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04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监测装置,包括石英比色皿(1)、光源接收器(2)、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主控制单元(5)以及待检水区域(6),所述光源接收器(2)、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分别与主控制单元(5)连接,所述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与光源接收器(2)呈垂直设置,所述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产生的红外光线在待检水区域(6)散射后进入光源接收器(2)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照射在待检测水体上,通过水体中的颗粒物散射红外光进入到光源接收器(2)中,其采集的数据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洗衣监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2018年3月1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新修订的洗衣机产品国家标准,GB/T4288-201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洗衣机》,该标准将于2018年10月1日实施。本次修订主要针对漂洗性能、磨损性能测试结果准确度低,以及额定洗涤容量虚标等问题进行了修改。洗衣机在保障洗净效果的同时,减少对织物的磨损是洗涤技术发展的最终目标,洗衣机高洗净率、低磨损率也是消费者追求的最佳洗涤方式,保障健康安全的高漂洗率更是今后洗涤技术健康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国标的施行将推动我国洗衣机市场向健康化和高端化发展,与此同时替换需求的增长也将助推行业向高端化发展。随着洗衣机普及度的大幅提高,未来洗衣机新增需求增速将有所放缓,而替换需求则将继续带动洗衣机市场的持续增长。换新需求往往对于洗衣产品的品质、智能化要求更高。现有的洗衣机对洗衣液加入量的控制技术均依据衣物重量而定,并未评估衣物的污染程度。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洗涤过程中固体颗粒污检测困难,现有固体颗粒污检测有红外检测,但其红外检测采用的是直射方式,但是在洗衣过程中随着物理搅拌过程的进行,水体内易产生微小气泡,此种浊度检测对此类微小气泡十分敏感,易导致数据虚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检测精度高的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监测装置。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监测装置,包括石英比色皿、光源接收器、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主控制单元以及待检水区域,所述光源接收器、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分别与主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石英比色皿位于待检水区域外侧,且所述石英比色皿位于光源接收器、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光线路径上;所述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与光源接收器呈垂直设置,所述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产生的红外光线在待检水区域散射后进入光源接收器内。优选的:所述石英比色皿呈环状结构,内环所围成的区域为待检水区域,所述光源接收器、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围绕石英比色皿外环设置。优选的:所述石英比色皿有两块,分别为石英比色皿一、石英比色皿一,所述石英比色皿一设置于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上,所述石英比色皿一设置于光源接收器上。优选的:所述光源接收器、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设置于待检水区域外侧。优选的:所述石英比色皿一、石英比色皿一均为T型石英比色皿,所述石英比色皿一、石英比色皿一较窄的一面指向待检水区域中轴线。优选的:包括外壳和支架,所述支架安装在外壳内,所述石英比色皿、光源接收器、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主控制单元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待检水区域连通。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照射在待检测水体上,通过水体中的颗粒物散射红外光进入到光源接收器中,降低了检测出微小气泡的概率,其采集的数据精确,比红外直射检测的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为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3为实施例2的主视图;图4为实施例2的俯视图;图5为实施例3的主视图;图6为实施例3的俯视图;图7为实施例4的主视图;图8为实施例4的俯视图。其中,1为石英比色皿,11为石英比色皿一,13为石英比色皿三,2为光源接收器,4为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5为主控制单元,6为待检水区域,7为外壳,8为支架,9为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监测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石英比色皿1、光源接收器2、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主控制单元5、待检水区域6、外壳7和支架8,所述光源接收器2、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分别与主控制单元5连接,且所述石英比色皿1位于光源接收器2、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光线路径上。所述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与光源接收器2呈垂直设置,本技术红外散射光谱使用的散射法原理,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与光源接收器2之间呈90度。本专利技术利用光源接收器2对红外散射光进行接收,精准的测量出红外散射光,所述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产生的红外光线在待检水区域6散射后进入光源接收器2内。所述石英比色皿1呈环状结构,内环所围成的区域为待检水区域6,所述光源接收器2、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围绕石英比色皿1外环设置。所述支架8通过螺钉安装在外壳7内,所述石英比色皿1、光源接收器2、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主控制单元5安装在支架8上,所述外壳7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7与待检水区域6连通。所述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包括红外发射器、PCB板二,所述红外发射器、PCB板二分别与主控制单元5连接,所述红外发射器与光源接收器同轴安装。外壳7包括上壳、下壳、后盖、若干密封圈9,上壳、下壳通过螺钉连接,后盖通过卡扣固定。如图1、2所示,本装置分为通水部分和非通水部分,通水部分主要由石英比色皿1、光源接收器2、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待检水区域6构成,非通水部分主要由主控制单元5构成。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通过直流电压驱动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获取红外光强值,并向主控制单元传输数据。主控制单元通过光强差值得到衰减值,进而计算出浊度值。本技术利用光源接收器2,接收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经过水体颗粒物散射的红外光,精简了结构,同时有效的避免了微小气泡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精度。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对透过通水部分的水质发射红外光对水样进行照射,并对水中悬浮颗粒散射的红外光进行接收,主控制单元依据散射光强得到浊度数值,并控制水质指示单元显示浊度监测结果。实施例2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石英比色皿1有两块,分别为石英比色皿一11、石英比色皿一13,所述待检水区域6为类方形通道,石英比色皿一11、石英比色皿一13安装在待检水区域6上,所述石英比色皿一11与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固定连接,所述石英比色皿一13与光源接收器2固定连接。所述石英比色皿一11、石英比色皿一13均为T型石英比色皿,所述石英比色皿一11、石英比色皿一13较窄的一面指向待检水区域6中轴线。实施例3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石英比色皿1有两块,分别为石英比色皿一11、石英比色皿一13,所述石英比色皿一11、石英比色皿一13均为一型石英比色皿,所述待检水区域6为开放式区域,由石英比色皿一11、石英比色皿一13围成,所述石英比色皿一11安装在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上,所述石英比色皿一13安装在光源接收器2上,所述光源接收器2、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安装在支架9上,且所述光源接收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石英比色皿(1)、光源接收器(2)、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主控制单元(5)以及待检水区域(6),所述光源接收器(2)、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分别与主控制单元(5)连接,所述石英比色皿(1)位于待检水区域(6)外侧,且所述石英比色皿(1)位于光源接收器(2)、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光线路径上;所述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与光源接收器(2)呈垂直设置,所述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产生的红外光线在待检水区域(6)散射后进入光源接收器(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石英比色皿(1)、光源接收器(2)、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主控制单元(5)以及待检水区域(6),所述光源接收器(2)、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分别与主控制单元(5)连接,所述石英比色皿(1)位于待检水区域(6)外侧,且所述石英比色皿(1)位于光源接收器(2)、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光线路径上;所述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与光源接收器(2)呈垂直设置,所述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产生的红外光线在待检水区域(6)散射后进入光源接收器(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比色皿(1)呈环状结构,内环所围成的区域为待检水区域(6),所述光源接收器(2)、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4)围绕石英比色皿(1)外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红外散射光谱传感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比色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一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