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裸线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10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速裸线夹具,包括夹具组件、两个RF连接头和一对信号线;夹具组件采用金属材料,包括底座、第一锁紧块、活动压块和第二锁紧块;底座的左侧设有第一凹槽,右侧设有第二凹槽;第一锁紧块设置在第一凹槽上方且与第一凹槽之间形成两条呈“V”形的通道;第二锁紧块的底面与活动压块表面接触且一端通过第二螺丝固定在底座上;两个RF连接头的右端外壁上分别设有切面;两个RF连接头分别安装在两条通道内且右端的两个切面相互接触;信号线安装在第二凹槽内;体现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检测稳定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裸线夹具
本技术涉及夹具
,特别涉及一种高速裸线夹具。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连系统朝着小型、高速、高密的方向发展,互连系统中的高速线缆组件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针对高速线缆的测试,我们必需借助一种夹具进行测试,而夹具的性能直接影响到高速线缆的结果,同时依据测试的结果,可以提前知晓该线缆的高速性能,预判出高速线缆在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工序,从而改善异常的工序,使线缆的高频参数得以改善,但是以往的夹具是将两个RF连接头并列固定,与信号线进行连接,而依据电感的计算公式(L=μ*S*H/i,μ为磁导率,S为磁力线穿出的面积,H为磁场强度,i为信号芯线上流过的电流大小),该固定方式的两个RF连接头内用于传输电信号的中心针之间与信号线连接一端的距离过远,导致感抗引起阻抗偏高,导致检测的稳定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裸线夹具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裸线夹具,包括夹具组件、两个RF连接头和一对信号线;所述夹具组件采用金属材料,包括底座、第一锁紧块、活动压块和第二锁紧块;所述底座的左侧设有第一凹槽,右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前后两侧壁为斜面使得第一凹槽从左往右逐渐变窄;所述第二凹槽为条形槽且其右端与第一凹槽的左端中心位置连通;所述活动压块纵向设置在第二凹槽左端的上方且前后一端与底座铰接;所述第一锁紧块的底部设有呈梯形的凸块;所述第一锁紧块通过第一螺丝锁紧固定在底座上且对应在第一凹槽上方;所述凸块与第一凹槽之间形成两条通道;所述第二锁紧块的底面与活动压块表面接触且一端通过第二螺丝固定在底座上;两个所述RF连接头的右端外壁上分别设有切面;两个所述RF连接头分别安装在两条通道内且右端的两个切面相互接触;所述信号线安装在第二凹槽内。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座上对应活动压块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台;两个所述第一凸台之间安装有转动轴;所述活动压块的后端安装在转动轴上。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座上对应活动压块前端的右侧安装有第二凸台且第二凸台的表面与活动压块的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锁紧块的前端通过第二螺丝固定在第二凸台上。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一对所述信号线内分别具有芯线;两个所述RF连接头内分别具有中心针;所述中心针的右端分别设有供芯线插入的圆槽。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圆槽的深度为2.5-3.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夹具组件上成型两条通道,两条通道形成“V”形结构,两个RF连接头分别安装在通道内,并在RF连接头的右端外壁上设置切面,两个切面贴合,从而可以缩短两个RF连接头内中心针的距离,信号线则放置在第二凹槽内,信号线内的两根芯线分别与中心针电连接传输电信号,该设置可以减少感抗引起的阻抗偏高问题,另外,夹具组件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可以对安装在其内部的RF连接头以及信号线起到屏蔽作用,从而降低感抗效应,让阻抗减低,提高检测结果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锁紧块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RF连接头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高速裸线夹具,包括夹具组件1、两个RF连接头2和一对信号线3;所述夹具组件1采用金属材料,本设计中采用铜质材料,包括底座11、第一锁紧块12、活动压块13和第二锁紧块14;所述底座11的左侧设有第一凹槽111,右侧设有第二凹槽112;所述第一凹槽111的前后两侧壁为斜面使得第一凹槽111从左往右逐渐变窄;所述第二凹槽112为条