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玻璃体炉、危废熔融装置以及危废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0611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等离子玻璃体炉、危废熔融装置以及危废处理系统,涉及危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所述等离子玻璃体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炉体的炉壁上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设置有等离子炬,所述炉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料口的上方;所述危废熔融装置包括氮气供应装置、软化水冷却装置和所述等离子玻璃体炉;所述危废处理系统包括进料装置、回转窑、二次燃烧室和所述危废熔融装置,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回转窑出料口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危废处理效果显著,资源再利用率高,而且设备使用周期长久,同时前期有效节约电能,勿需单设危废玻璃化处理设备,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等离子玻璃体炉、危废熔融装置以及危废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危废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等离子玻璃体炉、危废熔融装置以及危废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产生的危废量日趋增加,现有固体危废物料处理厂规模也越来越大,日处理量由几年前的30吨、50吨向着80吨、100吨,甚至120吨规模发展,平均出渣率为15%~20%,出渣量也随之增加,然而填埋厂的处置空间是固定的,只会越用越少,随着新填埋厂建设标准的出台,刚性填埋厂的初期建设费用大幅增加,填埋处置压力会越来越大。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国家专门出台了一部新的标准(固体废物玻璃化处理产物技术要求),这个标准允许危废焚烧处理,要求将残渣和飞灰通过等离子炉烧融后生成的玻璃体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因此在危废焚烧处置行业中,推广危废残渣及飞灰等离子玻璃体化意义巨大,将彻底改变垃圾占用人类生存空间的问题,极大的减少危废处理企业的运营成本,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目前,在国内固体危废物料处理行业中,主流工艺是利用回转窑和燃烧室对危废物料进行焚烧处理,焚烧产生的炉渣及烟气处理产生的飞灰中所含有的重金属及二恶英等有毒有害物质通常送去专用填埋厂进行固化处理后填埋,固化填埋处理费用高昂,占到了危废处置费用的1/4~1/3。现有针对残渣和飞灰等离子处理的传统处理方法是,从回转窑中烧出的残渣先在刮板除渣机中水浸冷却,之后排入至渣箱当中,飞灰则通过包装袋收集,收集的飞灰和炉渣先存放到渣库冷却,脱除部分水分后再送入等离子炉加热到1300℃,使物料融化后加配料混合,最终出炉冷却形成玻璃体,存放在渣库中的残渣是水浸冷却后排出的,含水率较高,通常能达到50%~70%。而飞灰在存放过程中也会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这些水份在等离子炉内物料加热到1300℃过程中会气化随烟气排出,在处理的过程中,将消耗大量的电能。申请人对比现有技术发现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现有等离子炉在高温加热后进行排渣,残渣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有毒物质,资源再利用率较低。2.现有等离子炉中的等离子炬在持续的高温下,易损坏,易氧化,使用周期较短。3.现有危废处理系统先冷却排渣,再经加热、冷却后形成玻璃体,电能消耗量较大,并且现有危废处理系统需要单独配置危废玻璃化处理设备,造成了初期设备及土建投资大、工艺复杂、生产运行成本高、能耗高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等离子玻璃体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等离子炉在危废处理后对残渣资源再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炉体炉壁上设置有热电偶温度计,用于炉体内部熔融残渣温度的测量,配合等离子炬便于熔融残渣加热温度的控制等);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等离子玻璃体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炉体的炉壁上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设置有等离子炬,所述炉体的炉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料口的上方。优选地,所述炉体的炉壁上设置有热电偶温度计。本技术提供的等离子玻璃体炉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等离子玻璃体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顶部设置有开口,熔融状态的危废残渣能从所述开口流至所述炉体内;所述炉体的炉壁上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设置有等离子炬,沿所述开口流入的熔融危废残渣受等离子炬产生的高温等离子流进一步加热;所述炉体的炉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料口的上方,所述炉体内高温加热后的熔融危废残渣,位于上层的轻质玻璃体渣从所述第一出料口排出,经水淬冷却后可直接用于铺路等建筑材料,勿需进行填埋处理,位于下层的含铁及重金属重质残渣则从所述第二出料口排出,经冷却并送至金属冶炼厂提纯后,便可实现资源化再利用;本技术所述等离子玻璃体炉通过等离子炬的进一步高温加热,便于上层轻质玻璃体渣和下层含铁及重金属重质残渣的形成,通过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能够分别排出轻质玻璃体渣和含铁及重金属重质残渣,再分别进行相应的后期处理后,能够实现资源的再利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危废熔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等离子炉的等离子炬因