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快速剥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080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快速剥皮装置,包括第一承载框板,第一承载框板的顶部固接有第二承载框板,第二承载框板的内腔左右两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正反向双螺纹轴杆,正反向双螺纹轴杆的左端贯穿第二承载框板的左侧壁,正反向双螺纹轴杆贯穿第二承载框板左侧壁的一端固接有第一手轮,正反向双螺纹轴杆的外壁左右两端对称螺接有承载座,两组承载座的顶部均固接有支撑棱筒,两组支撑棱筒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撑棱柱,两组支撑棱筒的前侧壁顶部均螺接有定位螺柱,定位螺柱的前侧固接有旋钮,两组支撑棱柱的顶部对称设置有裁切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对线缆上的绝缘护套进行快速有效的剥皮去除,节约时间和人员体力,同时也减少对人员身体皮肤造成伤害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快速剥皮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
,具体为一种线缆快速剥皮装置。
技术介绍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主要由PVC塑料粒子加工护套绝缘以及各种规格的铜丝绞合成缆,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目前作业人员在对一些线缆的使用过程中,有时需要去除线缆外面包裹的绝缘护套,通常作业人员没有很好的剥皮去除方法,导致去除时很费时费力,有时还会伤害到人员身体皮肤的情况,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线缆快速剥皮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快速剥皮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作业人员对线缆剥皮去除费时费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快速剥皮装置,包括第一承载框板,所述第一承载框板的顶部固接有第二承载框板,所述第二承载框板的内腔左右两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正反向双螺纹轴杆,所述正反向双螺纹轴杆的左端贯穿第二承载框板的左侧壁,且第二承载框板的右端贯穿第二承载框板的右侧壁,所述正反向双螺纹轴杆贯穿第二承载框板左侧壁的一端固接有第一手轮,所述正反向双螺纹轴杆的外壁左右两端对称螺接有承载座,且承载座与第二承载框板滑动连接,两组所述承载座的顶部均固接有支撑棱筒,两组所述支撑棱筒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撑棱柱,且支撑棱柱的底端伸入支撑棱筒的内腔,两组所述支撑棱筒的前侧壁顶部均螺接有定位螺柱,且定位螺柱的后端伸入支撑棱筒的内腔与支撑棱柱相贴合,两组所述定位螺柱的前侧均固接有旋钮,两组所述支撑棱柱的顶部对称设置有裁切机构,所述第一承载框板的顶部前后两侧中间对称固接有支撑立板,两组所述支撑立板的前侧壁均开始有容纳槽,且容纳槽的内腔后侧贯穿支撑立板的后侧壁,两组所述容纳槽的内腔均滑动连接有导轮架,两组所述导轮架的内腔底部均转动连接有弧度形凹式导轮,且弧度形凹式导轮的底部伸出导轮架的底部外侧,两组所述支撑立板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竖直螺纹杆,且竖直螺纹杆的底端伸入容纳槽的内腔并与导轮架的顶部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竖直螺纹杆的顶部均固接有第二手轮。优选的,所述裁切机构包括下底座,所述下底座的底部与支撑棱柱相固接,所述下底座的左右两侧壁顶部对称固接有第一耳块,所述下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套接有裁切刀片,所述裁切刀片的顶部设置有上底座,所述上底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与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插孔,所述上底座的左右两侧壁底部对称固接有第二耳块,两组所述第一耳块的底部均设置有紧固螺栓,且紧固螺栓的顶部贯穿第二耳块的顶部,所述紧固螺栓贯穿第二耳块顶部的一端螺接有紧固螺母。