形槽且其右端与第一凹槽111的左端中心位置连通;所述活动压块13纵向设置在第二凹槽112左端的上方且前后一端与底座11铰接;所述第一锁紧块12的底部设有呈梯形的凸块121;所述第一锁紧块12通过第一螺丝1201锁紧固定在底座11上且对应在第一凹槽111上方;所述凸块121与第一凹槽111之间形成两条通道101;所述第二锁紧块14的底面与活动压块13表面接触且一端通过第二螺丝1401固定在底座11上;两个所述RF连接头2的右端外壁上分别设有切面201;两个所述RF连接头2分别安装在两条通道101内且右端的两个切面201相互接触;所述信号线3安装在第二凹槽112内;一对所述信号线3内分别具有芯线31;两个所述RF连接头2内分别具有中心针21;所述中心针21的右端分别设有供芯线31插入的圆槽211;通过在夹具组件1上成型两条通道101,两条通道101形成“V”形结构,两个RF连接头2分别安装在通道101内,并在RF连接头2的右端外壁上设置切面201,两个切面201贴合,从而可以缩短两个RF连接头2内中心针21的距离,信号线3则放置在第二凹槽112内,两根芯线31分别插入中心针21的圆槽211内电连接传输电信号,提高连接的稳定性,该设置可以减少感抗引起的阻抗偏高问题,另外,夹具组件1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可以对安装在其内部的RF连接头2以及信号线3起到屏蔽作用,从而降低感抗效应,让阻抗减低,提高检测结果的稳定性,使用时,拧松第一螺丝1201,将两个RF连接头2分别插入通道101内,再拧紧第一螺丝1201对RF连接头2进行固定,松开第二螺丝1401,拨动第二锁紧块14使其脱离活动压块13,然后翻转活动压块13,活动压块13绕其铰接一端翻转至外侧,从而可以进行信号线3的装配,装配完成后再将活动压块13翻转回原来位置,并通过第二锁紧块14锁紧固定,活动压块13对信号线3进行固定。所述底座11上对应活动压块13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台113;两个所述第一凸台113之间安装有转动轴1101;所述活动压块13的后端安装在转动轴1101上,转动轴1101通过定位销进行固定,活动压块13后端具有圆孔131套设在转动轴1101上,从而可以绕着转动轴1101进行翻转。所述底座11上对应活动压块13前端的右侧安装有第二凸台114且第二凸台114的表面与活动压块13的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锁紧块14的前端通过第二螺丝1401固定在第二凸台114上,拧松第二螺丝1401后,则可拨动第二锁紧块14,使第二锁紧块14脱离活动压块13表面,即可对活动压块13进行翻转。所述圆槽211的深度为2.5-3.5mm,本设计的深度为3mm。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拧松第一螺丝1201,将两个RF连接头2分别插入通道101内,再拧紧第一螺丝1201对RF连接头2进行固定,松开第二螺丝1401,拨动第二锁紧块14使其脱离活动压块13,然后翻转活动压块13,活动压块13绕其铰接一端翻转至外侧,从而可以进行信号线3的装配,装配完成后再将活动压块13翻转回原来位置,并通过第二锁紧块14锁紧固定,活动压块13对信号线3进行固定,采用检测装置接入RF连接头2内即可对信号线3进行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裸线夹具,包括夹具组件、两个RF连接头和一对信号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组件采用金属材料,包括底座、第一锁紧块、活动压块和第二锁紧块;所述底座的左侧设有第一凹槽,右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前后两侧壁为斜面使得第一凹槽从左往右逐渐变窄;所述第二凹槽为条形槽且其右端与第一凹槽的左端中心位置连通;所述活动压块纵向设置在第二凹槽左端的上方且前后一端与底座铰接;所述第一锁紧块的底部设有呈梯形的凸块;所述第一锁紧块通过第一螺丝锁紧固定在底座上且对应在第一凹槽上方;所述凸块与第一凹槽之间形成两条通道;所述第二锁紧块的底面与活动压块表面接触且一端通过第二螺丝固定在底座上;两个所述RF连接头的右端外壁上分别设有切面;两个所述RF连接头分别安装在两条通道内且右端的两个切面相互接触;所述信号线安装在第二凹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裸线夹具,包括夹具组件、两个RF连接头和一对信号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组件采用金属材料,包括底座、第一锁紧块、活动压块和第二锁紧块;所述底座的左侧设有第一凹槽,右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前后两侧壁为斜面使得第一凹槽从左往右逐渐变窄;所述第二凹槽为条形槽且其右端与第一凹槽的左端中心位置连通;所述活动压块纵向设置在第二凹槽左端的上方且前后一端与底座铰接;所述第一锁紧块的底部设有呈梯形的凸块;所述第一锁紧块通过第一螺丝锁紧固定在底座上且对应在第一凹槽上方;所述凸块与第一凹槽之间形成两条通道;所述第二锁紧块的底面与活动压块表面接触且一端通过第二螺丝固定在底座上;两个所述RF连接头的右端外壁上分别设有切面;两个所述RF连接头分别安装在两条通道内且右端的两个切面相互接触;所述信号线安装在第二凹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业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