高温或被氧化而导致的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氮气供应装置包括氮气储罐和汇流排,氮气储罐用于氮气的储存,汇流排能将氮气分为多个氮气支路并输送至等离子炬,能够有效减少等离子炬的氧化,延长使用周期;软化水冷却装置包括水箱、水泵、分水器和空冷器,水箱用于软化水的储存,水泵为软化水的输送提供运输动力,分水器能够将冷却水分为多个氮气支路,空冷器能够冷切热交换后的软化水;水箱、水泵、分水器、等离子炬和空冷器能够形成第一冷却水循环回路,用于等离子炬的持续冷却;危废熔融装置还包括供氧装置,供氧装置设置在炉壁上,供氧装置能够向炉内通入适量氧气,能够将残渣内的可燃物高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排出,提高危废处理效果;水箱、水泵、分水器、供氧装置和空冷器能够形成第二冷却水循环回路,用于供氧装置的持续冷却等);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危废熔融装置,包括氮气供应装置、软化水冷却装置和所述等离子玻璃体炉,其中:所述软化水冷却装置和所述氮气供应装置均与所述等离子炬相连。优选地,所述氮气供应装置包括氮气储罐和汇流排,其中:所述氮气储罐的罐壁上连通设置有氮气供给管路;所述氮气储罐通过第一氮气输送管路与所述汇流排相连通;所述汇流排通过第二氮气输送管路与所述等离子炬相连通。优选地,所述软化水冷却装置包括水箱、水泵、分水器和空冷器,其中:所述水泵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冷却水输送管路和第二冷却水输送管路与所述水箱和所述分水器相连,所述分水器通过第三冷却水输送管路与所述等离子炬相连,所述空冷器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冷却水回流管和第二冷却水回流管与所述等离子炬和所述水箱相连,所述水箱、所述水泵、所述分水器、所述等离子炬和所述空冷器形成第一冷却水循环回路。优选地,所述危废熔融装置还包括供氧装置,所述供氧装置设置在所述炉体的炉壁上;所述分水器和所述空冷器通过冷却水输送支管与所述供氧装置相连,以使所述水箱、所述水泵、所述分水器、所述供氧装置和所述空冷器形成第二冷却水循环回路。本技术提供的危废熔融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危废熔融装置包括氮气供应装置、软化水冷却装置和所述等离子玻璃体炉,所述软化水冷却装置和所述氮气供应装置均与所述等离子炬相连,所述软化水冷却装置用于等离子炬的冷却,避免等离子炬因持续高温而造成损坏,所述氮气供应装置为等离子炬提供氮气,氮气作为载气能够有效减少等离子炬的氧化,所述等离子玻璃体炉能够进一步加热熔融状态的危废残渣,能够分别排出轻质玻璃体渣和含铁及重金属重质残渣;本技术所述危废熔融装置不但能够有效避免等离子炬因高温而产生损坏,而且能够有效减少等离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等离子玻璃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11),所述炉体(111)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炉体(111)的炉壁上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设置有等离子炬(112),所述炉体(111)的炉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113)和第二出料口(114),所述第一出料口(113)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料口(114)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离子玻璃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11),所述炉体(111)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炉体(111)的炉壁上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设置有等离子炬(112),所述炉体(111)的炉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113)和第二出料口(114),所述第一出料口(113)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料口(114)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玻璃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11)的炉壁上设置有热电偶温度计(115)。


3.一种危废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氮气供应装置(12)、软化水冷却装置(13)和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玻璃体炉(11),其中:
所述软化水冷却装置(13)和所述氮气供应装置(12)均与所述等离子炬(11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废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供应装置(12)包括氮气储罐(121)和汇流排(122),其中:
所述氮气储罐(121)的罐壁上连通设置有氮气供给管路;
所述氮气储罐(121)通过第一氮气输送管路与所述汇流排(122)相连通;
所述汇流排(122)通过第二氮气输送管路与所述等离子炬(112)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废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水冷却装置(13)包括水箱(131)、水泵(132)、分水器(133)和空冷器(134),其中:
所述水泵(13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冷却水输送管路和第二冷却水输送管路与所述水箱(131)和所述分水器(133)相连,所述分水器(133)通过第三冷却水输送管路与所述等离子炬(112)相连,所述空冷器(13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冷却水回流管和第二冷却水回流管与所述等离子炬(112)和所述水箱(131)相连,所述水箱(131)、所述水泵(132)、所述分水器(133)、所述等离子炬(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海刘欣刘伟张子良张颖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市依恩拓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