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对裁切刀片在下底座和上底座之间的限位固定。优选的,所述裁切刀片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与定位柱相配合的滑动套孔。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将裁切刀片套接固定在定位柱上,进行初步限位。优选的,所述竖直螺纹杆与支撑立板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内螺纹套管,所述内螺纹套管嵌合安装在支撑立板的顶部,且内螺纹套管与竖直螺纹杆相螺接。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竖直螺纹杆在支撑立板上进行转动时的螺纹调节。优选的,所述第二承载框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螺母旋钮,且定位螺母旋钮与正反向双螺纹轴杆相螺接。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对正反向双螺纹轴杆转动调节后的锁止限位,避免其再发生转动的可能。优选的,所述第一手轮和第二手轮的外壁均设置有防滑齿纹。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便于增大手与它们的摩擦力,便于手对它们的旋转调节。优选的,所述第二承载框板的内腔前后两侧壁对称开设有位移滑槽,所述承载座的前后两侧壁对称设置有与位移滑槽相配合的位移滑块。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位移滑块在位移滑槽中滑动,便于对两组承载座在第二承载框板中进行相互远离或相互贴近的滑动调节。优选的,所述导轮架的左右两侧壁顶部对称固接有导向滑块,所述容纳槽的左右两侧壁顶部对称开设有与导向滑块相配合的导向滑槽。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导向滑块在导向滑槽中滑动导向,便于对导轮架在容纳槽中进行上下移动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通过本技术方案的设计,通过第一承载框板、容纳槽和弧度形凹式导轮的配合,便于对线缆进行直线方向上的承载导向;第二:通过本技术方案的设计,通过正反向双螺纹轴杆、承载座和第二承载框板的配合,便于对两组裁切刀片进行水平方向上远离和贴近线缆的移动调节,从而便于对线缆上的绝缘护套进行快速有效的剥皮去除,节约时间和人员体力,同时也减少对人员身体皮肤造成伤害的可能;第三:通过本技术方案的设计,通过支撑棱柱在支撑棱筒中伸缩调节,通过导轮架在容纳槽中上下滑动带动弧度形凹式导轮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在容纳槽中便于对不同直径的线缆进行承载导向,进一步便于对不同直径的线缆进行剥皮去除工作,提高装置的使用范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裁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导轮架与容纳槽的连接状态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第一承载框板,2-第二承载框板,3-正反向双螺纹轴杆,4-第一手轮,5-承载座,6-支撑棱筒,7-支撑棱柱,8-定位螺柱,9-裁切机构,901-紧固螺母,902-第一耳块,903-上底座,904-定位插孔,905-下底座,906-定位柱,907-裁切刀片,908-第二耳块,909-紧固螺栓,10-旋钮,11-支撑立板,12-容纳槽,13-导轮架,14-弧度形凹式导轮,15-竖直螺纹杆,16-第二手轮,17-内螺纹套管,18-定位螺母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线缆快速剥皮装置,包括第一承载框板1,第一承载框板1的顶部固接有第二承载框板2,第二承载框板2的内腔左右两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正反向双螺纹轴杆3,正反向双螺纹轴杆3的左端贯穿第二承载框板2的左侧壁,且第二承载框板2的右端贯穿第二承载框板2的右侧壁,正反向双螺纹轴杆3贯穿第二承载框板2左侧壁的一端固接有第一手轮4,第二承载框板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螺母旋钮18,且定位螺母旋钮18与正反向双螺纹轴杆3相螺接,便于对正反向双螺纹轴杆3转动调节后的锁止限位,避免其再发生转动的可能,正反向双螺纹轴杆3的外壁左右两端对称螺接有承载座5,且承载座5与第二承载框板2滑动连接,第二承载框板2的内腔前后两侧壁对称开设有位移滑槽,承载座5的前后两侧壁对称设置有与位移滑槽相配合的位移滑块,通过位移滑块在位移滑槽中滑动,