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体快速高效集成烘干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756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膜体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膜体快速高效集成烘干炉,包括炉体和输送带,炉体呈箱型,炉体的腔体内设有一排上转辊和一排下转辊,上转辊处于下转辊的上方,上转辊和下转辊错位分布,上转辊或下转辊连接有驱动装置,输送带依次绕设在上转辊和下转辊上,下转辊中间段的直径比两端的直径小,中间段与输送带之间形成通口,膜体可粘贴在输送带上表面且可从通口中穿过,下转辊的上方均设有出风槽,出风槽连接有热风机,出风槽面向输送带的两个侧面均设有多个第一出风口。上转辊和下转辊错位分布,有效的缩短了烘干炉的长度,多个第一出风口不断地往膜体喷热风,使得烘干炉的烘干速度、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体快速高效集成烘干炉
本技术涉及膜体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膜体快速高效集成烘干炉。
技术介绍
膜体是一种可以应用在医用、美容或日用品上的耗材,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使得膜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不耐牵拉高含水的膜体。在膜体的制作过程中,由于膜体的基材含有大量的水分,所以在收纳膜体成品时,需要对其进行烘干处理,现阶段的烘干设备,体积大,长度非常大,占地面积多大使得用地成本高,且其内部的空间利用率低,烘干效率低,设备成本大,不符合工业化连续高效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长度小,能够快速烘干膜体的烘干炉。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膜体快速高效集成烘干炉,包括炉体和输送带,炉体的腔体内设有一排上转辊和一排下转辊,上转辊和下转辊相互平行且错位分布,上转辊或下转辊连接有驱动装置,输送带依次绕设在上转辊和下转辊上,下转辊中间段的直径比两端的直径小,中间段与输送带之间形成通口,膜体可粘贴在输送带上表面且可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体快速高效集成烘干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和输送带(2),炉体(1)的腔体内设有一排上转辊(3)和一排下转辊(4),上转辊(3)和下转辊(4)错位分布,上转辊(3)或下转辊(4)连接有驱动装置,输送带(2)依次绕设在上转辊(3)和下转辊(4)上,下转辊(4)中间段的直径比两端的直径小,中间段与输送带(2)之间形成通口,膜体可粘贴在输送带(2)上表面且可从通口中穿过,下转辊(4)的上方均设有出风槽(5),出风槽(5)连接有热风机(6),出风槽(5)面向输送带(2)的两个侧面均设有多个第一出风口(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体快速高效集成烘干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和输送带(2),炉体(1)的腔体内设有一排上转辊(3)和一排下转辊(4),上转辊(3)和下转辊(4)错位分布,上转辊(3)或下转辊(4)连接有驱动装置,输送带(2)依次绕设在上转辊(3)和下转辊(4)上,下转辊(4)中间段的直径比两端的直径小,中间段与输送带(2)之间形成通口,膜体可粘贴在输送带(2)上表面且可从通口中穿过,下转辊(4)的上方均设有出风槽(5),出风槽(5)连接有热风机(6),出风槽(5)面向输送带(2)的两个侧面均设有多个第一出风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体快速高效集成烘干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槽(5)为上大下小的槽体,出风槽(5)面向输送带(2)的侧面上任意一点到输送带(2)的距离都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膜体快速高效集成烘干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内设有内送风槽(8),所有的出风槽(5)均与内送风槽(8)连通,内送风槽(8)与热风机(6)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膜体快速高效集成烘干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外设有外送风槽(9),外送风槽(9)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鼓风机(10),鼓风机(10)的入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景康黄文河黄步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水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