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除湿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651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1
一种新风除湿机组包括一风管,从进风口至出风口依次排布有过滤单元、前表冷冻水盘管、第一级除湿转轮、送风风机、中表冷冻水盘管、第二级除湿转轮、后表冷冻水盘管及送风风机,以获得新风的送风除湿流通通道;所述风管上还置一排风用的再生风管,所述第一级除湿转轮及第二级除湿转轮均穿设于所述风管及再生风管之间,所述再生风管具有入风口及排风口,所述入风口对接所述风管于所述第二级除湿转轮的除湿部分后的内腔,以获得部分再生风源头;所述排风口处安装一排风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两个除湿转轮及三个冷冻盘管的交错设置形成一个有效除湿的结构,且利用过滤单元对进入新风系统的空气进行有效过滤,从而提升结构中各除湿转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除湿机组
本技术涉及新风系统除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有有效除湿同时还能再生排风的新风除湿机组。
技术介绍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它分为管道式新风系统和无管道新风系统两种。管道式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通过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无管道新风系统由新风机组成,同样由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导入室内。相对来说管道式新风系统由于工程量大更适合工业或者大面积办公区使用,而无管道新风系统因为安装方便,更适合家庭使用。目前,管道式新风系统主要部件为除湿转轮,除湿转轮表面涂覆有吸湿剂且表面分布有蜂窝状的多孔道。工作时除湿转轮缓慢的旋转,表面涂覆的吸湿剂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附,吸附后的转轮经过高温干燥气流吹干,使吸湿剂脱水再生进行重复使用。另,现有新风机组使用冷凝器进行除湿,压缩机功耗较大,不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节能前提下延长除湿转轮使用寿命,同时提升新风系统除湿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风除湿机组的技术方案,其包括一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风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具有进风口及出风口的风管,于所述风管内,且从其进风口至其出风口依次排布有过滤单元、前表冷冻水盘管、第一级除湿转轮、送风风机、中表冷冻水盘管、第二级除湿转轮、后表冷冻水盘管及送风风机,以获得新风的送风除湿流通通道;/n所述风管上还置一排风用的再生风管,所述第一级除湿转轮及第二级除湿转轮均穿设于所述风管及再生风管之间,使得所述第一级除湿转轮具有分别对应风管及再生风管的除湿部分及再生部分,所述第二级除湿转轮具有分别对应风管及再生风管的除湿部分及再生部分;/n所述再生风管具有入风口及排风口,所述入风口对接所述风管于所述第二级除湿转轮的除湿部分后的内腔,以获得部分再...

【技术特征摘要】
1.新风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具有进风口及出风口的风管,于所述风管内,且从其进风口至其出风口依次排布有过滤单元、前表冷冻水盘管、第一级除湿转轮、送风风机、中表冷冻水盘管、第二级除湿转轮、后表冷冻水盘管及送风风机,以获得新风的送风除湿流通通道;
所述风管上还置一排风用的再生风管,所述第一级除湿转轮及第二级除湿转轮均穿设于所述风管及再生风管之间,使得所述第一级除湿转轮具有分别对应风管及再生风管的除湿部分及再生部分,所述第二级除湿转轮具有分别对应风管及再生风管的除湿部分及再生部分;
所述再生风管具有入风口及排风口,所述入风口对接所述风管于所述第二级除湿转轮的除湿部分后的内腔,以获得部分再生风源头;所述排风口处安装一排风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风管的入风口与所述第二级除湿转轮的再生部分之间设置第一蒸汽盘管;
所述第二级除湿转轮的再生部分与所述第一级除湿转轮的再生部分之间设置有第二蒸汽盘管;
所述排风风机置于所述第一级除湿转轮的再生部分与所述再生风管的排风口之间,以获得新风的再生流通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除湿转轮与相邻的送风风机之间的风管开设有回风口或回风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初效过滤层及中效过滤层,所述初效过滤层靠近所述风管的进风口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上开设有三个排水口或排水管,各所述排水口或排水管均置于相邻的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赠林程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名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