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磁共振系统用样品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055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样品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磁共振系统用样品测试装置,包括: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的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侧壁中的螺旋结构,所述壳体中设有样品放置腔,所述螺旋结构沿所述样品放置腔周向排布,且所述螺旋结构中内装用于对所述样品放置腔中的样品温度进行调节的第三循环液,螺旋结构进口和螺旋结构出口设于所述样品放置腔的同一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精准的样品环境温度控制的核磁共振系统用样品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磁共振系统用样品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样品测试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核磁共振系统用样品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常规冻土环境模拟系统由竖直放置的恒温箱、圆柱型模具、样品上端温控器、样品下端温控器、样品本体测温系统、样品上端的形变测量装置、补水装置及样品模具组成。样品上端温控器和下端温控器一般采用金属结构制作,例如铜、铝,温度传感器一般采用PT100,样品模具采用有机玻璃或PVC材质。而在核磁共振系统中,金属材料或有机玻璃材质都会对核磁系统产生干扰信号或使核磁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且常规冻土环境模拟系统无法实现精准的样品环境温度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冻土环境模拟系统不能直接应用于核磁共振系统,且无法实现精准的样品环境温度控制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以实现精准的样品环境温度控制的核磁共振系统用样品测试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系统用样品测试装置,包括: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的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侧壁中的螺旋结构,所述壳体中设有样品放置腔,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磁共振系统用样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的壳体(1)和设于所述壳体(1)侧壁中的螺旋结构(2),所述壳体(1)中设有样品放置腔(4),所述螺旋结构(2)沿所述样品放置腔(4)周向排布,且所述螺旋结构(2)中内装用于对所述样品放置腔(4)中的样品温度进行调节的第三循环液,螺旋结构进口(5)和螺旋结构出口(6)设于所述样品放置腔(4)的同一端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磁共振系统用样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的壳体(1)和设于所述壳体(1)侧壁中的螺旋结构(2),所述壳体(1)中设有样品放置腔(4),所述螺旋结构(2)沿所述样品放置腔(4)周向排布,且所述螺旋结构(2)中内装用于对所述样品放置腔(4)中的样品温度进行调节的第三循环液,螺旋结构进口(5)和螺旋结构出口(6)设于所述样品放置腔(4)的同一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系统用样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结构(2)包括螺旋方向相反设置的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出口和所述第二螺旋管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螺旋管的进口和所述第二螺旋管的出口均设于所述样品放置腔(4)的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磁共振系统用样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壳体(1)的轴向间隔设置、且穿过所述壳体(1)侧壁延伸至所述样品放置腔(4)中的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磁共振系统用样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样品放置腔(4)的顶部设置有3D打印成型的第一控温结构(8),所述第一控温结构(8)上设有第一循环腔(9),所述第一循环腔(9)的第一循环液进口(10)和第一循环液出口(11)设于所述第一控温结构(8)的顶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磁共振系统用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培强陆治勇袁国平李文福许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