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护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083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护套装置,包括电机护套及永磁体过盈装配结构,电机护套包括不导磁护套及合金护套;不导磁护套覆于合金护套的内表面,不导磁护套内表面用于与电机永磁体表面连接;永磁体过盈装配结构包括导向套及转轴,转轴与永磁体采用间隙配合,导向套内表面与转轴紧间隙配合;导向套下端面与永磁体上端面配合,导向套外表面沿远离永磁体的一端向靠近永磁体的一端依次为锥面、等圆柱面、凹面;等圆柱面的直径与永磁体的外径相同;凹面的外径小于等圆柱面的外径。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通过内层不导磁护套有效减少涡流损耗,通过外层合金护套提高永磁体在高速运行时的可靠性;有效提高和简化转子装配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护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行业,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护套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护套一般多为表贴式金属护套,表贴式磁极在高速运行时由于受到定子电枢绕组的磁场作用,使得护套的产生大量的涡流损耗;而转子散热情况较差,护套产生的涡流损耗不能有效地散发出去,造成转子热量高、温升大,严重影响了高速电机的运行可靠性。另外,对于表贴式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由于永磁体是脆性材料,不能承受较大的离心拉应力,高速转子结构往往运行于每分钟几万甚至几十万转以上,需要高强度的护套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给永磁体在高速下提供足够的压应力,以保证永磁体和护套在高速下不发生分离碎裂事故。由于永磁体和护套采用过盈配合方式,过盈量通常只有0.1-0.3mm,传统的方式很容易导致永磁体在装配时发生破坏和导致装配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机护套装置,解决护套涡流损耗及装配困难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护套装置,包括电机护套及永磁体过盈装配结构,所述电机护套包括不导磁护套及合金护套;所述不导磁护套覆于所述合金护套的内表面,所述不导磁护套内表面用于与电机永磁体表面连接;所述永磁体过盈装配结构包括导向套及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永磁体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导向套内表面与所述转轴紧间隙配合;所述导向套下端面与永磁体上端面配合,所述导向套外表面沿远离永磁体的一端向靠近永磁体的一端依次为锥面、等圆柱面、凹面;所述等圆柱面的直径与所述永磁体的外径相同;所述凹面的外径小于所述等圆柱面的外径,以防止装配后的电机护套上端与导向套下端发生干涉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作为永磁电机的输出轴。进一步地,所述永磁体采用环形或者实心的高能量密度的稀土永磁体材料。进一步地,所述不导磁护套由碳纤维及树脂材料复合制成。进一步地,所述不导磁护套由碳纤维及橡胶材料复合制成。进一步地,所述不导磁护套由玻璃纤维及树脂材料复合制成。进一步地,所述不导磁护套由玻璃纤维及橡胶材料复合制成。进一步地,所述不导磁护套采用热处理工艺覆于所述合金护套的内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合金护套采用钛合金或镍铬铁合金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采用复合护套,不仅能够通过内层不导磁护套有效减少涡流损耗,而且还能通过外层合金护套给永磁体在高速下提供足够的压应力,提高永磁体在高速运行时的可靠性。2)通过永磁体过盈装配结构消除了传统直接安装连接方式,可避免永磁体与护套在装配过程中出现轴心偏离不对中,产生碎裂事故的问题,有效提高和简化转子装配过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机护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护套装置,包括电机护套12及永磁体过盈装配结构,电机护套12包括不导磁护套及合金护套;不导磁护套覆于合金护套的内表面,不导磁护套内表面用于与电机永磁体13表面连接;永磁体过盈装配结构包括导向套11及转轴14,转轴14与永磁体13采用间隙配合,导向套11内表面与转轴14紧间隙配合;导向套11下端面与永磁体13上端面配合,保证压紧和避免干涉配合;导向套11外表面沿远离永磁体13的一端向靠近永磁体13的一端依次为锥面、等圆柱面、凹面;等圆柱面的直径与永磁体13的外径相同;凹面的外径小于等圆柱面的外径,以防止装配后的电机护套12上端与导向套11下端发生干涉配合。为了实现过盈配合,应保证永磁体13外径大于电机护套12内径。加热电机护套12使之受热膨胀,并保温使达到热平衡,通过探测电机护套12内径膨胀量超过永磁体13外径一定大小,可将其通过导向套11自上而下安装于永磁体13外表面,当温度恢复至室温,电机护套12和永磁体13将实现过盈装配。通过永磁体过盈装配结构消除了传统直接安装连接方式,可避免永磁体与护套在装配过程中出现轴心偏离不对中,产生碎裂事故的问题,有效提高和简化转子装配过程。在本实施例中,转轴14作为永磁电机的输出轴。在本实施例中,永磁体13采用环形或者实心的高能量密度的稀土永磁体材料。在本实施例中,不导磁护套可由碳纤维及树脂材料复合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不导磁护套还可由碳纤维及橡胶材料复合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不导磁护套还可由玻璃纤维及树脂材料复合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不导磁护套还可由玻璃纤维及橡胶材料复合制成。在本实施例中,不导磁护套可采用热处理工艺覆于所述合金护套的内表面,其中的碳纤维或玻璃纤维作为主体材料,树脂或橡胶作为粘合材料,通过热处理加工将其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材料粘覆在合金护套的内表面,形成复合护套。在本实施例中,合金护套可采用高强度钛合金或镍铬铁合金制成,抗拉强度达到1000MPa以上。通过采用复合护套,不仅能够通过内层不导磁护套有效减少涡流损耗,而且还能通过外层合金护套,给永磁体在高速下提供足够的压应力,提高永磁体在高速运行时的可靠性。以上说明对本专利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护套及永磁体过盈装配结构,所述电机护套包括不导磁护套及合金护套;所述不导磁护套覆于所述合金护套的内表面,所述不导磁护套内表面用于与电机永磁体表面连接;/n所述永磁体过盈装配结构包括导向套及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永磁体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导向套内表面与所述转轴紧间隙配合;所述导向套下端面与永磁体上端面配合,所述导向套外表面沿远离永磁体的一端向靠近永磁体的一端依次为锥面、等圆柱面、凹面;所述等圆柱面的直径与所述永磁体的外径相同;所述凹面的外径小于所述等圆柱面的外径,以防止装配后的电机护套上端与导向套下端发生干涉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护套及永磁体过盈装配结构,所述电机护套包括不导磁护套及合金护套;所述不导磁护套覆于所述合金护套的内表面,所述不导磁护套内表面用于与电机永磁体表面连接;
所述永磁体过盈装配结构包括导向套及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永磁体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导向套内表面与所述转轴紧间隙配合;所述导向套下端面与永磁体上端面配合,所述导向套外表面沿远离永磁体的一端向靠近永磁体的一端依次为锥面、等圆柱面、凹面;所述等圆柱面的直径与所述永磁体的外径相同;所述凹面的外径小于所述等圆柱面的外径,以防止装配后的电机护套上端与导向套下端发生干涉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作为永磁电机的输出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采用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青松刘亚波郭志成魏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稳力广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