试验的馈线自动化终端相适配的接口,以建立与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的连接,接收来自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的分合闸控制数据;其中,所述的分合闸控制数据是通过在继电保护测试仪设置电流电压信号,并输出到馈线自动化终端,由馈线自动化终端根据这些信号的情况所生成的;所述终端模拟量单元2和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用于模拟现场运行环境以对馈线自动化终端进行功能与性能的测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终端接入单元、终端模拟量单元、开关量转换模块以及模拟断路器;/n所述终端接入单元用于提供与待试验的馈线自动化终端相适配的接口,以建立与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的连接,接收来自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的分合闸控制数据;/n所述终端模拟量单元和所述开关量转换模块用于协同对所述分合闸控制数据进行处理和转换,以获得分合闸控制信号给到所述模拟断路器;/n所述模拟断路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分合闸控制信号后,依据实际的断路器逻辑执行分合闸操作,并产生分合闸状态信号给到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由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转送给继电保护测试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用于模拟现场运行环境以对馈线自动化终端进行功能与性能的测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终端接入单元、终端模拟量单元、开关量转换模块以及模拟断路器;
所述终端接入单元用于提供与待试验的馈线自动化终端相适配的接口,以建立与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的连接,接收来自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的分合闸控制数据;
所述终端模拟量单元和所述开关量转换模块用于协同对所述分合闸控制数据进行处理和转换,以获得分合闸控制信号给到所述模拟断路器;
所述模拟断路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分合闸控制信号后,依据实际的断路器逻辑执行分合闸操作,并产生分合闸状态信号给到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由所述馈线自动化终端转送给继电保护测试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与所述箱体铰链连接的箱门和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且靠近所述箱门位置的面板;
所述终端模拟量单元、开关量转换模块以及模拟断路器设置在所述面板与所述箱体所形成的腔体中;
所述终端接入单元设置在所述面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一侧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铰链连接,所述面板的另一相对的一侧放置在焊接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的垫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馈线自动化终端现场试验接口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箱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馈线自动化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桢坤曾君林楠何伟辉吴超凡何秀叶子程黄宇扬刘伊琦周丁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