便于对两组承载座5在第二承载框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快速剥皮装置,包括第一承载框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板(1)的顶部固接有第二承载框板(2),所述第二承载框板(2)的内腔左右两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正反向双螺纹轴杆(3),所述正反向双螺纹轴杆(3)的左端贯穿第二承载框板(2)的左侧壁,且第二承载框板(2)的右端贯穿第二承载框板(2)的右侧壁,所述正反向双螺纹轴杆(3)贯穿第二承载框板(2)左侧壁的一端固接有第一手轮(4),所述正反向双螺纹轴杆(3)的外壁左右两端对称螺接有承载座(5),且承载座(5)与第二承载框板(2)滑动连接,两组所述承载座(5)的顶部均固接有支撑棱筒(6),两组所述支撑棱筒(6)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撑棱柱(7),且支撑棱柱(7)的底端伸入支撑棱筒(6)的内腔,两组所述支撑棱筒(6)的前侧壁顶部均螺接有定位螺柱(8),且定位螺柱(8)的后端伸入支撑棱筒(6)的内腔与支撑棱柱(7)相贴合,两组所述定位螺柱(8)的前侧均固接有旋钮(10),两组所述支撑棱柱(7)的顶部对称设置有裁切机构(9),所述第一承载框板(1)的顶部前后两侧中间对称固接有支撑立板(11),两组所述支撑立板(11)的前侧壁均开始有容纳槽(12),且容纳槽(12)的内腔后侧贯穿支撑立板(11)的后侧壁,两组所述容纳槽(12)的内腔均滑动连接有导轮架(13),两组所述导轮架(13)的内腔底部均转动连接有弧度形凹式导轮(14),且弧度形凹式导轮(14)的底部伸出导轮架(13)的底部外侧,两组所述支撑立板(11)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竖直螺纹杆(15),且竖直螺纹杆(15)的底端伸入容纳槽(12)的内腔并与导轮架(13)的顶部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竖直螺纹杆(15)的顶部均固接有第二手轮(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快速剥皮装置,包括第一承载框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框板(1)的顶部固接有第二承载框板(2),所述第二承载框板(2)的内腔左右两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正反向双螺纹轴杆(3),所述正反向双螺纹轴杆(3)的左端贯穿第二承载框板(2)的左侧壁,且第二承载框板(2)的右端贯穿第二承载框板(2)的右侧壁,所述正反向双螺纹轴杆(3)贯穿第二承载框板(2)左侧壁的一端固接有第一手轮(4),所述正反向双螺纹轴杆(3)的外壁左右两端对称螺接有承载座(5),且承载座(5)与第二承载框板(2)滑动连接,两组所述承载座(5)的顶部均固接有支撑棱筒(6),两组所述支撑棱筒(6)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撑棱柱(7),且支撑棱柱(7)的底端伸入支撑棱筒(6)的内腔,两组所述支撑棱筒(6)的前侧壁顶部均螺接有定位螺柱(8),且定位螺柱(8)的后端伸入支撑棱筒(6)的内腔与支撑棱柱(7)相贴合,两组所述定位螺柱(8)的前侧均固接有旋钮(10),两组所述支撑棱柱(7)的顶部对称设置有裁切机构(9),所述第一承载框板(1)的顶部前后两侧中间对称固接有支撑立板(11),两组所述支撑立板(11)的前侧壁均开始有容纳槽(12),且容纳槽(12)的内腔后侧贯穿支撑立板(11)的后侧壁,两组所述容纳槽(12)的内腔均滑动连接有导轮架(13),两组所述导轮架(13)的内腔底部均转动连接有弧度形凹式导轮(14),且弧度形凹式导轮(14)的底部伸出导轮架(13)的底部外侧,两组所述支撑立板(11)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竖直螺纹杆(15),且竖直螺纹杆(15)的底端伸入容纳槽(12)的内腔并与导轮架(13)的顶部转动连接,两组所述竖直螺纹杆(15)的顶部均固接有第二手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快速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机构(9)包括下底座(905),所述下底座(905)的底部与支撑棱柱(7)相固接,所述下底座(905)的左右两侧壁顶部对称固接有第一耳块(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雨纯陈东旭金华燕杨亚洋王威
申请(专利权)人:新沂市宏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